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时代壮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8-09-10 19:44刘智力谢真真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

刘智力 谢真真

[摘 要]文章探讨了在新传媒时代背景下壮族民歌的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利用新传媒手段保护和发展壮族民歌,以期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做贡献。

[关键词]新传媒时代;壮族民歌;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3-0094-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地理位置优越。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而珍贵的民间歌曲。民歌贯穿于日常劳作、民俗节日、婚丧嫁娶等活动之中,集壮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审美观念、民族意识、心理素质于一身,凝聚成一本流动的史书。

民歌,并不是单纯的文学形式,而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形态,它往往与人生仪礼和节日仪式等民间风俗礼俗活动息息相关[1]。早在《诗经·魏风》中就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所以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壮族民歌是壮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还丰富着壮族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传媒时代的到来,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冲击。因此,对承载着丰富文化的民歌进行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传媒时代背景下壮族民歌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冲击

(一)传承人群趋向老龄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进入21世纪,人群兴趣爱好逐渐发生转移,壮族地区的老一代歌手仍然承担着传承壮族民歌的重任。传承人的老龄化是壮族民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素有“歌海”之称的广西如今面临着壮族民歌传承困难的现状。据调查,在广西某县城,有大约75.55%的中老年人会唱民歌,97.78%的中老年人喜欢民歌,但他们中有68.89%的人觉得年轻人并不大喜欢民歌[2]。

在对壮族民歌传承人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会唱歌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从柳州柳城县的太平、脉冲我们发现,60岁以上的壮族民歌传承人占了40%,30岁以下的壮族歌手较少,40岁的中年人占44%[3]。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一部分在外边学习,另一部分在外打工,年轻一代的兴趣爱好发生了转移。现在社会生活的压力,很多年轻人忙于挣钱无暇顾及民歌的传唱。因此,现在壮族民歌的传唱人员面临趋向老龄化的问题,如果现在传承人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以后可能对壮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传统色彩成分减弱

从民歌的特点来看,原生态的民歌演唱日渐式微。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话题随着时代在改变,由于交通的便利、城镇贸易的日益发展,很多村民移居到城镇生活,民歌自然增添了很多现代化的文化因素;一些民歌以前在农村的婚丧嫁娶中有着表达感情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的生活中却不能够很好地融合,或者以前所祭祀的庙社已经废除。古时的“答歌之习,武缘仙湖、廖江(今马头)二处有之,每三月初一至十日,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的盛况已经削弱。

(三)受到新传媒时代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在以前的壮族村落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娱乐消遣的手段也不是很多,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主要就是对歌,这为壮族民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近年来电视和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审美情趣和层次也不断提升,唱歌、上网、看电视、跳广场舞等娱乐方式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让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引进也对壮族民歌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流行音乐、电影、运动等快节奏的娱乐方式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他们对壮族民歌减少了兴趣,因此对壮族民歌的传承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新传媒时代影响壮族民歌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新传媒的出现

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传播方式逐渐多样化。从最初的报纸、收音机、到现在的电视、电脑等,这些新传播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他们以往以歌会友的集会方式。电视、电脑、互联网等让他们有了更便捷的交流与娱乐方式,无需在到山上相互对唱,新传媒式样的现代大众文化娱乐方式,成为人们消遣的主流。近期,笔者在南宁及南宁周边地区就民歌现状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在经济条件较好地区域,如武鸣的渌村、大皇后村等,壮族民歌已经传唱不多,即使能听到有壮族老人在唱歌,也是因为自娱自乐而唱,并不能完整地全部唱下来。

(二)传统择偶功能的减弱

历史上,壮族民歌是青年男女婚恋的重要媒介,“依歌择偶”,歌圩或歌会曾经起到月老红娘牵红线的作用,使很多青年男女步入婚姻的殿堂,正是壮族民歌的实用功能让其发展到辉煌。《粤西丛载》云“宾州罗奉岭,去城七里,春秋二社日,士女集毕,男女未婚者,以歌诗相应和,自由择配。”《明邝露赤雅》中也曾提到“山同女以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色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炯中之少好者伴恫宫之女,名日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嵋,歌唱为乐。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想不断开放,婚恋自由程度越来越高,以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日渐消失。现在年轻一代普遍外出打工或者求学,自由恋爱的机会大大增加,不再需要传统的对歌活动來进行择偶,民歌对壮族婚姻的作用逐渐减弱。壮族民歌传统文化功能弱化。

