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电子验收与资料移交过程中的应用

2018-09-10 10:30陈冠东芦继忠陈权彭媛陶富录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3期
关键词:运行维护BIM技术

陈冠东 芦继忠 陈权 彭媛 陶富录

【摘 要】文章介绍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电子验收与资料移交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创建RFID技术和BIM技术三维综合运维平台,并根据创建的平台进行电子验收和电子竣工移交,将BIM技术应用于交付和竣工移交环节,采用BIM三维可视化模型取代传统的二维图纸记录,降低了验收和交付的难度,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操作更简便;同时,通过BIM系统与RFID技术的结合,能够清晰地反映项目运维过程中的状态信息,实现项目的全方位跟踪。

【关键词】BIM技术;电子验收;运行维护;资料移交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3-0143-02

0 引言

一个普通的工程项目往往包含着大量的资料与信息,现阶段这类资料与信息大都以二维图纸(包括各种电子版本文件)记录,由于时隔久远或经多次改造,会导致实际的现状情况与保存的资料或信息不符,从而为建筑设施的维护与项目改造带来很大的困难。其中,工程验收与竣工移交阶段是数据采集汇总、传递、审核的最关键阶段。在以往的项目验收竣工移交过程中,由于验收和交付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量大、验收和交付操作程序复杂多变、参与单位众多等因素,往往会造成验收和交付工作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沟通困难,甚至会发生验收和竣工移交不到位、不能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的状况,从而在工程的后续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埋下诸多不安全的隐患。

BIM不仅属于新型的建筑信息模型类别,同时也是应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实现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等各个项目参与方的消息共享,使各方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能进行及时交流反馈并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将BIM技术应用于交付和竣工移交环节,降低了验收和交付的难度,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操作更简便;通过BIM系统与RFID技术的结合,能够清晰地反映项目运维过程中的状态信息,实现项目的全方位跟踪。

1 实施关键技术

(1)基于RFID技术和BIM技术创建三维综合运维平台。建筑的某个结构或者机械设备如果出现故障或者存在隐患,可以在对应的BIM信息模型中标识出来,三维综合运维平台的数据库也会将这些变动的标识信息记录下来,便于专项信息专项维护;通过BIM记录和更新结构、设施维护与改造的成果信息,并将记录和更新的信息存储至三维综合运维平台的数据库中;RFID技术可以将设备和材料等信息数据化后录入三维综合运维平台的数据库;构建施工管理协同平台,以进行4D施工过程模拟、进度管理、技术管理、动态资源管理、动态成本管理、质量及安全管理和施工场地管理;构建运维管理协同平台,以进行物业信息管理、运维知识库功能扩展、机电信息管理、二维码跟踪与识别功能扩展、流程管理、库存管理、报修与维护管理。基于BIM技术的电子验收与资料移交流程如图1所示。

(2)从三维综合运维平台读取待验收信息,并根据待验收信息进行电子验收。从三维综合运维平台的数据库将待验收信息和相应的标准信息读取出来,比较待验收信息是否与相应的标准信息一致,若一致,则表示电子验收通过,将所有的验收资料、整改记录、整改记录资料和整改确认表输入至三维综合运维平台的BIM系统,并定期导出电子验收阶段的统计表。如果电子验收表示不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整改,校对验收信息和标准信息的一致性,直至电子验收通过为止。

(3)从BIM综合运维平台提取待移交信息,判断待移交信息是否正确且符合要求并进行电子竣工移交。取待移交信息;判断待移交信息是否正确且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则直接进行电子竣工移交;反之,则对待移交信息进行反复修正,直至待移交信息无误为止,然后再进行电子竣工移交;记录和更新电子移交阶段的所有信息,将竣工资料、相关的维保资料、维保合同变更资料输入至三维综合运维平台的BIM模型,并导出最终竣工图和生成最终BIM模型。三维综合运维平台根据最终BIM模型进行紧急状况预案处理、客流组织演练和消防疏散演练。

