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狙击武器在未来战场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018-09-10 03:55唐程远马锐
中国军转民 2018年9期
关键词:狙击步枪狙击手弹药

唐程远 马锐

一、大口径狙击武器在战场上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化战场上, 随着“空地一体化、非对称性” 等新型作战样式的出现,各种类型的通信、指挥、运输、雷达、后勤保障车辆及轻装甲目标日益增多,使军队的机动能力大为增强, 作战距离大幅度提高。单兵如果仅仅依靠造价昂贵的导弹、制导炸弹等尖端武器包打天下显然不现实, 而传统的步兵轻武器在远距离上对付轻装甲目标又显得力不从心。步机枪射程近, 威力小;单兵反坦克火箭发射痕迹大、有效射程不足、精度差; 重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的重量大, 机动能力低, 后坐力大;中小口径狙击步枪虽然也有射程远、精度高的优点, 但它只能用来对付有生目标, 而在有一定防护能力的车辆及轻型装甲目标面前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单兵急需一种能有效对付轻型装甲目标及车辆的武器, 于是大口径狙击步枪便应运而生。

敌后作战中, 常会遇到敌方大量的设施器材, 如油料库、弹药库、机场设施、雷达站等。这些地方都有重兵把守,而且位置隐蔽, 在高技术兵器受到使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 大口径狙击步枪可以全天候对1000米距离以上的器材设施及人员实施致命打击。

现代战争强调作战效果,强调武器对打击目标的杀伤能力。狙击武器在现代战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要求增加弹药的威力,更要求武器弹药对目标的打击精度,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武器的作战效果,而大口径狙击步枪系统正是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产物。

二、国内外现状

国际上常见的大口径狙击枪大部分口径为12.7毫米、14.5毫米及20毫米等,有效射击距离大多在1500米-2000米。海湾战争中, 美国巴雷特12.7毫米米82A1大口径狙击步枪的出色表现, 立即引起了各国军方的极大关注,随后许多国家都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竞相开发新产品,大口径狙击步枪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 从海湾战争至今, 世界上生产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已增加到二十余个品种。武器的更新换代之快、型号之繁、品种之多是其他枪械无法相比的。仅以美国巴雷特公司为例:199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选定该公司生产的米 82A1为军用狙击武器, 之后的十余年, 该公司又开发出了米82A2 、米90、米95等五种大径狙击步枪, 平均每两年就有一个新型号出现。

目前,世界各国列装的大口径狙击枪弹种类繁多。俄罗斯、美国以及前华约部分国家都在使用大口径狙击枪弹。如美国anzio公司新型反器材步枪、南非研制的NTW-20狙击步枪、匈牙利Gepard 米3狙击步枪等。

三、反狙击系统的发展

随着狙击武器技术的发展,反狙击技术也随之进步。遭到狙击的部队其回应方式也有很多种,从派遣己方狙击手对付敌方狙击手,到动用迫击炮、榴弹炮甚至空中打击。这些做法至今仍在使用,但为了尽可能降低对平民的伤害,更多的还是倾向于杀伤范围更小的做法,这也就要求采用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更加重视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多种应对狙击战术的反狙击系统应运而生。

(一)声学探测技术

声学探测技术是利用冲击波和枪口爆炸声来探测狙击手。目前,大多数声学枪击探测系统都源自业内从事反潜艇声呐系统开发的公司,在该领域内声学处理技术至关重要。这些声学探测系统主要有达信公司AAI分公司的PDCue系统、BBN技术有限公司的“回旋镖”(BOO米ERANG)系统、米etravib公司的PILAR系统、奎奈蒂克北美公司的EARS/SWATS系统以及厄尔特拉电子设备公司的步枪安装枪击定位仪(R米GL)等。上述设备一般为固定式、便携式和车辆安装式。

声学探测技术利用安装在车辆或固定设施上的传感器阵列,可以提供360°覆盖范围及准确的方位、高低和距离计算,一般方位角误差±1°、误报警率低于0.1%,收到枪击信号的反应时间小于0.1s,最远探测距离在1500米—2000米不等。目前,已有多种设备被国外军方装备,如“回旋镖”系列产品,美国已采购7000套应用于车辆防护。

