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促进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实践路径研究

2018-09-10 19:55曹怀虎
电子商务 2018年5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实践路径区域经济

摘要:目前京津冀地区正在经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本文从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改造的视角,阐述了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的定位以及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实践路径,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实践路径

引言

目前京津冀地区正在经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需要调整京、津、冀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正通过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包括生产者、用户、流通商、服务商和管理者在内的经济生态系统[1,2]。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依托互联网和新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技术、信息、知识等为核心要素,通过跨组织的流程再造,优化创新计划、设计、生产、消费、流通等全过程,提升社会生产效率与经济运行的质量[3,4]。可以说,电子商务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正在带动农业、提升工业、革新服务业,将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枢纽型主导性产业[5]。研究电子商务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实践路径,对于发挥首都的高端辐射作用,引领京津冀地区经济向更高形态演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北京市作为全国首个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具有较好的社会人文氛围、通信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在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北京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2049亿元,电商稳定增长,中小电商呈现出特色化、专业化。传统零售企业拓展网上商城、开发移动APP软件,开展全渠道营销业务。新的生活服务模式不断涌现,如上门服务的再生资源服务、家政服务,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慢病监测问题的养老服务。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和通道式验收,对个人直购采取“清单核放、汇总缴纳”,对货物采取“清单核放、汇总申报”。2016年,天津市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销售额达4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的12.1%。跨境电子商务取得新的突破,获批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市1800多家外贸企业上线开展业务,实现B2B出口3000多万美元。农村电子商务实现新进展,建成各类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000多家,培育了一大批淘宝村,农业企业和农产品拓展线上销售。天津市以公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物流快递园区建设、电商快递三个工程为重点,逐步形成了层次清晰、优质高效、衔接有序的快递物流三级服务网络。2016年,河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4.5%,网络销售额达到1800亿元。打造了一批多样化、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白沟万户通箱包批发中心、河北省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清河百绒汇、秦皇岛煤炭网、河钢云商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鸡泽中国辣椒网、迁西中国板栗网、沧州红枣交易市场等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石家庄社区惠民网、辛集车宝168等社区电商平台,多模式、多层次、宽领域格局基本形成。

2、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定位

2015年,党中央审核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京津冀地区定位是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的改革引领区。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跨越时空性,发挥京津冀各自的优势,为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一条新路径,打造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应当有一个协同的定位和分工。北京作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有着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在京津冀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中应当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应发挥人才优势,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引领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支撑技术、管理体制等创新,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制造业、跨境电商、文化交流、知识产权、国际交往服务,在商品价值链上主要占据产品设计、创意等环节,天津市应加强与北京的双城互动,重点发展港口贸易、成品组装、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流通等环节。而河北主要应发展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等制造环节,深化与北京、天津电子商务的合作,吸引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质资源流向河北,建成一批电子商务行业龙头企业。总之,京津冀地区的电子商务的分工合作要做到有梯度、有层次、有特色,做到优势互补、整体协作,打通行政区域、政策的藩篱和制度壁垒,真正发挥电子商务整合改造传统产业的潜在动能。

3、电子商务促进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

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是“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方式”的重要目标之一,2016年北京市服务业占比已经达到80%左右,但是天津、河北服务业占比还比较低,即使是北京的服务業内部结构也不合理,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潜力很大。电子商务可以加速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现代服务业是以IT技术为依托,建立在新的服务方式、商业模式、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新兴服务业。电子商务促进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3.1 宏观层面电子商务的演进路径

如图1所示,自1995年电子商务在中国萌芽至今,电子商务经历了从信息、流通、平台,到经济体的演进过程。信息阶段(1995-2003年):电子商务主要是作为信息发布、信息搜索、信息传播的工具,主要是一些门户网站的建立,如8848、中国黄页、阿里巴巴等。流通阶段(2003-2008年)电子商务开始提供线上交易渠道,包括支付、担保、网上商店等服务。平台阶段(2008-2013年):电子商务开始渗透到商业、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行为、企业形态和社会生产方式,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体阶段(2013年以后):随着电子商务的影响不断加大,电子商务与经济社会不断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影响到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甚至跨越时空,形成了虚拟的经济体。

3.2 中观层面电子商务促进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

中观层面的电子商务促进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产业间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的比例,对北京来说应当继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同时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对于天津来说要在提高第三产业的前提下,借助电子商务不断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结构;对于河北来说,要利用电子商务重点优化提升第一、第二产业质量。第二种是产业内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转型的重点。抓住信息技术这个核心,整合京津冀地区的消费者、流通商、生产商,加强市场主体交易、生产、运营的专业化与协同,从链状协同到网状协同。加强京津冀地区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如信息空间、人工智能、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平台等。拓展京津冀地区市场、渠道,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整体升级转型。

4、电子商务促进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政策建议

4.1 建立统一的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都各自提出了“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但是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只有京津冀商协会共同签订的《京津冀电子商务协会协同发展五年行动纲要》这个在执行力度上将大打折扣。北京、天津、河北应当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其他发展规划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与交叉。京津冀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要打破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制度、行政区域壁垒,促进经济要素跨地域自由流动,让传统的价值链分工,变为价值网结构,区域中各市场主体成为网络节点,每个节点发挥自己的价值优势和发展潜力,从而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协调发展,辐射引领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4.2 加强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协同治理

加强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的协同治理,制定统一的治理政策,执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在利用现有的各级政府机构审计、考核、督办机制的同时,取消或改进现有的政策、法规,进一步简政放权,释放电子商务的动能。推动跨区域、跨国境、跨部门的京津冀地区协同执法机制建设,坚持线下、线上治理相结合,深入打击假冒伪劣、侵权商品的行为,简化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侵权申诉的程序和保护力度。在维护安全放心、公平竞争的电子商务营商和消费环境的同时,持续提升社会整体生产效率。预防恶性竞争,遏制市场垄断,保障消费者、电子商务企业及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支持电子商务联盟、商会协会及组织建设,促进电商行业自律及市场自我调节,加强管理部门和电子商务联盟、商会、协会等的沟通与咨询。

4.3 促进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合作交流

积极建立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合作交流机制,发挥主动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政策协同和规则修订,推进京津冀电子商务合作试验区建设,倡导各方加强电子商务领域合作,要加强横向交流和宣传引导,推广试点经验,总结存在的问题,发挥试点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区域内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电子商务合作与交流,支持设立区域性电子商务合作组织。成立电子商務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来自产业界、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媒体等专业人士,预警电子商务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电子商务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4.4 加快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提质升级

以“开放”和“创新”提升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科技含量、生产组织方式、商业流通模式、物流运输等的创新,推动电子商务进入高水平的新时代。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京津冀地区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以电子商务为核心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效率,为新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鼓励民生服务、个性化消费、高端制造等各领域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基于社交场景、移动计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驱动的新兴电子商务服务,建立完善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以技术创新引领电子商务的发展,发挥技术先导的优势,有机整合市场、产业、资金、人力、资源和服务,推动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向更高形态演进。

参考文献

[1]傅翠晓,秦敏,黄丽华.企业向平台型B2B电子商务模式的转型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38(8):14-22

[2]申晓峥. 电子商务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 现代商业,2011,30:194.

[3]汪向东,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模式——以沙集电子商务为例[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5(2):194-200

[4]任志新,李婉香,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析[J].对外贸易实务,2014年第4期:25-28.

[5]许慧珍,转型升级形势下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研究———以广东省汕头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0期:149-165

作者简介:

曹怀虎,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学、社会计算等。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实践路径区域经济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