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薯大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种植生产的影响研究

2018-09-10 01:32陈文霞
种子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马铃薯

陈文霞

摘 要:传统的切块种植不具备整薯播种的优势,整薯播种的优点是提高植株抗性、节约成本、防止传播疾病及提高种植效率。主要阐述了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大小的种薯对块茎产量和数量的影响,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密度;块茎产量;块茎数量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106-01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之一。相关统计表明,2017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世界的20%和25%,但是单产却很低,尤其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马铃薯种植主要采用马铃薯切块薯播种,养分和水分的流失是其最大的缺点,同时也容易染病。相关研究表明,块茎的产量和质量主要受种薯的大小和种植密度的影响。本文以马铃薯的原原种和原种为研究对象,研究种薯大小和种薯密度对块茎产量和数量的影响。

1 产量与方法

1.1 试验基地基本情况

以某股份有限公司种薯生产田为对象。

1.2 试验设置

在2016年选择3种直径不同的原原种和原种作为试验种薯,并分别设置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收获之后,选择中间两行3 m范围内的植株进行调查,主要统计主茎数量、块茎数量和重量。

2 试验结果

2.1 种植密度和种薯大小对块茎产量的影响

为了促进种薯生产,所以对种薯的密度设置得比较高,其中原原种的种植密度为7.5万~13.5万株/hm2,原种的种植密度为4.5万~12万株/hm2。相关结果显示,种植密度的增加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不大[1]。

2.2 主茎密度对产量和块茎平均重量的影响

马铃薯的产量和主茎的密度息息相关,主茎密度和产量呈正相关的关系,但是由于该研究设置的种薯密度比较高,因此产量和主茎密度的关系不大。研究显示,原种的产量比一般种薯产量高,然而因为原原种的直径比较小,单株的主茎数也较少,所以即使有比较高的种植密度,收获的块茎平均重量也比较小。

2.3 主茎密度对块茎分布的影响

相关研究显示,不同级别的块茎分布趋势是中间高、两端低,其中直径40~45 mm、45~50 mm、50~55 mm的块茎比例比较高,而直径<40 mm和>55 mm的块茎重量出现下降趋势。另外,主茎密度对不同茎块重量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通过对主茎密度的调控来控制不同级别的茎块分布。

2.4 种植密度和种薯大小对块茎重量的影响

从相关试验中得知,种植密度增大,块茎的数量出现增加的趋势。相比较一级种薯和商品薯来说,种植者更喜欢小种薯,在主茎密度一定的条件下,相同重量的小种薯能够实现高出芽率,单位面积上使用的种薯重量越小,所使用的种薯也就越少。因此可以说种薯生产者的利益直接受到块茎大小的影响,所以提高小种薯的生产效率十分重要。马铃薯种薯生产的过程中,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该技术的关键环节,因为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能够提高繁殖系数,还能实现提高中小种薯数量的目的。相关实践表明,主茎密度同块茎重量和数量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也就是说主茎密度增加,块茎的产量和数量也随之增加。在本文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如果主茎密度增加,收获的块茎数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对块茎的产量影响不大。因此,如果种植密度相对较高,可能会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表明,直径是40~55 mm的块茎产量比较大,占总产量的70%左右,同时随着主茎密度的增加,中小种薯的比例也实现了增加,这和之前的研究成果相吻合。在本研究中,函数变化的主要趋势符合块茎密度和块茎数量之间的关系。依据这个特点,提出了针对马铃薯种薯生产的最佳密度估算模型。种薯的生理年龄、播种特性和生长条件、激素的变化等因素,直接影响块茎产量和分布。

2.5 种薯种植密度推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主茎密度直接影响块茎数量和块茎的分布,决定主茎密度的是种植密度和单株主茎数,另外,种薯的大小也是影响单株主茎数的关键因素。从相关的研究中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的,种薯数量增加,单株数量也会显著增加。

3 结语

在马铃薯的生产中种薯是关键因素,对种薯的投入占总投入的40%~50%,因此必须要重视种薯的科学研究,更好地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吴江.浅析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新农村:黑龙江,2016(14).

(收稿日期:2018-05-10)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给马铃薯“开窗”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