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中小企业环保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2018-09-10 00:20谢揆赖慧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5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环境保护

谢揆 赖慧

【摘 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实力得到巨大提升,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中小企业需要向环保型企业转变。当前,中小企业的环保管理在监管机制、政策制定、环保意识、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对此进行科学改进。

【关键词】环境保护;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环保监管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5-0275-02

1 我国中小企业环保管理的必要性

1.1 加强环保管理是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

企业发展要保持竞争力,必须审时度势,了解国家政策方针,与国家形势、国家政策深度接轨,严格遵循国家发展理念,遵守国家一系列法律规定。我国向来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1世纪初,胡锦涛同志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对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坚持环境治理,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提升,提出经济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口号。中小企业要获得国家的大力扶持,需要认真贯彻国家的发展理念,符合国家发展要求,提升对环境的重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1.2 加强环保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不断进行,人们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不断加深,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在国家的倡导下,全国人民热心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进程中,从自身生活出发,尽最大力量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園,在消费过程中也逐渐注重绿色环保,提倡绿色消费。企业若要获得平稳发展,稳定的客源必不可少,因此其发展理念需要充分与客户需求保持一致,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在产品设计中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

1.3 加强环保管理是全人类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由于人类在长期的生产中忽视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导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如今人类活动已经超过了环境负载,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开始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泥石流、台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同时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人类若要在地球上长久繁衍,为后代留下必不可缺的资源,必须尽早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企业发展必然会消耗资源,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将造成浪费,并产生大量污染物。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切实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满足国家环保政策要求,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我国中小企业环保管理现状

2.1 监管机制难以落实

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收效甚微,环境污染现象层出不穷,始终难以有效遏制,甚至有加重污染的趋势。中小企业数量繁多,仅从表面看,企业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追根究底,原因在于当地政府监管机制不足。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均离不开政府部门。有些地方政府一方面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在环境保护力度上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为了自身政绩而将当地环保实际情况加以隐瞒。为了政绩,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上,不少政府领导通常会选择后者。政府作为环境保护中监督机制的主体,对其重视不足,必定导致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取得显著进展。

2.2 当前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轻微

近年来,为了贯彻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制定了诸多环保政策,在污水处理、垃圾回收、节水节能等方面均制定有相应政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通过加大对污水、垃圾、废物等处理,实现城市污水与垃圾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对地方政府保障其产业化提出了严格要求。然而,政策的制定者终究是人,政策制定在各部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若出现跨部门情况,则出现只要有利于效益增长就采用的现象。由于国家制定的优惠政策需要有相应的资金匹配,而资金需要地方政府自身投入,所以使得优惠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有些地区由于财政收入不足,对企业的环保建设难以充分发挥成效,因此政策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其实际性。

2.3 多数中小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若要切实深入实际并有序开展,需要树立环保意识作为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在实际开展环保工作过程中才能顺利进行,进而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然而,在实际环境保护工作中,受自身规模、经济利润、发展环境等影响,多数企业在经济效益增长与环境保护中会选择经济利益,以维持企业竞争力、保障企业发展。近年来,国家频繁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而多数中小企业未将环保意识融入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入周边环境,导致当地居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2.4 中小企业优秀环保管理人才匮乏

企业发展受国家政策、社会形势、管理层决策、自身规模等因素影响,而管理层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把握航向的作用。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个人发展空间不足,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环保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在管理能力上大多不足,对自身企业的长远发展缺乏详尽的规划,欠缺环保管理认知,难以挖掘绿色环保的重要价值,环境保护成效大打折扣。因此,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是改进当前环保管理现状的重要举措。

3 我国中小企业环保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完善监管机制

中小企业的环保管理之所以难有成效,与政府监管部门有很大关系。如果政府监管不到位,则企业对环保工作重视不足;当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增加企业监管频率,则企业暗中排放污染物的频率将大大降低。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难以全天候进行,因此可以借助企业周边居民、社团等力量,让群众参与监管,对中小企业不按规定排放的污染物予以严肃处理,促进中小企业环保措施的执行。同时,可以利用当前先进技术,提升监管水平和力度,打造完善的监管机制,促进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3.2 加强对环保工作的扶持

环境保护是一项惠及全人类的事业,中小企业应加强建设环境保护相关设施,同时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环境保护仅通过产业化难以将问题充分解决,需要借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协同作用,全面提升企业环境保护效率。同时,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应对企业进行相应扶持,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某些地区受政府财政限制,难以进行大量投入,在此情况下,可以借助民间资本,使各种优惠政策转变为企业效益,从而保障企业环保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环保意识

正确的理论能够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要使我国中小企业环保工作在實际中充分发展,必须先从理论层面开展,只有环保理念深入每一个企业,企业员工才能在生产与经营中时刻兼顾环境保护。这离不开政府及中小企业自身实际运行过程的宣传。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环保宣传部门,并设立其工作范围及管辖区域,政府人员要肩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任,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强化对中小企业环保落实的监督。企业从促进自身发展出发,认识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将环保理念充分融入日常活动。

3.4 推进环保管理人才建设,打造企业环保文化

首先,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环保观念相对淡薄,而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管理层环保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推动企业环保工作开展、促进企业发展的前提。其次,中小企业普通员工人数占比较高,要深入开展环保工作,企业员工的环保教育必不可少,比如有关环保的法律规定、先进技术等均需要员工充分学习,在此基础上让员工明晰环保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在企业内部推行环保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最后,将中小企业与当地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将环保理念贯穿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中,以此有效增加高素质环保人才的渠道,促进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参 考 文 献

[1]徐建英,李淑芳.樟树市盐化基地企业环保管理现状调查及建议[J].广东化工,2015,42(20):31,28.

[2]于良,孙健,孙嘉琦.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基于企业声誉资本传导机制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6(7):15-17.

[3]魏江,许庆瑞.我国中小企业环保技术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6(1):11-15.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