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修复髓腔穿孔的疗效探讨

2018-09-08 03:48刘晔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口腔科辽宁调兵山112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5期
关键词:牙体无机显微镜

刘晔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口腔科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分析显微镜下采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修复髓腔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髓腔穿孔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分别采用氢氧化钙和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修复优良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牙槽骨吸收率等穿孔修复指标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A组的69.10%(P<0.05)。结论:显微镜下采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修复髓腔穿孔具有封闭性好、定位准确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髓腔穿孔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髓腔病理性改变,是指根管系统与牙周组织之间因龋损、病理性吸收及医源性因素所造成的非生理性通道[1]。如果不及时进行修补,未封闭的髓腔穿孔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容易因病菌侵入造成牙周附着丧失,导致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治疗失败,最终只能拔除患齿[2]。氢氧化钙是临床上常用髓腔穿孔修复材料,由于长期封闭性较差,病菌容易浸透进髓腔,降低抗菌性能,导致修复失败。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成骨诱导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修复治疗[3]。本次研究着重对于MTA用于髓腔穿孔修复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予以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髓腔穿孔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颗恒牙病变且恒牙根尖已经停止发育,均经临床检查及X射线检查确诊为医源性或龋原性髓腔穿孔伴牙槽骨吸收。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55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7~21岁,平均(13.2±4.7)岁;穿孔直径:<2mm者25例,2~4mm者21例,>4mm者9例。B组55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8~22岁,平均(13.6±4.9)岁;穿孔直径:<2mm者26例,2~4mm者20例,>4mm者9例。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显微镜采用德国Ziess公司生产的口腔手术显微镜;治疗仪采用法国SATELEC公司生产的口腔超声治疗机;MTA应用材料采用美国Densply公司生产的MTA套装;氢氧化钙应用材料由美国Kree公司生产。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先行X射线检查,明确牙根发育情况及根尖周组织病变情况。所有髓腔穿孔的修补均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对于龋原性患齿首先行局部麻醉,去除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采用30%过氧化氢冲洗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穿孔部位,使用口腔超声治疗机去除腐质,充分暴露穿孔区,测量记录穿孔直径。止血干燥后覆盖碘伏棉球暂封氧化锌,1周后再行修补。对于医源性患齿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后直接进行修补。

A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穿孔区修复,光照40s固化,用磷酸水门汀垫底,氧化锌暂封。B组采用MTA修复,取适量MTA用蒸馏水调拌至微湿状态,使用MTA输送器送入穿孔处,用充添器压实后抹匀完全封闭穿孔区,髓腔内置入一湿润生理盐水棉球保持MTA湿润度,用磷酸水门汀封闭髓腔。两组患者均在1周后复诊,在显微镜下确认穿孔区完全封闭,MTA完全固化。使用镍钛旋转器械进行根管预备至Protaper F2,行SystemB+Obtura热牙胶根管充填,使用复合胶修复牙体,治疗后3个月来院进行临床检查及X射线片复查。

1.3 观察指标[4,5]

①穿孔修复情况。②临床疗效,显效:穿孔修复后患者无不适主诉,咀嚼功能良好患齿无咬合痛无松动,牙周组织无红肿,原始窦道消退,X射线检查显示穿孔区牙槽骨密度明显降低,密度影范围明显缩小;有效:患者无不适主诉,对修复效果基本满意,咀嚼功能良好患齿无咬合痛无松动,牙周组织有轻微红肿,X射线检查显示穿孔区牙槽骨密度影范围有所缩小;无效:患者有明显不适,咬合无力有自觉痛及咀嚼痛,X射线检查显示穿孔区牙槽骨密度影范围没有任何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组的穿孔修复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穿孔修复情况比较(n=55)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55)

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果详见表2。

3.讨论

传统的临床口腔医学在髓腔穿孔的修复治疗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难点:①穿孔区位置隐蔽、视野不清、操作难度大;②修补材料的密封性能欠佳,容易发生细菌浸透导致修复失败[6]。随着显微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显微镜的应用为口腔治疗提供了清晰、开阔的视野,能够满足对口腔可见度的任何要求,大大降低了修复髓腔穿孔的操作难度[7]。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是一种新型口腔材料,主要成分为钙、磷离子,与牙体组织的离子成分基本相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潮湿环境中可以进一步发生水化反应,与牙体组织紧密结合,增加了密封程度和抗压强度,有效阻止细菌的渗入,促进根尖炎症的愈合[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穿孔修复各项指标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治疗后3个月的复查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明显好于A组(P<0.05)。综上所述,在显微镜下采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修复髓腔穿孔,能够进行准确地修复定位,提高穿孔区的密封性及牙体的抗压强度,增加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程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牙体无机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无机渗透和促凝剂在石材防水中的应用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探索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显微镜下看沙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