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战略的实施与进口管理体制改革

2018-09-10 18:39陈月颖
中国商论 2018年31期
关键词:改革

陈月颖

摘 要:自改革开放战略推行以来,我国已成为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继而需要我国结合国际市场风向,各国进出口政策,市场供需关系等客观因素,制定科学高效的经济战略,引导我国有效开展进出口贸易活动,使我国能以更好的姿态迎接国际挑战,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我国为保障各项经济战略得以有效落实,在总结以往进出口外贸经验基础上,制定相关管理体制,旨在引导、督促人们落实各项国际经济战略,为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中国进口战略的实施与进口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我国进出口商贸能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国进口战略 进口管理体制 改革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a)-073-02

当前我国进口贸易已经跳脱“弱势产业保护”发展阶段,这主要是源于单纯的保护战略,无法让我国真正“看清”国际贸易原貌,也无法掌握进口贸易发展趋势,削减我国进口贸易竞争能力,使我国进口产品种类得以丰富,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讲是机遇亦是挑战:机遇在于我国能利用多元化产品及能源,能更好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国际资源优化配置目标,为提高我国进口能力奠定基础;挑战在于没有“弱势产业保护”战略,我国将面对国际进口贸易市场严重冲击,加大进口贸易管理难度,一旦该管理体制无法及时发展且与我国经济建设脚步保持一致,将出现进口大于出口消极现象,国际能源及产品在我国异常堆积,成为国内市场经济发展阻力,阻滞市场经济健康稳健发展。基于此,为使我国国际贸易形势更为均衡,扭转外向型加工贸易状态,低端产业逐渐转向国际,提高我国自由贸易能力,思考中国进口战略的实施与其管理体制改革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 中国安全发展进口战略的施行方略

(1)科学选择东道国。进口贸易行为是否安全有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是否能满足本国进口需求,为此进口管理体制需围绕东道国的选择予以改革,确保其国家政治局面稳定,民主体制较为成熟,执政党极具影响力且法制健全,对外开放环境较为健康,劳动力充裕,经济发展所需技术及基础设施配置完善,是中国盟友或与中国外交关系和谐稳定,支持中国国际立场,能与中国展开自由、民主、互惠、供应的外贸合作活动,为此进口管理体制需从以上若干层面着手改革现有機制,为我国能找到优质进口贸易合作伙伴夯实管理基石。

(2)结合进口贸易交互经验,制定双边或多边进口贸易合作框架。良好的合作框架是保障各方权益,引导进口贸易行为有效落实的基础,为此我国需建立科学高效的合作框架,相关管理体制则需围绕该框架落实改革目标,这主要是源于国际经贸市场瞬息万变,进口贸易合作初衷、形式、目的、方法等因素会发生转变,为此我国需通过与东道国商讨,在平等互利原则加持下,升级现有合作框架,这就需要进口管理机制随之进行改革,确保该体制管理目标得以有效落实,避免出现以一方为主;另一方依附对方不当进口贸易现象,在该体制改革进程中我国进口贸易立场更加清晰明确,能有效抓住国际市场中的进口贸易机遇[1]。

(3)中国安全发展进口战略需稳步施行合理推进。安全发展进口战略不仅符合WTO一般性原则,也与当前我国进出口时况相契合,使规避盲目发展、恶性竞争、劣质进口的有效战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贸市场方兴未艾,我国进口战略切记盲目冒进,应与出口比重进行比较,探究国际进出口贸易风向,适时进口、合理进口,避免进口行为对我国经济体系发展实况带来冲击,凸显安全发展进口战略施行价值。基于此,我国需持续施行进口管理体制改革方略,用以提高对国际进口市场管控能力,约束、引导、监督本国进口贸易行为。例如,我国可通过建立进口贸易风险预警机制,提高进口管理体制灵活性、科学性、实效性,能结合当前国际市场及国内市场发展实况,对所要进口的产品展开“追踪”,对其企业、地区乃至所处国家发展情况及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以便对进口行为内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达到进口管理体制改革目的,继而为提高我国进口战略施行成效奠定基础[2]。

2 在安全发展进口战略施行新常态下我国进口管理体制的改革

(1)建立符合国际贸易组织要求的进口管理体制。我国自加入WTO后,进出口行为均需依据该组织各项规范,确保进口行为科学可行,避免卷入恶性竞争漩涡,为提高我国进口管理能力奠定基调,为此在我国安全发展进口战略稳步施行新常态下,我国需遵循WTO倡议管理机制落实改革目标,使体制改革有据可依,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贸易自由。建设WTO的目的是成员国通过交易,实现国际资源共享,助力本国经济发展、技术交流,使各成员国得以互惠共赢,为此我国在改革进口管理体制时,需在贸易自由思想指引下科学开展相关工作,避免产生贸易壁垒,在过度贸易保护机制下降低进口水平。然而,在当今社会每个国家都有一套自己的进口保护系统,贸易自由仅为“相对而言”,为此我国在改革进口管理体制时,还需做好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保护。

