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Y医院门诊大楼设施规划与布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018-09-10 22:33张鳃元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3期

张鳃元

【摘 要】现在人们对医疗服务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现在医疗管理中低效率和服务质量差的现状,文章对Y医院门诊大楼的设施规划与布置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优化就医流程,从总体上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门诊大楼;设施规划与布置设计;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3-0196-02

Y医院是某市中设施完善、人才荟萃、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和急救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但由于年代久远,其门诊大楼的设施规划与布置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就医服务要求,现分析Y医院门诊大楼设施规划与布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Y医院门诊大楼设施规划与布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门诊大楼各个楼层无明显导医标识。在进入门诊大楼时,对于一个第一次到医院就医的人来说,无疑是先咨询导医台的工作人员如何进行就医,如果导医台的工作人员少,同时咨询的人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道拥堵等问题。因此,一块详细的导医牌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同时解决病患的疑惑并节省时间,又避免了就医患者在通道中拥堵问题的出现。

(2)按功能区域划分科室不明显、错乱及某些科室进行功能兼并。现在很多医院门诊大楼,都会按照功能区域划分为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对其进行相对应的规划与布置。但在Y医院,急诊区域穿插分布着整个医院门诊大楼各个临床科室都需要的辅助科室,即输液区。换句话说,就是在门诊大楼中就诊并需要输液的病患会全部聚集在这里进行输液治疗。原本输液区与缴费处就是两个联系紧密的科室,而中间却隔着一个急诊区,急诊区原本就是医院用于应对紧急情况需要急诊的病患,但是由于这3个科室的规划与布置不合理,给急诊区造成了拥挤,同时也会耽误急诊患者的救治时间。

一般说来,医院每个科室的设置都是只负责一个职能,但是在Y医院,有些医技科室兼备着其他辅助职能科室的职能。例如,四楼的抽血处,顾名思义,抽血处是用来给需要进行血液化验检验的病患抽血的地方,但是Y医院的抽血处兼任着护士分诊台对病患化验单进行分配的职能,需要抽血的病患与需要拿检验报告的病患全部拥挤在这一个不足2 m2的区域,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3)电梯门口设置候诊区,阻碍消防通道。在整个门诊大楼中,临床科室分布最多的要数门诊大楼的二楼,也就是说人流最多、最拥挤的地方在二楼,但是在门诊大楼初期建造规划中,二楼的候诊区域狭窄地分布在过道当中。更不合理的是,还把电梯前仅有的区域设置为候诊区,这给消防通道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4)各功能区域分诊台分布不均,分诊位置不合理。对于一个设施完善、人才荟萃、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和急救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来说,功能区域分诊台的设置很重要。设置分诊台的目的在于能高效地进行病患人流的分流,使得临床科室能最高效率地利用及与临床科室进行无缝对接。但是,在Y医院,除了在一楼的急诊科和二楼的妇科、产科设置有分诊台之外,其他楼层科室都没有进行设置。二楼的妇科和产科区域,护士分诊台设置在这两个临床科室的中间区域部分,人流量全部涌入中间区域再进行分流,病患全部停留在各个临床诊室门前进行候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在临床科室中给病患看诊的专家医生,同时也使整片区域诊室环境变得混乱和嘈杂。

(5)楼层中科室分配不均衡及出现空置房间现象。从各楼层的消防示意图及各门诊科室就诊流程不难发现,一、二、三楼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相对四、五楼的布局来说,密度较大,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布局交叉程度较高,但四楼相对分布的医技科室更多一些,而一、二、三楼临床科室占比例更大,四、五楼医技科室占比例更大。同时,从五楼的布局中不难看出,五楼空置着很多不对外开放的房间,很多闲置空置的房间处于零利用状态。

