早期气管插管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效果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

2018-09-06 11:20直建光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搏窦性心血气

直建光

(河南省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河南 鹤壁 458000)

心搏骤停会引起循环中断,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故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气管插管亦是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笔者分析早期气管插管与及时气管插管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效果,以期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14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经心电图、脑电图、体格等检查确诊,符合心搏骤停的诊断标准[1],排除口咽部生理解剖结构异常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46.46±4.31)岁;心搏骤停时间(7.88±0.69)min;疾病类型:肺心病17例,心肌炎15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12例。观察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46.31±4.36)岁;心搏骤停时间(7.91±0.71)min;疾病类型:肺心病16例,心肌炎17例,脑出血14例,脑梗死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在患者意识丧失、血压无法测量、心脏停止5 min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

2.2 观察组 在患者尚有心跳,同时伴有呼吸衰竭、痰瘀阻塞、呼吸浅表无力等表现时进行早期气管插管。

2.3 插管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去除头枕,头向后仰,衣扣解开,打开口腔,经患者口腔右侧缓慢置入喉钳,并逐渐移向中线位置,将舌体推向左侧,暴露声门,置入气管导管。在此过程中要将导管斜面的开口对准声门,导管进入后抽出管芯,推进导管至声门3 cm处,深度为多于管端与门齿的距离2 cm,置入牙垫,退出喉钳,测听两肺呼吸音,检查是否成功,固定牙垫与导管,注入2~4 mL空气于气管导管套囊内,以达到气管与导管壁密闭的目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率、成功复苏率及出院存活率。成功复苏标准: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面色及口唇转为红润,出现自主呼吸,机械通气时患者恢复心跳,血氧饱和度达到95%,瞳孔变小,恢复对光反射,出现窦性心律。②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气道开放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复苏前后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2]。

3.3 结果

(1)窦性心律恢复率、成功复苏率及出院存活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窦性心律恢复率、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生命体征改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1 kPa=7.5 mm Hg

4 讨论

循环恢复是心肺复苏的目的,循环恢复首先要恢复患者的呼吸,气管插管是目前临床上支持、恢复呼吸最常用的手段,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气管插管后,能够通过气管给药,避免误吸,提升治疗效果,在清理气管分泌物时也更为方便[3]。

临床应用气管插管时多以及时气管插管为主,且流程较多,不仅降低复苏成功率,也增加了预后的并发症。而早期气管插管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通气,增加有氧血液水平,同时结合心脏按压,具有维持机体器官基本功能的作用,能快速缓解全身的缺血缺氧状况,且为后续电击除颤提供有力的治疗基础,进而提升复苏成功率[4]。本研究显示,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应用气管插管,其窦性心律恢复率、复苏成功率及出院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呼吸、心跳,减少气道开放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提高PaO2水平,降低PaCO2水平。

综上所述,早期气管插管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效果确切,促进呼吸、心跳、意识及窦性心律的恢复,改善血气指标水平,提高复苏成功率,提升出院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搏窦性心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10秒钟之内的决断(上)
——心搏骤停的漏诊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例临床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心电图心博识别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
突然倒地怎么办?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