第二,规避风险。进口管理机制具有帮助我国规避贸易风险的积极效用,为此在其改革过程中,应增强其风险规避能力,确保我国进口贸易活动科学高效,能助力本国经济良性发展[3]。例如,需逐步完善我国进口商品检验、检疫等管理细则,不仅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直接影响进行系统分析,还需对其使用废料对生态环境、社会稳定性、市场经济、弱小起步型企业等影响进行探究,提高我国进口管理体制风险规避能力。

第三,调节市场与国家的管理力量。我国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贸管理除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外,还会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怎样权衡二者对进口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力,成为安全进口发展战略施行新常态下,我国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此在维护公平贸易基础上,国家可站在更高战略发展角度,帮助我国把握进口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确保进口贸易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进程及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并将根本性进口贸易发展及管理体制改革行为,交由市场经济受供需关系调节。

(2)建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态的进口管理体制。加入WTO后要求我国对外经贸行为需符合该组织中相关管理条例,引导我国经经贸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为此我国在总结以往经贸经验基础上,对现有经济政策进行整合、清理,削减进口管理体制冗余部分,审时度势颁布新法律及经贸规则,例如建立公平贸易司及机构,使我国进口管理体制既能和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切实需求。

第一,建立经贸经济体系。為使我国能更好融入WTO,在该组织中科学开展进口贸易等相关活动,在2001年前后陆续颁布经贸活动保障措施、反倾销及反补贴等法律,并在累积进口经验基础上修订相关法律,“两反一保”经贸体系日益健全,在日益健全的经贸经济体系加持下,我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组织中反补贴及反倾销最为积极的成员国之一,在营建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基础上,为提高我国进口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奠定基础。

第二,建立进口管理体系。我国在总结以往经贸经验基础上,依据当前国际市场发展大趋势,遵照WTO相关规定制定《货物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货物进口指定经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指引我国进口管理体系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在完善的管理体系加持下,使相关体制改革成效得以提升。

第三,建立货物自动进口许可体系。当前进口配额及相关水平持续紧缩,依据《进口许可证程序协定》(WTO),我国积极施行《货物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2005年),使进口管理体制日益健全,为提高该体制改革成效,需遵循相关管理办法,站在战略发展视角予以优化,确保改革行为有据可依、有据可循。

(3)围绕国家安全条款及WTO一般条例开展进口管理机制改革相关工作。WTO规则是保障我国国际经贸行为科学高效的基础,例如透明性原则、非歧视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更开放等基本原则,引导各成员国遵照WTO一般条例,创建互惠共赢经贸协作发展体系,为进口管理体制改革指明方向,同时进口贸易行为需不违背本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实况,为此我国需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条例,并跟随WTO一般性条例创变进程,落实进口管理体制改革目标[4]。

第一,提高进口管理机制对我国弱小型企业及产业的保护能力。进口产品对本国相似产品经销与产业发展会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一些国外较为成熟,我国发展进程较为缓慢的产业来讲,有时进口行为是“致命打击”,为此进口管理体制需对弱小型企业及产业予以保护,助力我国建设完整、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关注进口、谨慎进口、限制进口。施行进口管理机制的根本目的是助力本国经济发展,为此该体制改革需全面、深入、广泛且极具战略性,为此我国需在该管理体制优化发展态势下持续关注进口,积极融入国际市场进出口市场中,搞活本国经济,并依据本国经济实况借助管理机制谨慎进口,对进口行为进行系统分析,通过适度增加关税及施行非关税措施,提高该体制限制进口能力,实现改革进口管理体制的目的[5]。

3 结语

综上所述,进出口贸易是世界经济一体化重要表现形式,其在落实过程中有一定风险并影响本国经济,无法与东道国展开互惠共赢经贸合作,需施行进口管理体制,用以提升安全发展进口贸易战略施行成效,为此我国需不断改革相关体制,通过建立符合国际贸易组织要求、市场经济发展状态的进口管理体制,提高该机制改革质量,围绕国家安全条款及WTO一般条例开展进口管理机制改革相关工作,使改革工作更富成效,在促进自由贸易同时,达到保障我国对外贸易权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卢琨,秦伟文,梁伟红,等.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思考——基于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和进出口贸易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6(12).

[2] 贾利军,杨静,马雪剑.美国碳排放政策变化对中国玉米贸易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8(1).

[3] 高文胜.南太平洋能源战略通道的价值、面临的风险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地理研究,2017(6).

[4] 薛晨浩,任婕,赵多平.中亚5国入境我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基于2001-2015年数据[J].开发研究,2018(2).

[5] 宗良,贾晓楠.从全球化受益者向贡献者角色转变是中国维护发展利益的需要[J].经济研究参考,2017(5 4).

猜你喜欢
改革
改革发展不容许事务主义“帮倒忙”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