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①

2018-09-10 08:29陈仕榜
中国商论 2018年31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跨境电商课程体系

摘 要:本文以课程体系是实施创业能力培养的直接平台为切入点,首先阐述构建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原则;其次分析当前该专业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为背景,从创业与专业相融合、创业实践课程、创业网络课程等方面,探索构建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跨境电商 高职外贸类学生 创业能力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a)-184-03

在电子商务和贸易全球化的影响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外贸模式得到了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并且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逐步落实,如《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等,跨境电商将会得到更大发展,带动出更多创业机遇。而且跨境电商具有小批量、高周转、准入条件低、不受时空限制等特征,其很适合作为创业项目。此外,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和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素质教育之一,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因此,高职外贸类专业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构建吻合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并借助跨境电商的平臺,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1 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石,必须依托于专业教育,它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的进行;否则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将是盲目的、无实质内涵的,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创业实践的风险。高职外贸类专业应将创业课程融入到当前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将创业理论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将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不仅彰显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也是实现高职创业教育目标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

1.2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创业能力培养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更加要求学生要有开展创业实践的机会、体验及认知。由于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所以相对于理论性来说,实践性更应作为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属性和本质要求。因此,高职外贸类专业创业课程体系的安排与实施,不仅要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如学时比例、课程比例、修习顺序等;更要进一步凸显出课程的实践性、实操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综合全面的培养,并更加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理念及方向。

1.3 实现行企业就业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对于高职外贸类专业来说,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不等同于是将创业作为学生今后的就业选择,而是更加注重通过该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外贸行企业对人才的就业需求,以及进一步提升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构建该专业创业课程体系时,既要结合当前外贸行企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设置,强调实用性、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又要能够通过相关课程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精神、能力等,以实现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2 当前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创业课程与外贸类专业课程融合度低

虽然高职院校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开设了一些创业课程,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该类课程都是面向全校进行多班多专业混合授课,以通识教育的形式开展,未能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设置中。而有的高职院校也只是简单的将一些创业实例穿插在外贸类专业课程中进行讲授,在内容上比较零碎,缺乏完整性,难以实现与专业课程上的融合。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在外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创业类课程,但该些课程设置大多是杂乱无章的,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之间是两个互为独立的体系,缺乏良好的渗透和融合,难以凸显出课程体系上的整体性。这些都导致了创业教育难以实现实质性、专业性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2.2 外贸类专业创业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

创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和践行对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都是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以单向理论教学为主,创业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是没有,从而导致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有的高职院校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创业实践教育,如聘请创业成功人士进行讲座以分享经验心得;如撰写创业计划书以进行创业模拟等,但是这些都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实践课程体系,也难以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而且由于资金、场地、设备、资源整合等各方面的原因,创业实践缺乏相对应的平台和场所,致使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实践教育层次较低,学生难以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以创业主体的身份开展创业实践。此外对于外贸类专业来说,还存在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之间融合度不高的问题,导致缺乏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创业实践课程的开展。

2.3 外贸类专业创业课程设置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创业课程都是以公共课,甚至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所采用教材也都是通用教材,教师对创业知识的讲解较为宽泛,缺乏深度和专业性,更难以与外贸类专业特色相吻合。在课程设置方面较为单一,教学目标不清晰。有些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仅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开始,最后以突击性的形式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SYB》课程为结束,创业课程没有逐层递进的展开,断层现象严重,缺乏严谨性和系统性。即使在这期间也通过举行一些创业比赛来带动创业能力的培养,但这些活动所面向的群体较少,主要集中在创业方面较为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地参与进来。此外,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创业第二课堂等方面建设和开展的缺失,也使得学生没有更多的渠道去感受、了解、学习创业方面的知识,这对他们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极其不利的。

2.4 外贸类专业创业网络课程资源有待开发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课程资源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课程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具有开放性、便捷性、多样性、可重复性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延伸和拓展,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实、高效的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网络课程还处于尝试阶段,大多是一些内容较为宽泛的创业知识模块,或者是引进一些国外创业公开课,而结合高职外贸类专业所开发的创业网络课程资源更是几乎没有。创业网络课程资源的缺失不仅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加快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出在线开放课程的指导意见不相吻合,而且不能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业学习机会。特别是在跨境电商这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外贸类专业更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时调整和更新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以提高其适应性和应用性。

