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研究

2018-09-10 11:25李瑜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李瑜

【摘 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国家战略不断深入开展,师资建设成为影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纵观全球,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方面的众多成功经验可为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结合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文章分析了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3-0096-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国家战略不断深入开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明确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成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瓶颈。纵观全球,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在师资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现状

1.1 政策无法及时落实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调创新创业师资建设的重要性,各高校也已开始着手建设中,但政策的贯彻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在实际工作中面临众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未成体系,各项配套制度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流于形式,无实质效果。此外,政策对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扶持力度有限,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

1.2 师资培训机制还未成熟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始于1989年,胡晓风教授发表的《关于更新教育思想进行创业教育的探讨》,至今不过20余年。国内高校公认的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机制尚未形成。基于自身优势和经验,各高校采用诸如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称评审、专业培训等内外举措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培训体系并未完善,未形成统一机制。民办高校本身办学基础薄弱,在师资培训方面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培训体系,常见的师资培训只是短暂的校内培训,有限时间内仅是对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和观念做了简单的介绍或串讲,更深层的知识和技能根本无法展开,因此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尤为不足,师资培训机制亟待完善和提高。

1.3 师资考核评价制度并未健全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起步晚,整体配套制度尤其是激励制度并未健全。对创业教师的教学考核与专任教师基本一致,量化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无太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创新创业教师们尤其是身兼数职的创业导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借鉴

创业教育源于美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创业师资培训经验,已经形成政府、学校与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多层次深入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相当完善;美国政府为高校提供资金、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美国高校具有先进鲜明的创业教育理念,已经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师资培训体系。赖文辉认为美国的师资培训方式主要有内生型、内外结合型和市场推广型3种方式。其中,内生型方式最直接且最容易操作,由高校自身培养师资。内外结合方式不仅培养自身强大的“双创”师资队伍,还从校外引进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和学者。最后是市场推广型师资培训方式,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专门成立了技术企业,负责将创新创业研究成果商业化,并为学校师生提供法律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服务。此外,美国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包含校内考核委员会,还有其他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考核委员会及相关研究机构,只有达到规定水平的教师才能从事创新创业的教学工作。

3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策略

3.1 落实政策,加强制度建设

创新创业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民办高校要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加强创新创业的制度建设,借鉴美国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逐步完善和健全创新创业课程、师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制度,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序开展。

3.2 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与实践平台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可参照美国“内外结合”的培养方式,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师的成长路径,形成长效机制,逐步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实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并结合现代网络技术优势,搭建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与实践平台。首先,民办高校应制定周密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培养计划,培训内容应包含专业课和通识课,理论和实践并重。其次,分阶段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创业机构的教师培训或SYB/KAB创业教育培训,也可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际上重大创新创业师资培训项目。同时,民办高校应深化校企合作,派送创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亲自参与感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营流程,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此外,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创客空间线上创业平台了解学习,或到线下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多元化培训和实践平台的历练,创业教师们能深刻了解创业的过程,体会创业的艰辛,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业素养,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3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评价与激励体系

民办高校应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师资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应包含学生代表,以及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和企业的相关人员。考核的评价方式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不仅关注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指标,更要关注教育教学效果,如参赛获奖情况和学生创业情况。根据考核结果,民办高校应分级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的教师,提出改进建议或重新调整崗位。此外,民办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创业发展基金,成立校级创业发展基金委员会,设置基金使用的权限和条件。创业项目只要获得创业发展委员会的认可,即可获得一笔项目启动基金。民办高校应加大科研和竞赛激励制度,鼓励和激励创新创业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申报相关课题和参加各项创业项目比赛,所参与的研究或比赛根据具体的情况都将获得多方面的激励。

4 结论与展望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民办高校要正视和认清创新创业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及时贯彻落实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搭建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培训和实践平台,并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师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好、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为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刘正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17(3):71-73.

[2]王志鹏,高晟,张启望.美国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63-65.

[3]万力.“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20):80-84.

[4]蔡龙湖,陈璐.论“新常态”下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要求及提升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50-52.

[5]赖文辉,黄逵友.地方高校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嘉应学院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7,35(7):87-90.

[6]李梦.“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41-42.

[7]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7-12.

[责任编辑:钟声贤]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略谈RBAC在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生源危机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思考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