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校园足球工作总结

2018-09-10 07:22辽宁省教育厅
校园足球 2018年3期
关键词:试点县特色学校辽宁省

辽宁省教育厅

近年来,辽宁省学校体育按照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针对加快发展校园足球,促进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夯实足球人才根基的战略目标,定位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通过积极探索尝试校园足球的课堂教学、课余训练,建立联赛和培训制度等有效做法,努力构筑未来辽宁省校园足球普及推广体系,示范带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现已初见成效,开创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一、政府主导,完善校园足球工作机制

1.完善领导机制

按照《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由教育部门牵头,辽宁省建立了至上而下的由发改、财政、新闻、体育、共青团参加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部门,教育部门主要领导为召集人,定期研究推进本地区校园足球相关支持政策,检查校园足球普及推广情况,总结部署校园足球的相关工作。

2.完善管理机制

在资源建设上统筹管理,把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等纳入三级政府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责任分工上归口管理,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推广;体育部门主要负责青少年足球人才梯队建设,配合教育部门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两者有分工,更有合作。

3.完善保障机制

建立以省、市、县(区市)三级财政为主体的经费投入机制,将校园足球发展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为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课程开发、教师培训、赛事组织等提供资金保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辽宁省各级政府和学校投入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经费达亿元以上,2017年初省财政投入校园足球专项补助资金1111万元,用于全国校园足球示范县(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补助;开展辽宁省校园足球联赛、校园足球特色校专项培训活动等。落实校园足球教师相关待遇,将足球教师组织活动、课余训练等计入工作量。将体育运动伤害纳入校方责任险,并为参加比赛的学生运动员购买校园足球运动责任险,解决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4.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2015年初辽宁省按照教育部工作安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遴选工作,历时近两个月的时间,在各市评比推荐申报,组织专家抽查的基础上,共推出402所足球特色学校和2个试点县(区)(沈阳市法库县、大连市金州新区)申报教育部,并通过最后的审核和验收。二是2017年3月至4月,开展了第二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遴选工作,为扩大影响、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采取县(区)、市两级自评、复评推荐,组织专家对各市推荐的2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12个试点县(区)进行了差额评审。专家组通过对特色学校申报材料“双盲评审”、听取申报试点县(区)演讲答辩等形式,查阅申报材料、支撑材料和综合评定打分表决的办法,本着公开、公正、公平、扶强遴选的组织原则,确定15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1个试点县(区)(大连市沙河口区),印发了公示文件,并在辽宁教育网公告栏进行了公示。

二、深化改革,创新校园足球工作开展的模式

1.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一是将足球元素融入校园的文化建设。通过媒体宣传、现场会、建立阳光体育微信交流平台等形式,及时宣传校园足球开展情况,报道校园足球活动的典型案例,引导学校在足球课堂教学、足球文化长廊、宣传栏和校园网普及足球知识;鼓励地方和学校举办足球文化节,逐步扩大校园足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将足球纳入到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丰富每天一小时阳光校园体育活动内容。通过创编足球操,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和初步掌握足球基本技术。三是将足球活动融入学生生活。指导中小学组建校园足球特色团队和足球兴趣小组,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热情和激情,让学生懂球、爱球。定期举办足球冬令营、夏令营,让足球走进学生。

2.强化校园足球课程建设

一是将足球纳入学校必修课。启动了《辽宁省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指导手册》编制工作,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大单元教学,在足球试点县(区)和特色学校先期推行“每周一节足球课”,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足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二是引导学校开发足球校本课。将足球项目融入“体育藝术2+1项目”活动内容,鼓励学校开发足球教学、训练、活动等多层次、多门类的校园足球课程,以此来不断增强校园足球活动的趣味性,丰富校园足球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三是开展校园足球精品课创评活动。组织专家团队对各地区校园足球校本课程进行指导和深度开发,建设校园足球精品课资源库,引领校园足球教学上层次、上水平。

3.完善校园足球训练和赛事活动

一是明确要求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科学编制校园足球训练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定期开展足球训练,保证校园足球队每周集中训练不少于5课时。二是倡导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引进专业足球教练员,指导学校足球队科学开展日常足球训练,保证训练质量。三是选派优秀足球团队或选拔优秀学生球员参加系统的足球集训,定期与国内外优秀的学生球队开展互动交流,开阔学生视野,快速提升技战术水平。四是较好地完成了承办国内外青少年足球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了省内校园足球10项赛事活动,共有10448人次参加,完善了县(区)、市、省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广泛参与四级联赛的运作机制。锻炼队伍,提高校园足球竞技水平。

4.加强校园足球培训工作

一是结合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活动,举办三届校园足球城市、县(区)不同层面全省14个城市41个县(区)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班。二是选派402名中小学校长、586名骨干体育教师参加两期全国校园足球专项培训班。三是选派了6名足球教练员赴法参加了培训,2017年选派了8名足球教练员于9月参加第二期赴法培训,并确定了10名足球教练员于7月赴英参加培训。上述培训活动,为辽宁省校园足球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明确任务,开创校园足球工作新局面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辽宁省以此为契机,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强化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巩固扩大校园足球改革发展成果,并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总结经验,强化目标管理

协调相关部门召开校园足球研讨会议,重点梳理工作现状,总结交流经验,研讨有效的工作途径和措施,明确校园足球工作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强化工作目标责任的落实,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

2.动态评估,确保工作质量

按照教育部要求,开展区域内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动态评估检查,以促改、促建、促发展为宗旨,强化政府责任,推广典型经验,动态评估地区和学校校园足球工作质量。

3.政策扶持,提供保障措施

编制《辽宁省加快发展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辽宁省校园足球工作的制度建设,为深化改革,促进校园足球工作普及和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继续深化校园足球课程改革,加强足球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强化活动开展和联赛制度的实效性;开展新一轮的体育教师足球专项培训,建立足球人才资源库,采取选聘结合的办法,引进高层次教练员对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技术的重点指导,提升校园足球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大各层级投入,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完善政府支持、市场参与的投入方式;拓宽人才培养输送渠道,完善专项督导工作机制,营造氛围、广泛宣传,推动校园足球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试点县特色学校辽宁省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32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公布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基于德美土地金融借鉴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构建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制约及推广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经验与前瞻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