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测评及提升研究①

2018-09-10 08:17张浩铃邓立治
中国商论 2018年31期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大学生

张浩铃 邓立治

摘 要: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高低是其创业成功率高低的基础。本文采用德菲尔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学院路7所高校数据作为数据样本,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调查、测评、分析,并从高校培养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能力提升的对策。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 大学生 创业能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a)-178-04

自2002年第一届高校扩招毕业生毕业起,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20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为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升级转型,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有着大量需求,因此越来越多高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与日俱增。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占3%。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较低,仅有2%~5%,而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则高达20%,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存在弊端。

本文将在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学院路7所高校部分创业学生数据为例,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提升未来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策略。

1 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模型

1.1 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借鉴唐靖和姜彦福[1]、周勇[2]、杨道建[3]、吴迪[4]、武婧[5]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七维度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是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组织领导与管理能力、风险感知与决策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和挫折承受与控制能力。

1.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在模糊环境下,为了某一目标通过考察多种影响因素作出综合评价决策的方法[6]。在本文研究中,评价指标分为两个层次,其中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一级和二级指标权重则通过邀请参与调研的6所高校中长期进行创业指导与研究的15位专家,进行德菲尔专家讨论法盲评和综合统计得出的结果最终确定,如表1所示。

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中创业意识是指那些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如动力、兴趣、思想、信念、世界观等;创造能力是指创业者具有能够产生突破常规、新奇或有用创意的能力。

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复杂的市场信息中发掘有利润和良好发展前景的新业务或新产品/服务可能性,并能据此规划企业发展策略,从而实现价值创造的能力。

创业者的组织领导与管理能力体现在资源的组织利用与团队的配合,创业者通过一系列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行为对资源和团队进行有效的影响,从而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创业资源。

风险感知与决策能力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创业者感知风险、评估风险,以及通过分析风险和收益“性价比”作出最优决策的能力。

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透过一些特殊的途径来交换信息。它包括信息的发送、传递和接收,和信息本身及反馈的内容。人际沟通的成败、效果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双方的沟通意愿以及是否换位思考。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创业者需要通过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投资者、合伙人、参与者等创业干系人共享其发现的商机,并向他们寻求资源支持和帮助。

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中知识储备是指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专业技能和知识,这里既包括各理工学科专业知识,也包括经济管理、法律等创业过程需要掌握的商科知识。创新能力在这里既包括学习能力也包括创新能力,它是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基本理念结合现实背景和实践经验,不断涌现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新的方法论和创新技术的能力。知识储备是创业者进行创新所需的原材料,知识储备丰富,在创业过程中创新的思路就会宽广和开阔,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创新。

挫折承受与控制能力是指创业者在遭受挫折、身处逆境时,承受壓力、控制情绪、自我激励、排解压力、摆脱困难的能力。创业者的创业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承受挫折、控制情绪、解决问题的过程,创业者应该比就业者具备更强的挫折承受与控制能力。

2 实证研究

2.1 问卷量表编制

测试问卷量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创业者样本基本情况信息;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能力测试,通过35道题来测评对应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同时,量表采用李克特无极评分法,被调查者从最不符合到最符合的1~5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7]。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38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06份,无效问卷22份,如表2所示。

2.2 数据信效度分析

本文选用克伦巴赫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法,通过观测Cronbachs Alpha系数来判定数据信度。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3,说明量表信度非常好。同时,若剔除某一项目再进行可靠性检验时发现Cronbachs Alpha值有显著下降,因此所有项目对于目标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都应被保留在量表中,如表3所示。

本文选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中KMO和Bartlett检验法来检验量表的效度。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KMO值为0.906,说明7维指标间相关程度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检验球形假设不成立,说明7维指标之间并非独立,取值彼此相关,如表4所示。

2.3 现状分析

在本文实证分析中经过数据统计,如表5所示,大学生创业能力水平平均分仅为68.89,分数仅处于及格之上的水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重点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水平偏低呢?根据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定义——大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并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环境培养下,所形成的在创业中取得成功所必备的综合能力。从这点来看,如果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偏低,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了上述论断的前半部分,也即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培养上,现代大学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创业能力教育,因此他们将会在之后的创业道路上遭到难以估测的困难。

