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研究

2018-09-07 10:36高伟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延安精神

高伟

[摘要]延安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其历史意蕴中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迪价值。立足于延安精神本体,从分析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入手,进而对其当代价值进行探析。

[关键词]延安精神;历史意蕴;当代价值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精华与结晶,既具有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体现的历史意蕴,也具有传承、学习和发扬光大的时代价值。立足于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从当代价值视阈展开探究,具有深遠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作为由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以及劳模精神整合而成的价值体系,有着自身的理论逻辑和历史起点。延安精神其核心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①,彰显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道德伦理。

(一)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

延安精神与我国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政治领导、思想意识、文化流向是一脉相承的。在延安精神形成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具有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所形成的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长征中所形成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英雄主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都为延安精神奠定了政治理念、理想信念、文化支撑的丰厚基础。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到达延安,着手建立红色根据地。但此时的延安,土地贫瘠、民生贫穷;匪患横生、文化落后。革命力量要在这里繁衍生息、成长壮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除了要在思想上、军事上正本清源,清除左倾思想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创立一个大力提升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民众整体文化水平的外部环境。

另外,延安时期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国土沦丧、烽火遍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危机意识“造成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历史上仇恨,迫使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发扬起来,从斗争中团结起来”。②正是在上述这些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和思想根源、以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为实践基础、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为内核支撑等基本根源就为延安精神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

延安精神无论是助力于中国革命取得成功还是在我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所给予的当代启示的重要性都是毋庸讳言的。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定的政治立场、必胜的革命信念、严明的组织纪律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内容。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向问题向来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正确的政治方向之所在能够成为延安精神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指导思想,并不是历史的偶然机遇,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大方向不偏差,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旗帜、照亮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灯塔,另一方面坚持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成党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从而为延安时期党和根据地军民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一如毛泽东所说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之所趋赴”。③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延安时期党适应形势、把握局势的根本思想武器。为不断寻求真理和为发展真理开辟道路而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形成的标志,为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革命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要获得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就必须使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而党所秉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于其所有出发点都是为了振兴中华,为了全体人民谋幸福,因此,能够最广泛地吸引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奔赴延安,最大限度地动员根据地的民众积极投入到推动全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去。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宗旨和任务的同时,还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国共产党最基本政治本色的精神特色。在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就是坚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革命情操,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创造精神和崇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和保持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工作作风。

(三)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

从中国革命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延安时期作为连接中国共产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最终建立新中国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血与火的考验而不败的革命理想信念,给予了延安精神现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而这种革命理想信念不仅在过去,就是在现在以及将来,也还是引导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也就赋予了延安精神与时俱进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延安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以及劳模精神等作为延安精神的主体,其形成的内在因素,不仅在于它们扎根于延安时期的伟大革命实践之中,是一种实践性的理性存在,还在于延安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是情感信仰层面的外在反映,由于这种情感信仰能够深潜于人们的心理结构层面并不断地加以传承,从而使延安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也使得延安精神成为一种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而作用于当代与未来。

二、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延安精神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与弘扬,已经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亦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确定出来的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马克思政黨领导下的社会实践,虽然发展条件、发展机遇、发展环境要比延安时期好很多,但是也依然存在着理念信念、价值取向、人心凝聚等客观的现实问题。客观地思考这些问题,理性的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就更加需要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延安精神来指导具体实践。

第一,政治理想信念的坚定。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④延安精神之所在能够成为一种长期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动力,就在于延安精神从形成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融进其内,从而以一种敢为天下先,为全体民众谋幸福的信仰,令无数有理想、有追求的有识之士前赴后继地为之拼搏、奋斗。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所经受的时代考验更加严峻,只有坚持坚定的政治理想,才能站位高、眼界宽、心胸阔地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不动不摇,更好地经受住执政考验,更好地战胜因方向不明而有可能带来的精神懈怠、意志涣散、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

第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的时代课题和难题也不断涌现。面对问题和困难,固步自封不可取,冒险蛮干更有葬送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能,需要以牢牢遵循延安精神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另一方面秉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准确把握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治国理政新学说,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而用以指导实践。

第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⑤基于这一科学判断,视民生为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其根本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只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能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第四,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虽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是一些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音如奢靡浪费、封建思想等依然存在。在这些现象和问题映照下,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显得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加成为支持我们奋发图强、革弊创新的精神支柱。一方面,要以“自力更生”的信念,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不动摇,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努力做世界尖端技术的“领跑者”,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以延安精神中“艰苦奋斗”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软实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论延安精神.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5558971.html.

②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一卷):373页.

③毛泽东早期文稿[C].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8月.

⑤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月10月.

[参考文献]

[1]贾马燕.论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兼论延安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的关系[J].新西部(理论版),2015(12).

[2]邓艳芳.延安精神建设走势分析与若干建议[J].决策与信息,2017(3).

[3]王有红.论延安精神与延安时期党的学风建设[J].理理论导刊,2013(9).

[4]万更生.论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及当代价值[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9).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伟力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把延安精神带到长庆石化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