3 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建议

3.1 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相融合的“模块+平台”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根据外贸类专业特征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创业能力培养的定位,依托跨境电商实践实训平台,在专业课的基础上融入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并以“实用技能”为原则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提炼和重组,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创业教育)模块+(跨境电商)平台”的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实务模块。该模块作为高职外贸类专业的基础模块,所开设的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进出口流程实操技能,以及外贸行企业职业道德和素养等。

商务英语模块。该模块的核心是培养适用于商务沟通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跨境电商业务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该模块课程主要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运用和商务技能实操两大类,比如《英语口语》《商务函电》等。

电子商务模块。该模块是以当前国内外知名的、认可度高的跨境电商平台为实践对象,如速卖通、兰亭集序、E-bay、亚马逊、敦煌网等,强调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通过此模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的关系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的实践实战,使得学生的创业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创业教育模块。该模块主要以“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创业实战——创业拓展”的模式开展。按照不同阶段的培养要求,设置相对应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课程,比如《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创业项目设计与策划》《SYB》等,并结合《跨境电商平台的选择和操作》《客户的管理与维护》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形成本专业一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该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端正创业态度,掌握一定的创业理论知识,切实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以上四个模块之间既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也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互相融合,有效衔接,循序渐进的展开。该“模块+平台”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更加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创业实操经验,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3.2 完善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创业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应结合外贸类专业的特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大创业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学时,并丰富其课程的表现形式,比如举办以跨境电商为主题的创业沙龙、利用创业实践实训模拟软件教学、开展创业拓展训练、开展“创业实践周”等。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应进一步深化与企业交流合作,整合各类创业资源,搭建创业教学实践平台。一是通过与跨境电商企业共建创业实践基地,打造以跨境电商为主题的高仿真创业实践平台,以强化学生的创业体验;二是利用学校优势资源,如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承接跨境电商的工作业务,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企业运行环境下更好的掌握跨境电商操作方法,积累实战经验,以培养他们的创业信心;三是学校可以聘请外贸行企业专家或者已在跨境电商领域创业成功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讲授;并且直接邀请他们加入学生的创业实践项目,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以加速创业项目的开发和商业转换。

3.3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为能够更加有效的完善和延续上述创业课程教育,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与之相辅相成的“第二课堂”。一是开办“创业大讲堂”。学院定期邀请在相关领域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到校举办创业讲座,通过讲授自身的创业历程、感悟、经验等,强化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加强对自身创业素质的培养。二是通过举办或者参与各类以外贸及跨境电商为主题的创业竞赛,加强学生的创业模拟体验,促进学生对创业理念、知识与实践的合理运用。三是打造外贸(跨境电商)创业团队。学院为那些有创业想法、创业激情的同学提供场地、设备、指导甚至是项目启动基金等,让学生切实的开展创业活动,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创业技能和积累创业经验。同时也借助这样的团队建设来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中来。四是通过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等非正式团体,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等多形式的创业活动,以加强学生创业知识的储备。此外,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建设,也能够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4 加强创业网络课程资源开发

高职院校要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资源,开发外贸类创业网络课程以开展创业教育。一是要借助现有的创业网络课程资源,如爱课程、超星、网易公开课等,从中筛选出合适的创业类课程,并进一步结合高职办学实际、外贸类专业特征、学生需求等,构建自身的创业网络课程资源。二是要借助校企合作资源、政府政策扶持等,联合外贸企业、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共同开发创业网络课程资源,并形成多元互动式的网络合作体系。这样的创业网络课程不仅可以体现行企业特色,还能够实现创业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三是要加强创业网络课程平台互动性的建设,实现学生与教师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从而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指导。创业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提升的途径,还可以让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快速获取创业前沿信息,更加能够促进创业教育的推广和优质化发展。

3.5 加强以高职外贸类专业为背景的创业教材建设

教材作为课程主要内容的载体,对课程的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当前市面有很多创业类的教材可供选择,但是这些教材大都是面向所有学科的通识类教材,而专门以高职外贸类专业为背景的创业教材几乎没有。因此,为能够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特色、行企业特征、学情特点等,以实用性、可操作性为原则,邀请企业专家、创业教育专家等,同专业教师一起参与教材的编写,建设一套与专业相匹配的立体化创业教材。

高职院校要根据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构建契合该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并借助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背景,切实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成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叶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

[2] 高英霞.专业课程体系下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科技经济導刊,2017(36).

[3] 徐雁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 2016(23).

①基金项目:2017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Hnjg2017-7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仕榜(1986-),男,汉族,海南文昌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跨境电商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