(三)民族语言的使用减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反映,索绪尔曾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民族语言的前途,往往预示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前途,壮族民歌以壮语为语言作为传播手段代代相传,通过壮语进行表达或交流感情。现如今,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以及汉文化的传播,新近一代的年轻人普遍使用普通话交流,对壮语的使用逐渐减少,有些人能说能听,有些人能听不能说,更有甚者既不能听也不能说。正是因为语言的难关,在语言无法都掌握的情况下,根本谈不上用壮语进行唱歌或者对歌。因此,很多老一辈的传承人有热情把壮族民歌传承下去,可是难寻下一代的传承人。

三、利用新传媒保护和传承壮族民歌

(一)建设专题性网站,通过网站进行传播

网络是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专题类的网站主要以吸引观众点击和下载为资本,这便为壮族民歌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渠道。音乐专题网站可以分成大众化音乐网站和地方性音乐网站。大众化音乐网站例如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其中以“壮族民歌”“刘三姐”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都会搜到很多相关的壮族民歌。专题性的网站要通过听众的点击量来获得利益,这无形之中就对民歌的演唱者和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那些动听的、质量高的壮族民歌才能获得听众的青睐。另一个便是地方性音乐网站,例如壮族音乐网、壮语音乐网、壮族歌歌曲网等,这些网站都是由壮族民歌的爱好者,并对壮族民歌有保护和传承意识的地方歌手建立的。歌曲内容大都反映的是当地壮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愿望。这些歌曲既保留了壮族山歌的原生态元素,也融合了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这样也适合一些中青年人群,使壮族民歌有针对性地传播给不同人群。

网络交际平台是一个通过网络进行交际的服务平台,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传递信息进行互动。到目前为止,比较普及的交际工具有QQ、微信、邮箱、微博、博客等。对于很多网民来说,这些平台几乎是零门槛,在这个信息发展的时代,很少有不会用的,这便为有保护和传承民歌意识的民众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通过这些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地更新信息,只要有一台电脑,甚至有一部智能手机完全可以做到。以微信和QQ为例,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腾讯网上有关壮族民歌的QQ群众多,如广西民歌群、广西壮族民歌娱乐群等。这些群里的成员十分活跃,群内每天都上传壮族民歌进行交流互动、共享资料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成员都是将自己演唱的壮族民歌通过语音的形式发到群里,有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歌唱,供群友们欣赏并且相互对唱。这些QQ群的建立给壮族民歌的传播又搭建了平台,也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这些参与者基本都是壮族民歌爱好者,这样在无形中就影响了年轻一代,互动性强,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对壮族民歌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将原生态壮族民歌引入高校课堂

众所周知,壮族民歌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细心传授和代代相传,正如前文所说,现在壮族民歌面临传承困境,那么对原生态壮族民歌传承者的培养和激励就尤为重要。广西壮族民歌2008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知壮族民歌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认为可以考虑通过多种传媒手段将原生态壮族民歌引入课堂。

为了使学生聆听到更为原生态的壮族民歌,体会到原生态壮族民歌独特的美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学校应该聘请专业的壮族民歌传承人进行课堂指导,这样为学生能够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授模式。

(三)通过刻录光盘的形式对壮族民歌进行传唱和保存

光盘将声音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容量大,携带方便。在传播的效果上比传统的口耳相传有更大优势。将壮族民歌刻录到光盘,其保存的时间会比较长,壮族民歌的欣赏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增加,喜好壮族民歌的人欣赏壮族民歌就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同时,在以往传统唱歌活动中,人们相互对歌的地方一般是户外,很容易受到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刻录的壮族民歌光盘可以为人们提供便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他们可以随时听歌,有可能对家中的孩子產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壮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

(四)通过电视等媒体促进壮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已经实现了“户户通”,并且深入到乡村的每个角落。电视的传播比广播和报纸更为生动形象,电视由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等构成,因此它的传播功能非常强大。政府可以通过电视专门开设关于壮族民歌的专题节目,让那些想听歌或者学歌的人能随时受用。并且通过笔者走访调查发现,电视在村民心中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操作便捷,简单直观。

[参考文献]

[1]吴晓山. 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黄娟. 媒介融合背景下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J].视听,2015(11).

[3]黄玲.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广西壮族民歌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3).

[4]范西姆.壮族民歌100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智力(1992-),男,山东临沂人,广西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谢真真(1993-),女,山东菏泽人,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 吾 言]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