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用耦合 产教研融合”:我国高校工程硕士培养路径探索

2018-09-10 23:33沈秋红邵荣杨婷婷李海莲洪林
高教学刊 2018年4期

沈秋红 邵荣 杨婷婷 李海莲 洪林

摘 要:文章对“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内涵进行解读,分析了当前工程硕士教育存在问题,从“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设立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化培养目标、架构多学科融合的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多样化的校内外优质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知行用耦合”,促进“产教研融合”的新路径,以期为我国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000X(2018)04-0018-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union of knowledge, practice and us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master, provides a solution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perspectives: i.e., to have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et up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goal of social-orientation, frame a multi-disciplinary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 ability-centere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build high-quality practice platform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Keywords: union of knowledge, practice and us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master

前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知识的快速更新和经济的转型升级,加速了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工程硕士教育,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教育,是针对工程职业领域的学位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①,培养的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紧密相联的、集“学术性、实践性和职业导向性”于一身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工程硕士教育,应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突破“学术性”人才培养的“藩蓠”,努力探索“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之路。

一、“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内涵

“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是在“知行耦合,产教融合”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延伸,旨在强调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知和行”、“产和教”的融合,又要注重“用”和“研”的能力培养。

(一) “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内涵

从工程教育角度来看,“知”即工程理论知识,“行”即工程实践,“用”指知识的实际运用,是“知和行”的最高境界;耦合原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等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③,在这里指相互转化。“知行用耦合”指个体的知识和实践相互转化,并内化为能力,最终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产”指企业生产,“教”指学校教育,“研”指科学研究,是“产和教”的升华;融合,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产教研融合”指企业生产、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创新。

(二)“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重在“用”和“研”

工程硕士培养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更与本科生培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侧重于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对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加强“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要搭建实践运用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解决问题能力。因此,“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重在“实际运用和科学研究”等能力培养上下功夫。

二、当前工程硕士教育“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不高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开展已近30年,在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与社会的期待与需求存在差距,社会对其所具备的能力要求认同度并不高,工程硕士的总体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各要素均普遍低于企业的需求,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面临巨大挑战,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行用耦合、产教研融合”不高。

(一)“学术”型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缺陷明显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学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其“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等特点不明显,人才培养上更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关度不高,人才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发展不均衡,缺乏竞争优势,不能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层次化和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需求,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普遍存在。

(二)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实践能力培养不仅仅是某个环节的问题,而是涵盖了培养目标、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中期考核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的全过程。当前,工程硕士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满意度低,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陈旧,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科学;某些学科体系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学科间壁垒严重,许多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以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未能及时设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滞后于区域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更新;课程设置、毕业论文设计和选题脱离实际,实践课程不足、实践操作能力弱,“双导师制”存在缺口,缺乏行业企业的有效参与,企业情景实践流于形式。

(三)服务社会的“职业性”教育缺失

“职业性”教育缺失会使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对专业前景、个人前途感到迷茫。调查表明,工程硕士对职业发展的感知影响较弱,对专业的社会需求符合度、职业与收入期望的满意度也低于平均职业发展满意度水平。工程硕士教育中也忽略其面向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职业性目标的设定,如培养目标、招生考试标准与职业关联不够、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缺乏职业导向性、实践环节不到位等等。与企业需求相比,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无论是“职业素质”“知识水平”还是“综合能力”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匹配之处。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指出,未来工程师首要的软实力是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工程硕士教育,应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突出其“职业性”教育。可以说,“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也是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最终归属点。

三、加强“知行用耦合”,促进“产教研融合”

(一)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出现了“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高校毕业生“无业可就”、“有业难求”、“毕业就失业”等社会现象引发人们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高校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供给方,也面临着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提高供给质量、丰富供给结构、满足社会需求是未来高校人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工程硕士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为重点,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区域技术创新需求,重构和优化人才培养的结构、规格和流程,在实践中潜心探索与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工程硕士培养特色。

(二)设立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化培养目标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取的知识、技能要求与特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標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为缩小差距,工程硕士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设立职业化培养目标。该目标既立足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实际、面向地方产业的发展现状,又要从地方产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企业岗位需求出发,同时又兼顾学生未来发展和地方产业发展趋势,促进人才培养结构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其次,可引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教育,架构相关培训衔接机制,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潜能。

(三)架构多学科融合的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

当今社会,单一的课程设置必然会使人才视野狭窄,能力下降,质量滑波。20世纪40年代,赫钦斯发现美国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以外的领域达不到英国工程师的高度,究其原因是美国工程师必读的职业课程相对狭隘。因而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应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在每个专业领域开设前沿讲座课程,由任课教师介绍本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或可请校外专家学者就某一问题做专题讲座并为学生解疑释惑。同时,鼓励学生跨学科选择学术讲座,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沙龙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讨论交流,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课程设置上,基于职业岗位视角,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实训课进行模块化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理论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实践实训课主要培养就业适应能力。其中,专业基本能力为工作基本需求和发展奠定基础的一般专业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即能够将自身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实际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即为满足职业岗位发展需求而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能够与生存和职业环境充分和谐地交互作用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见表1)。

(四)设计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实践环节的安排,实践基地的建设,都可能成为影响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工程硕士实践课程设置必须面向工程实际,充分结合行业和地方新兴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引入实践过程;面向行业企业的一线岗位,设置独立的企业培养环节,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有机融合,知识、技能与职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依托导师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或区域产业特色开设专业选修课,研究生可结合培养方案要求以及课题研修进展需要,自主选择特色课程。

(五)搭建形式多样的校内外优质实践平台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指出:“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高校可依托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让现场教学落到实处,并通过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分工负责、分别考核,使实践活动见实效;也可实施“预就业”、“项目捆绑式”成果导向的企业实践模式,让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实践能力锻炼。

注释:

①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3号.

②方海林.校地联合、产教融合、知行耦合:面向地方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1):77-80.

③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v0Q4vnQZazWOCSPpkZZav8qifYHWOZcPmSiS1WczkeC9aUWMQrSPrH57INC38wsMVyZPkIzFve3qp

KMUGKROzkScJZyfNvN8MnoYVLbv_q.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Z].学位(1997)54号.

[2]楊诚.基于企业需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伍新,许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6(20):115-117.

[4]叶玉嘉,王科,刘哲,等.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0-135.

[5]廖国江.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测评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6]李梦娇.强化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16.

[7]王鹏,王为正.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17(2):67-72.

[8]侯媛媛.关于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4):226-227.

[9]李奕.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6-01-14.

[10]包艳华,刘雅雯,于苗苗,等.基于学生视角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研究及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7(Z1):118-120.

[11]姬红兵,李青山,王爽.以职业资格认证为牵引,构建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1):20-25.

[12]李娟,范家元.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7(04):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