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EF 70~200mm F2.8LIS Ⅲ USM镜头试用手记

2018-09-10 02:26吴双桐
照相机 2018年7期
关键词:焦段变焦镜片

吴双桐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镜头,是佳能2018年最新发布的一款重量级恒定光圈长焦变焦镜头。该镜头是此前广受好评的佳能第二代70~200mm F2.8L ISⅡUSM镜头的升级产品。作为佳能第三代“大三元”恒定F2.8光圈变焦镜头中最后走向市场的产品,70~200mm F2.8规格的镜头在拍摄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不但可用于新闻、体育运动和野生动物摄影,日常的人像、静物特写,长距离风光、建筑局部以及偷拍、抓拍摄影,该镜头亦可轻松应对。由于广大网友对佳能的70~200mm F2.8系列镜头均昵称为“小白”,本文为了叙述方便,在后面的文字中会根据其代系的区别简称这些镜头分别为“小白”、“IS小白”和今天所介绍的主角——“小白伞”。

技术演进

相比2010年推出的70~200mmF2.8L IS Ⅱ USM镜头(即俗称的“IS小白”),新一代的“小白伞”在继续使用前作许多成熟技术的同时,还大量应用了佳能的最新镜头技术。

光学镜片技术方面:“小白伞”在设计之初就利用了佳能全新的光路模拟软件和大型计算机来设计镜头结构,相比传统的光路设计模式,新软件能够通过大数据量的光路模拟测试让各个镜片获得更加好的组合效果,从而使镜头在各焦段、各光圈下均获得相对更为优秀的综合成像表现。而在高端镜片使用上,“小白伞”使用了5片UD(超低色散)镜片和1片萤石镜片,这些镜片依靠其低折射率和低色散的光学特性,可对色像差进行有效补偿,加之新镜头在对焦镜片组(第2组镜片)重新设置了UD镜片,因此镜头可以在很好控制对焦倍率色差的同时,有效提升画面各焦段的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此外,小白伞”还采用了ASC( Air SphereCoating)镀膜镜片技术,可有效抑制因光反射引起的鬼影和眩光,在逆光拍摄时有着出色的防反射和降低鬼影眩光的作用。(图1、图2)

对焦技术方面:配合镜头联动部轴承和专用微型芯片,“小白伞”所采用的新一代USM环形超声波马达,还能在提供稳定扭矩和高对焦精度与速度的同时,以更安静、更流畅的低速驱动对焦动作实现缓慢而流畅的合焦操控,从而在该镜头被用于视频短片拍摄时使用更为出色。

此外,由于采用了8片圓形光圈设计,这只镜头所拍摄的特写人像图片具有柔美的散焦效果,能够让照片中的主体跃然而出。

环境适应能力

相比2010年的“IS小白”,“小白伞”依旧使用了和前者相同的金属镜筒,且其外表漆面也相对更为牢固,能够经受长期高强度的磕碰。此外,该镜头的镜筒前端,变焦、对焦环及镜头后部卡口接缝处均设有防尘、防水橡胶密封圈,镜头前缘还设有半硬橡胶材质的防震胶圈,因此既能有效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镜头内,也能起到防护前端镜筒遭受意外磕碰的作用。而由于在其前后两片镜片上均使用了防污氟涂层技术,“小白伞”的镜片也更抗指纹污染。同时,由于采用了内对焦、内变焦设计,其镜筒不会在操作过程中有任何的伸出缩进,因此不易因活塞作用将灰尘或霉菌吸入镜头内部。

在体积和重量方面,“小白伞”的体积与“IS小白”完全一致,重量也仅比前者轻了10克,因此在便携性方面看上去并没有明显的改进。此外,其镜头滤镜口径也仍为77mm。

操控性能

在操控设计方面,“小白伞”采用了前对焦环后变焦环的设计,并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功能。笔者个人不大认可这一设计,原因是在自动对焦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很少有长焦镜头用户在拍摄时大量使用手动对焦操控,更多的则是变焦操控,将变焦环设计在镜头后部对于大多数新闻记者和人像摄影师而言并不方便。不过,从实际操控的情况来看,“小白伞”无论是变焦环还是对焦环均宽大而操控流畅,阻尼适中,且没有空转匡量(图3)。

而在变焦环与对焦环之间则为对焦距离指示窗和一系列的选择开关,其中包括对焦距离范围选择开关、对焦模式开关、IS稳定器开关、IS稳定模式选择开关等四个开关。变焦环后部则为可拆卸旋转镜头环。在IS防抖模式开启的时候,该镜头最大可提升3.5档的安全快门速度,实测表明,在200mm端拍摄者也可以用高于1/60s的快门速度手持拍摄出清晰的图像。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白伞”的IS防抖模式中,模式1主要用于静态的普通手持拍摄,而模式2则用于追随拍摄。

由于安装新一代USM环形超声波马达,这只镜头对焦安静、果决、准确,在与1D Mark Ⅱ以及5Ds、80D等各档次佳能全画幅或APS-C画幅相机配合拍摄时,均能确保对焦精准快速、安静,且未出现过任何焦点漂移的问题。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即便是和80D这样的中端相机配合,该镜头也依然拥有出色的暗光下对焦能力,能够在夜晚室内无光的情况下进行照片拍摄和视频短片合焦拍摄。这意味着该镜头不但适用于图片拍摄,在电影视频拍摄中,也能够轻松应对。

