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体育情结

2018-09-10 01:05春奇
新长征 2018年3期
关键词:桥牌足球比赛宾馆

春奇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邓小平是著名的体育爱好者。从战争年代起,他就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长期堅持体育锻炼,足球、游泳、桥牌、棋类、登山等体育运动都是他十分喜爱的项目。体育运动给了邓小平强健的体魄,而对体育运动有着执着爱好的邓小平也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平生最喜欢看足球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平生最喜欢看足球比赛。”早在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少年时代,他就热衷于看足球比赛。劳动学习之余,最吸引他的就是足球比赛,有时宁愿挨饿也要省下钱来看足球比赛。据说,有一次为了看一场比赛,生活拮据的他竟把一件外衣典当了换球票。1924年,法国巴黎举行第八届奥运会,为了观看足球比赛,邓小平不惜拿出生活费购买球票。他自己回忆当时的情形说:“5个法郎是一天的饭钱,而且看球时坐的位置又最高,连球都看不清楚。”直到晚年,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次比赛的冠军是乌拉圭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任西南局书记兼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听说刚组建的国家足球队到重庆来比赛,便和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亲自到驻地看望国家足球队,并且指示安排好队员的训练和生活。而且,他还忙里偷闲,抽空观看了全部4场比赛。

调到中央工作后,邓小平更是一如既往地热爱足球。他的女儿邓榕回忆说:“他一直是足球的热心观众,有球必看,连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娃娃队的比赛,他也去看。不但他自己去看,还带着我们去看,看不懂的也要去。”1961年,邓小平因骨折住院治疗。据说住院期间,在病榻上的他,还问同样也是球迷的贺龙元帅:“几时能多看几场足球转播赛?”

1974年夏天,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不久,就观看了反映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的纪录片《世界在你脚下》。原国家体委负责足球工作的陈家亮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记得很清楚,放映是从上午九点开始的,一直持续到近下午一点,小平看得是目不转睛,太投入了!我跟你说一个细节,在放片的3个多小时中,他一直没有休息。他也很少问我问题,话不多,有的时候看到尽兴处就很简短地来个评论。”“《世界在你脚下》这部片子好像七八十分钟就放完了,但是小平显然意犹未尽,马上问:‘还有什么?再放!再放!于是我们一点儿都没休息,马上把带来的世界杯决赛等纪录片放给他看。”

登山鼓舞士气

邓小平的出生地四川广安是山区,他从小就养成了爱好登山的习惯。“文革”中,邓小平曾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劳动。在江西,邓小平不能爬山,但他仍然坚持散步,以至踩出了一条“邓小平小道”。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第三次复出。1979年7月11日,75岁高龄的邓小平来到黄山。黄山地势险峻,山路崎岖陡峭,攀登十分艰难。这也许正是邓小平所希望挑战的。女儿邓楠指着高耸入云的山峰问:“爸爸,这样高的山,我们能上去吗?”邓小平挥手说:“气可鼓不可泄,我们一定要上去,我们一定能上去!”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对邓小平说:“明日上山,我们已经准备了滑竿。”邓小平当即回答:“我下了决心,要步行上去。”

7月12日清晨,黄山碧空如洗,清风送爽。邓小平穿着圆口布鞋,手拄拐杖,精神饱满,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攀登而上。随行人员担心他年纪大,体力不支,提议走慢些。他风趣地说:“我比你们有经验,长征时,不少人跑垮了,我越走越有劲。”接着他向大家传授了两条登山经验:一是把裤脚卷到膝盖上面,二是步子不要太快。30公里的山路,曲曲折折,邓小平把随行的年轻人甩在了后面。他还不时回过头来嘱咐年轻人要当心。当晚,邓小平住在黄山玉屏楼。第二天早晨,他和随行人员一起踏上百步云梯,健步登上巍峨屹立的光明顶。第三天,他开始攀登西海。西海壮观险峻,山路陡峭,云雾苍茫,随行人员想搀扶邓小平,他笑着拒绝了。他自己扶着台阶边的铁链,健步攀援,拾级而上,最终登上峰顶。至此,邓小平凭着顽强的毅力,用了3天的时间,登上了黄山之巅。饱览了天都峰、莲花峰等胜景后,他深有感触地说:“爬了黄山,天下的名山都不在话下了。”

1984年2月,邓小平和家人在广东中山温泉宾馆休养。陪同的杨尚昆告诉邓小平:“我刚才去爬了宾馆后面的罗三妹山,东南面上,西南面下,一路风景不错。”罗三妹山坐落在温泉宾馆后面,海拔221米,东南坡有653个台阶,西南坡有427个石阶,总共1080个。2月28日早上8点半,邓小平离开宾馆,来到罗三妹山东南坡脚下的登峰桥头。他举起右手向上一挥,对随行的人员说:“登上去!”邓小平身着深灰色中山装,脚踏轻便皮鞋,不带拐杖,不用搀扶,与随行人员并肩拾级而上。在供游客娱乐用的射击场,工作人员见到邓小平都非常高兴,赶忙搬出椅子来,请他坐下歇息。邓小平游兴未尽,边解开衣扣边说:“不坐了,不休息了!”他连水也不喝一口,又继续向上攀登。9时15分,邓小平登上了罗三妹山的顶峰。要下山了,西南面坡陡路窄,不太好走,宾馆总经理建议从原路返回,邓小平不同意。他笑了笑,一语双关地说:“往前走,我从来不走回头路!”“不走回头路”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正是邓小平愈挫弥坚、百折不挠的传奇人生的真实写照。

别人眼中的桥牌大师

邓小平何时学会打桥牌?有两种说法:一说是20世纪20年代他在法国留学时学的,一说是50年代他在家乡四川学会的。自从学会打桥牌,这项依靠严密推理、精确计算、正确判断制胜的活动,一直成为他情有独钟、终生未弃的业余爱好。邓小平先后有老、少两代桥牌搭档。老牌友是张致祥、万里和吴晗,王汉斌、丁关根和王大明是他的少牌友。

晚年的邓小平,把打桥牌视为健脑健身的活动。他曾说:“唯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地休息。”夫人卓琳积极支持邓小平打桥牌。她有过这样的评价:“小平同志只有打桥牌时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因为他看电影、看书时都不免想到工作。”而在牌友王汉斌看来,打桥牌对于邓小平来说,不仅是健脑健身的有益活动,还是晚年邓小平寄情之所在。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经常外出视察,无论是长城内外还是大江南北,邓小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都要邀请当地水平最高的桥牌队进行比赛。

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也曾撰文写过邓小平打桥牌的一些逸闻轶事,他还认为,如果邓小平参加桥牌比赛,肯定可以成为大师级牌手。一些外国人都称邓小平是中国的“高级桥牌迷”。

晚年的邓小平曾说过,自己之所以保持健康,这和爱好打桥牌、游泳是分不开的。他说:“我能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还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在80岁高龄时,邓小平还坚持在北戴河游泳,一边游泳一边对别人说:“我的任务就是要设法活得长一些,不只是为自己,而且为的是人民。”?

猜你喜欢
桥牌足球比赛宾馆
桥牌:大脑的健美操
桥牌:最强大脑们
记一次足球比赛
印尼78岁首富斩获亚运铜牌
精彩的足球比赛
宾馆在哪里
足球比赛“排兵”里的布阵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七)
宾馆停车,失窃找谁?
空中宾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