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岂能“一刀切”

2018-09-06 09:52
新传奇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一刀切公序良棺材

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该不该“一刀切”?如何兼顾公序良俗?有没有理由采取粗暴乃至野蛮手段?使蛮动粗,哪怕有了些许效果,怕也伤了人心、毁了形象,甚至激发了民怨,埋下了不安。

“无猪镇”“抢棺材”事件引关注

如何搞好农村基层治理,近日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江苏省环保厅对走入歧途的“无猪镇”“无鸡镇”迅速纠偏;一是江西省强推火葬,省内多地发生“抢棺材”事件。

前者从“对盲目扩大禁养区进行纠偏”,到“对相关干部进行问责”,其纠偏之道受到好评。

后者却愈演愈烈,引发群众不满和网民热议。执法队进村入户,强行将村民棺材抬走,经挖掘机捣毁,棺材化为碎木。在江西弋阳,有老人已下葬,却被强行开墓,把棺材撬出来,将尸体抬出火化……有网友嘲讽道:其他地方在抢人才,江西却在“抢棺材”。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把上述两件事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两者都关乎到社会治理。而社会治理,一定程度上是人心治理。如何做基层群众工作,如何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从江西殡葬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民众不仅哭了,也怒了。相比之下,江苏迅速纠偏的舉措,就受到当地群众的肯定和认同。

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该不该“一刀切”?如何兼顾公序良俗?有没有理由采取粗暴乃至野蛮手段?使蛮动粗,哪怕有了些许效果,怕也伤了人心、毁了形象,甚至激发了民怨,埋下了不安。移风易俗固然重要,但要以人民的意愿为前提,以群众认可的方式去推进。

要倾听、尊重、敬畏民意

鉴于上述情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化解冲突、推进基层改革:

第一,尊重中国人的价值基础,防止激进改革。如果采取过激措施、暴力化摧毁,无异于将价值基础、祖先崇拜和公序良俗毁掉。这是江西殡改引起如此反响的根本原因。

第二,分类、有序地推进。这种分类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一样的改革措施。

第三,防止权力泛滥。有人说,江西是借殡改之名抢夺资源。若权力披着“狼皮”侵害“羊群”利益,改革将受到很大阻力。

总之,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把事办好,就要倾听民意、尊重民意、敬畏民意。

(人民网2018.7.30等)

猜你喜欢
一刀切公序良棺材
《民法典》中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
是棺材,也是艺术品
“墓碑式”银行窗口违背公序良俗
“官财”的故事
“公序良俗”何以协调推进
货比货
体育动态分层教学从“一刀切”到“重个别”的应用研究
延迟退休不可“一刀切”
Passage Six
合同自由与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