附件兼容性

“小白伞”采用了编号为ET-87型花瓣式遮光罩,带有对位卡点,便于摄影者拆卸。此外,为了便于摄影者在脚架上使用这只长焦镜头,该镜头的脚架环连接底板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其边缘更光滑,定位锁定螺栓操控也更为舒适。此外,该镜头还能与佳能新型的EF12 Ⅱ和EF25 Ⅱ增距延长管配合使用,使用这种搭配时,其自动对焦速度一点都不觉得慢,且图像画质也几乎保持与不使用时的同等水平。

畸变

“小白伞”拥有极为出色的畸变控制能力,从实测情况来看,在70mm端,其枕形畸变仅为-0.28%,在135mm端则为0.12%,在200mm端为-2.6%,这样小的畸变除了拍摄砖墙或标准方格,一般的实拍肉眼是很难察觉到的。

暗角

从该镜头与1D MarkⅡ配合使用的情况来看,这只镜头在70mm端全开光圈时有0.3EV的轻微暗角;到F5.6时就只有O.1EV,此后暗角基本不可见;在135mm端全开光圈时暗角当量为0.4EV,基本和70mm端持平;但到F5.6光圈时仅为0.2EV,肉眼几乎不可见;在200mm端全开光圈时其暗角当量则为0.6EV,相对要比广角和中焦端四角失光明显,而当光圈缩小到F5.6时只有0.3EV,此时再缩小光圈后,肉眼也基本不可见暗角存在。

总体来说,这只镜头在各焦段全开光圈时均存有肉眼可见暗角,但仅需缩小1~2档光圈,即可消除暗角问题。

分辨率

MTF 50 IN LW/PH(MTF曲线图)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ⅢUSM镜头在与1D MarkⅡ相机配合时,有以下的图像分辨率表现:

1、在70mm端全开光圈时该镜头拥有令人咋舌的优异画质,中央分辨率与边缘分辨率差距很小,在缩小一档光圈后综合图像分辨率继续稳步提升,到F5.6時达到该镜头的最佳画质,之后画质一路稳定,到F16时出现画质劣向,但从测试情况来看,到F32的超小光圈时,其中央分辨率仍能保持2000LW/PH以上,处于可用层级;

2、在135mm端全开光圈时其中央分辨率也表现出色,而边缘分辨率略弱于70mm端,此后随光圈的缩小画质稳步上升,到F5.6时画质达到最佳,此后随光圈缩小,但画质保持相对的稳定衰减曲线,到F16时出现断崖式下降,但总体肉眼感光仍保持不错的趋势;

3、在200mm端,镜头全开光圈时的画质令人满意,其边缘与中央分辨率差距不大,此后,随着光圈的缩小,到F5.6光圈时达到该焦段最佳画质,而之后随着光圈缩小画质开始微小降低,到F16时出现画质劣向。

总体而言,这只镜头的图像分辨率要优于“IS小白”镜头,在各焦段,只要缩小一档光圈后,综合画质水平就都处于非常高的位置,特别是在长焦端表现特别抢眼。且各焦段下整体画面中央与边缘分辨率差距不大,画面分辨率和对比度均足以媲美相同焦段的定焦镜头。

像差控制能力

相比“IS小白”,“小白伞”主要在镜头结构方面通过模拟光路软件进行了光路优化,配合其所使用的萤石镜片、UD镜片和ASC镀膜技术,“小白伞”在逆光下的色散控制能力要比“IS小白”更为与出色,其在各焦段各档光圈下的表现均相对要出色一些。从其逆光人像照片来看,特别明显(图4)。此外,在高光比环境下,该镜头的紫边与眩光控制也要好不少。特别是拍摄夜间灯光时,其画面几乎不可见鬼影和耀斑(图5)。

总结

相比此前的“IS小白”,“小白伞”更注重的是平衡和稳定。虽然在综合画质上该镜头比起“IS小白”来并没有突破性的提升,但难能可贵的是这支镜头无论在任何焦段、任何光圈、任何光线、任何拍摄条件下,均能轻松的应对。无论是在逆光环境还是在暗光线条件,无论是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还是光比变化巨大的环境,这支镜头在几乎所有的光圈和焦段设置下都能够给出综合画质平衡而出色的图片。而得益于该镜头较大的焦距和F2.8圆形光圈设计,在拍摄人像或特写时更能轻松获得焦外虚化效果出色、视觉冲击力巨大的图片。在综合画质方面,该镜头则具有图像解析度高、色彩艳丽自然、画面锐利,饱和度、对比度高,畸变与暗角控制出色的综合的表现。

猜你喜欢
焦段变焦镜片
镜片外的星光
相机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数码变焦不好用?
大变焦比镜头
隐形眼镜
合理变焦拍远景
怎么变焦是个问题
佳能推出大变焦比相机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我该如何选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