2 项目实施方案

2.1 项目简介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如图2所示)是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确定的区域干线机场,是连接东盟各国和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飞行区目前等级为4E。航站楼面积为25 885 m2,2017年全年,南宁机场共计完成旅客吞吐量达1 391.6万人次,起降10.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达11万t。作为综合性的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结构复杂,设备管线众多,负责人流、物流汇集,在项目的建设、移交、后续营运等全生命运营周期中形成的海量数据汇集处理必须使用BIM技术辅助管理。

2.2 具体应用

建立机场项目专用的三维综合运维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数据库、施工管理协同平台和运维管理协同平台。施工管理协同平台是可实现4D施工过程模拟、进度管理、动态资源管理、动态成本管理、质量及安全管理、施工场地管理等功能的施工管理系统。运维管理协同平台是可实现物业信息管理、运维知识库功能扩展、机电信息管理、二维码跟踪与识别功能扩展、流程管理、库存管理、报修与维护管理等功能的运维管理系统。三维综合运维平台通过BIM系统与RFID技术结合,能够清晰地反映物料状态,实现物料的全方位跟踪,从而有效地减少物料运输及安排的时间,避免错误的发生,提高施工的质量及进度。BIM模型具备空间定位表现和数据随时记录的优势,因此在项目中,BIM模型能够随时标识出使用故障或存在风险的部位或设备,并在运维管理协同平台中进一步辅以时间进度安排,以在商业项目中实现分配专人进行专项维护;同时,通过BIM适时记录和更新结构、设施维护与改造的成果,也使得项目改造和提升功能方便快捷,从而确保了项目运营与施工干扰的最小化。

机场运维时,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设备管理、运营模拟等,BIM系统可以应用于竣工模型的交付。由于BIM系统包含所有的建筑信息,所以还能为机场日后的维护、更新提供全面的数据。机场在正式投入运营前,需要对建筑物本身及其附带的主要设备、机械、管道电线等进行专业的测试和调试,确保其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与要求。在项目完成后的移交环节,物业管理部门就可以从三维综合运维平台内提取所需的设计施工资料、图纸、建筑结构、隐蔽工程、材料、装修、机电设备、安装、维护等各项专项数据与资料。不仅为后续的物业管理带来便利,也可以在未来进行的翻新、改造、扩建过程中为业主及项目团队提供有效的历史信息。

机场投入运营后,有大量的使用人群,因此对完工的机场项目实行紧急状态预案、客流组织演练、消防疏散演练等,科学规划各种应急方案非常必要。通过BIM系统,可以实现灾害应急模拟,可以组织各种模拟演练,有效保证机场工程的运营安全及质量。考虑到异常气候等自然灾害会对机场等大型建筑物造成巨大的危害,可以利用BIM及相应的灾害分析模拟软件,在平时的防灾演练时,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可能的灾害成因,制定预防措施与预防、应急、救援等预案。当灾害发生后,BIM模型可以给救援人员提供整栋建筑物的原始资料和破损危险结构的完整信息,将受灾情况数据导入数据平台,启动楼宇自动化系统,更新BIM模型,可以清晰地呈现出建筑物内部受损后的详细情况,救援人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最便捷安全的路线,做出正确的现场处置,提高救援速度和安全性。

3 结语

本文通過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电子验收与资料移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出基于FID技术和BIM技术创建三维综合运维平台;从三维综合运维平台读取待验收信息,并根据待验收信息进行电子验收;从三维综合运维平台读取待移交信息,并根据待移交信息进行电子竣工移交等关键操作。根据创建的平台进行电子验收和电子竣工移交,将BIM技术应用于交付和竣工移交环节,降低了验收和交付的难度,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操作更简便,可为今后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 考 文 献

[1]DBJ/T 45—038—2017,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S].

[2]秦佑国,韩慧卿,俞传飞.计算机集成建筑系统(CIBS)的构想[J].建筑学报,2003(8):41-43.

[3]吴国芳.基于CIM的计算机集成建造系统的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

[4]王要武,吴宇迪.智慧建设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8):13-16.

[5]佚名.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工程设计图纸[Z].2014.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运行维护BIM技术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消弧线圈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探讨
试析配电电缆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检修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