(二)光学探测技术

光学探测技术是通过分析枪口焰的光谱成分或利用敌方狙击枪瞄准镜和射弹观测镜的反射来确定狙击手的位置。目前国际上的光学反狙击探测系统有,法国塞拉斯公司的新型SLD400狙击手激光探测器,白天探测距离1000米,夜晚可达3000米;以色列拉斐尔公司推出了SPOTLITE狙击手探测系统,能快速而准确的确定敌方火力进行探测和定位,该系统主要设计用于静态性能,最远能探测到1000米以外的轻武器火力。

四、大口径狙击武器发展趋势

随着反狙击技术的发展,狙击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弱,小口径狙击武器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常规小口径狙击武器往往只适合小规模反恐作战或作为警用装备。因此,具有超远射程的大口径狙击武器更加适合作为未来战场上的主要狙击作战武器。

根据反狙击技术的数据可以看出,反狙击系统绝大多数是通过对来袭弹药的冲击波、枪口焰等信号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狙击手的具体信息,并且其探测最大距离一般在2000米以内。因此,可以根据反狙击系统的特性来确定狙击武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远射程

由于反狙击武器的最大探测距离一般为2000米,因此,现代战争中,超过2000米射程的狙击武器无疑可以大幅度提升狙击手的生存能力,甚至为狙击手提供多重打击的机会。目前,国际上12.7毫米口径的狙击武器有效射程大多在1500米,在2000米距离上的射击精度、射击威力均无法保证。因此,进一步提高有效射程,尤其是在2000米以外的射击精度,是狙击武器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在保证射击密集度的同时提高有效射程是世界各国狙击武器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未来战场上,14.5毫米口径、20毫米口径等大口径远射程狙击武器将有极大发展空间。

(二)高精度、高毁伤

在实现狙击武器超远射程精准打击的同时,弹药的大威力也是重中之重。目前,狙击武器所配备的弹药一般为高精度狙击弹和具有穿甲燃烧性能的多功能弹。高精度弹射击精度较高,目前国际上高精度弹射击精度多在1MOA左右;多功能弹因其结构复杂,精度较差,一般精度在1.2-1.5MOA。由于大口径狙擊武器多用于针对超远距离目标,则在密集度、弹药末端威力等方面要求更高。进一步提高末端动能和弹药对目标的毁伤效果将是未来狙击弹药的发展方向。目前,国际上部分大口径狙击武器的射程达到2000米的有效射程,已有许多国家开展提高狙击弹药威力的研究,如新型含能材料的应用,贫铀、非晶等高穿甲性能材料的应用等。

(三)轻量化

狙击作战强调机动性,由于大口径狙击武器往往较重,严重影响狙击手的战场生存能力。因此,狙击武器系统轻量化、弹药轻量化均是未来狙击武器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许多国家在碳纤维等高强度材料研究方面已有长足进步,部分技术已应用于武器制造。将材料技术进一步融入狙击武器系统,将大幅度提高作战人员的战场生存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作战部队的打击能力。

五、结束语

战场形势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狙击作战技术也应随之而变。大口径狙击武器作为现代战场上的单兵利器,无论在反恐作战,还是在正面战场上都有其用武之地。追随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实现大口径狙击武器的超远程化、高毁伤化、轻量化,将使未来单兵作战更具威力,无论在山地作战、沙漠作战、海岛防御作战,大口径狙击武器都将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陆军某军代室)

猜你喜欢
狙击步枪狙击手弹药
美国狼弹药公司A16.5mm卡宾枪
口径的选择 What Is the Proper Caliber?
“狙击手普京”
手持CS/LR4 7.62mm狙击步枪的警察狙击手
德国KEPPELER技术公司KS V狙击步枪
丹麦SAI公司CSR—50非自动狙击步枪
微观航母之弹药贮运作业(上)
杰作武器公司MPA 6.5BA狙击步枪
技术指标选股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