(6)每楼层的科室消防疏散示意图与实际科室分布不相符。在Y医院门诊大楼的一楼步梯口处贴着整栋门诊大楼各楼层的科室门诊分布图,同时在每一层楼的步梯口处也贴着一张A4大小纸彩印的楼层消防疏散示意图,即本楼层的科室分布平面图。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要找到相应的科室,除了要看医院的指示标志外,还会去看本楼层的平面分布图,以便更好更快地找到相应的就医临床门诊科室。但是,从Y医院各个楼层的分布来看,某些临床科室门诊不设立单独门诊,标志不清晰,患者容易混淆,如患者需要找消化内科,在楼层的消防疏散示意图中只能找到“内科专家门诊”,而无消化内科这个临床科室,再回到一楼总的楼层分布图里查找,却显示并标识着三楼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内分泌内科),但在三楼的实际科室中,只有呼吸内科是单独的临床科室,其他临床科室直接合并到一个临床门诊科室——内科专家门诊当中。病患到医院就医最希望快速找到医生就诊,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来回问护士找科室上,分布图、示意图其实是患者快速找到相应科室最省力、最省事的指示标志,但Y医院的消防疏散示意图却与实际科室的分布不相符。

(7)存在某些科室门牌指示不合理、含糊不清。對于患者来说,能最快找到相应就医科室的方式莫过于一目了然的门牌字眼,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比如,超声检查室顾名思义就是用于超声检查,由于超声检查又分为B超和阴超,患者是分不清楚这两者关系的。假设患者要进行阴超检查,但某一超声检查室又不能进行阴超检查,那让患者去哪个超声检查室进行检查呢?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三楼的超声检查室和超声诊断室都可以进行超声检查,但是每一科室检查的内容又不相同,某间诊断室只能进行阴超检查,导致患者对医技科室产生混淆和困扰,造成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低效率。比如,五楼的体检部需要患者进行B超检查,但是体检部的体检是不需要到楼下的超声检查室进行检查的,而是单独在五楼的内外科检查室进行B超检查,而内外科检查室门牌并未标记“超声检查室”字样。

不同临床科室仍然存在门牌编排错乱问题,如二楼妇科门诊只有2/3号门诊,孕检室排序不在同一面进行排列等,而且不同的楼层都出现类似问题。实际上,Y医院每一层楼的消防疏散示意图中的科室有的并不存在,比如在四楼消防疏散示意图中的血液室,实际上却是名副其实的检验科,所有需要化验的样品全部都交到这里进行检验化验。

2 针对Y医院门诊大楼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1)使用数字化医疗就诊卡。随着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院服务效率要求不断提升,以及对就医隐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医疗就诊卡应运而生。通过利用IE的“5W1H”提问法和运用“ECRS”四大原則对工作进行具体改进,使得就医流程一体化,服务效率大大提高,部门之间的对接变得快速明确,无缝对接,实现患者个人信息共享,同时还确保患者就医的连续性,对医生准确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2)重新进行合理的设施规划与布置。合理地进行设施规划与布置设计,解决各就诊医疗单元(包括各个就诊区域、等候区、服务辅助部门等)及通道、人员流动路线等之间的相互位置设置问题,同时要解决患者频繁移动诊室、等候人员过多等问题,确保在患者就诊阶段各个医疗服务单元之间能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频繁走动需要的时间成本,在方便患者、医务人员的同时,提高了整个医疗服务的效率。通过运用SLP方法,对与其相关的五大要素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并取得有效准确的结果,在这基础上绘制出相关的表格和关系图模型,最终得到最佳的设施规划与布置方案,建立完善的布局。同时,对功能区域的划分更为明显及科学,使得各个科室之间可以进行无缝对接,运作高效,从而令就医病患满意。

(3)严格规范医院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提高其医疗服务意识,督促他们讲究医德,换角度从患者出发,替患者考虑,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严格执行医务人员的考勤管理制度,使医务人员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不断引进IE人才,完善医院各方面的系统服务,运用IE的相关理论技术进行高效系统设计,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服务最优化。

3 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因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断调整,因此对医疗需求越来越大,对医疗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医院运用IE中的相关理论以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整个医疗服务行业提升其管理水平和效益。

参 考 文 献

[1]贾维中,李军.浅谈工业工程在我国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8(2).

[2]严谨,张蓓蕾.我国大型公立医院邹IE管理之路的思考[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4).

[3]樊丽,陈友玲,薛建洪.工业工程(IE)在大型医院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5(11).

[责任编辑:陈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