调查的数据显示,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和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的平均分分别为63.92、64.58、66.21,远低于创业能力总评的平均分68.89。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和以校外实践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而就当前来看,作为高校管理核心的教学管理仍然把管理重点仅仅放在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中[8],这使得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创造能力及知识运用、转化能力受到了制约。创业者如果缺乏必备的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和技能,创业很可能会失败,因此,创业者需要具备比一般就业者更强的开拓性思维、创业知识和技能[9]。

同时,绝大多数大学生,即便有强烈的创业意愿,也不能准确的获得他人难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从周围变化的信息中迅速判断信息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的欠缺使得大学生在创业的路上止步不前,或者是在创业的路上屡屡受挫,信心遭到沉重打击。

创业能力测评显示,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风险感知与决策能力和挫折承受与控制能力的平均分分别为70.02、69.86、71.18和72.51,略高于创业能力总评。

但是事实情况却并不如测试结果一样乐观,较多大学生创业者都有把自己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因此会不自主地将其内化定义为组织与管理能力,并给予较高的分数。但其实并不准确,组织与管理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创业能力,包括组织计划、团队建设、经营管理、资源整合能力,并不仅仅是单一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而是应当承担在一个组织当中多面手的角色,而在这一方面,创业者的实际能力却不那么乐观。

同时,大学生创业者在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上依旧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认知上,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对自己的认知不足,自我评价过高与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其次,他们对他人的认知过于表面化,并不能深刻了解他人特质从而更好地沟通。在心理方面,部分大学生创业者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或骄傲或自卑,或苛求或猜疑的心理,这些想法往往是造成他们无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仅如此,很多大学生创业者风险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也有待提高。许多大学生在面对貌似好的项目时,缺乏理性的分析能力,同时在失败后大多选择放弃而非分析失败原因、提升自我、重振旗鼓。

3 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高校应转变教学培养方式,将大学生教学管理的重点从理论的传播转移到实际运用中。

3.1 转变教学模式

若想要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高校应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关注某些领域的动态以及相关国家的政策变化,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发散自我思维,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积累知识储备的同时,逐渐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识别机会、把握机遇的能力,使大学生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多方位评估,选择适当的时机抓住创业机会。

3.2 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操平台

创业本身是典型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践。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并提供更多实操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

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团等学生团体,在社团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身的能力。社团是微观的社会,参与社团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练。在社团中,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在专业社团中大学生还可以发挥专业特长。

与此同时,高校还应通过设置奖励等方式,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加如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者可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通过前期的培训、商业计划书或作品说明书的撰写,中期的答辩、项目展示和后期的团队交流、项目交流中,不断理清和优化创业项目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策略,提升项目知名度,对其项目未来融资及发展有较大的益处。

同时,高校应将社会实践、实习列入必修课中,并且积极鼓励高校学生加入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知识转化能力。通过参加实践及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贴近现实的平台,了解现实社会的需求,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根据具体的情况与过往的经验优化方法论。

4 结语

创业成败受到专业、学历、个人经历、家庭状况及个人创业能力的影响。创业的难易程度跟个人的把握机遇、具备的能力、视野及其思想有莫大的关系。有创业志向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及创新创业竞赛,通过实践,在尝试、失败、总结、调整的循环 中发现缺陷(包括知识、能力甚至目标本身)并改进,领悟隐藏在市场、技术、商业背后的秘密即规律性——有的放矢的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组织领导与管理能力、风险感知与决策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知识储备与运用能力、挫折承受与控制能力,以求得创业才能的综合性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勇,贾苗苗.从创业计划竞赛管窥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

[2] 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8).

[3] 杨道建,赵喜仓,陈文娟,等.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0).

[4] 吴迪.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测评及提升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3).

[5] 邓立治,武婧.创业计划竞赛对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2).

[6] 郑晓燕,李玉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评价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4).

[7] 毕作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基于辽宁省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8] 段成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改革——以“挑战杯”为个案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

[9] 邹建芬.大学生創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5(6).

①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基于创业计划竞赛的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15JYB011);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商业计划书制作与案例分析》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JG2016Z01)。

作者简介:张浩铃(1996-),女,汉族,湖北赤壁人,本科生,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邓立治(1977-),男,汉族,江西奉新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模糊综合评价法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供电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研究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专利权价值评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民办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