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校园足球工作总结

2018-09-10 13:16福建省教育厅
校园足球 2018年2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福建省足球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及《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有关精神,扎实推进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全面开展,将校园足球活动纳入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校园足球育人功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目标,把青少年足球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基础性工程和重要突破口,从足球教学、足球竞赛、保障体系建设三方面入手,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核心任务,实现培养健全人格、掌握运动技能、奠定人才基础的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目标。

近年来,根据中央、省委部署和要求,经过教育部门及各中小学校的共同努力,福建省校园足球工作积极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1.省厅及各地市成立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

2015年4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为推进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经省政府同意,由省教育厅牵头成立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黄红武任组长,领导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履行校园足球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综合管理等职责和任务。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议事规则参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议事规则》执行。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为福建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校园足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省内9个地市参照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模式也分别成立由市委分管领导或教育部门牵头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项目。

2.出臺相关文件,确保校园足球活动顺利开展

为确保学校足球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福建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团省委将出台《福建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中),明确支持政策,增强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各地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保障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做到开展有政策,管理有办法,发展有规划。厦门市政府也出台了《厦门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实施意见》,厦门市教育局制定了《2015-2017年厦门市校园足球工作方案》;宁德市教育局与体育局制定了《宁德市足球运动改革发展实施方案》;龙海市制定了《龙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

3.多方参与,齐抓共管

根据《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要求,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形成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合力。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教育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和机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创造必要条件,共同为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规范管理,建立机制

1.编写校园足球教材,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等有关精神,福建省将足球课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之中,从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入手,要求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足课时。2015年9月新学年开学,率先在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设每周一节足球课及校园足球节活动。在保证硬件的同时省教育厅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校园足球教师指导用书》(中、小学版)和《福建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培训班教案集》,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得到保障。

2.加强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形成常态化

省教育厅计划连续三年组织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小学足球教师培训、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裁判员培训工作。各地市也邀请培训导师下到市县区进行各级培训,做到培训层次化。2015年组织举办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体育教师培训班,省级培训人数577人,市级618人,县级1568人,覆盖近600所学校;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省级培训人数240人,市级223人,县级1219人;青少年校园足球裁判员培训班,省级培训人数160人,市级184人,县级428人;青少年校园足球退役运动员培训班,培训退役运动员36人。

3.完善四级联赛体系,营造良好赛事环境

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校—区(县)—市—省四级联赛体系,规范比赛模式。各地市小学阶段低年级仅技术测试,高年级举办五人制比赛和技术测试;中学阶段比赛为初中八人制比赛、高中十一人制加技术测试;大学阶段为省内常规五人制和十一人制联赛。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衔接和规范有序的四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机制,做到赛事稳定、赛制规范、赛纪严明。以联赛机制带动青少年校园足球全面发展,为全面实施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校园足球运动水平奠定基础。

4.将校园足球融入教育教学中

鼓励特色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校园足球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选择编排适当的足球内容融入体育课程中,以“循序渐进、普及知识、培养兴趣、健康快乐”为基本要求,积极开发足球教学校本教材,形成足球教学特色,推动校园足球运动向纵深发展。全省所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需开设一节足球教学课,普通学校每学期开设10课时左右的足球课程,并把足球运动纳入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此外还成立足球社团、举办足球节,参与学生数达到万人以上。让学生广泛参与足球活动,提升校园足球人口,更好地普及足球运动。

三、搭建平台,全面普及

1.抓布点,大力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

福建省全面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创建。2015年福建省厦门市、宁德市霞浦县、福州市仓山区、泉州市南安市和鲤城区为全国和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市、县(区),655所学校被确认为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28所学校被确认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6年有138、125所学校分别被确认为全国、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扩大了青少年校园足球在福建省的布点数量。带动、辐射全省中小学校校园足球的开展和普及。

2.抓球队,加强后备人才培养

福建省各地市充分认识校园足球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和团结协作精神为宗旨,大力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和校园足球队伍建设。目前,以特色校为示范,率先做到校校有球队、队队有比赛的格局。非特色校在教育部门的领导支持下也逐渐成立校足球队。全省2800多支校园足球队伍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打下良好的基础。

3.抓赛事,提升校园足球竞技水平

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来,四级联赛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各地校园足球联赛开展情况良好。为了丰富赛事,给队员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除了省内组织的常规联赛,部分地市还自己举办其他形式的比赛。厦门市、福州市不仅从班级联赛到年段赛,从区级联赛到市级联赛,还在不少学校之间也经常举办校际间友谊赛。福州、宁德、泉州等市教育、体育部门联合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霞浦县、南安市每年举办中小学生足球锦标赛。福鼎市、福清市等各试点学校将校园足球比赛列为学校传统体育赛事。

据不完全统计(部分校级热身赛、校内联赛未列入统计),全省组织校际足球比赛4125场,其中县市级比赛2306场,地市州级比赛287场,省级比赛358场;参与足球赛事的学生数92410人,其中校内比赛288243人,球队8449支,校际比赛27003人,球队2348支,营地比赛1740人,球队142支,区域比赛4137人,球队262支。累计场次7000余场,参与人次近30万。通过各种类型的赛事,不断提高球队的比赛经验和技战术实战水平,极大地提升了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竞技水平。

四、加强保障,严抓落实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校园足球发展条件

省厅及各地市对校园足球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经费保障、场地保障、师资保障、安全保障体系,2015年省财政下拨校园足球专项经费2200万元,保证了校园足球试点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省厅除去校园足球建设专项拨款之外还对省内6个校园足球示范县(市)、65所学校分别给予50万、5万元的资助。2015年,三明市各地各校投入2262万元用于建设足球场地、购买足球器材等;宁德市2016年以来争取到省级预算内投资6800多万元,积极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另有18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到校园足球活动。福建省各地市财政每年也下拨校园足球专项经费,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提供校园足球配套资金,用于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全省对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资金总投入超1亿元。

2.加强足球场地建设,添置体育设施设备,为中小学校实施学校体育工作创设条件

力促省、市、县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的力度,在建设学校教学用房的同时,同步建设学校运动场,添置大量的体育设备和器材。根据验收指标进行摸底,了解学校足球器材的缺口,然后由政府增加改善办学条件的专项经费,再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采购,分发到学校使用,为中小学校实施校园足球活动创造条件。2015年本地新建校园足球场地184片,改建、扩建校园足球场地444片,修缮校园足球场地640片。足球场地建设投资共计11976万元。

3.加强督导考评,狠抓落实

为加强福建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管理,更好地发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单位的引领示范作用,省教育厅开展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市、县(区)考核评定工作。考核评定的对象为福建省认定的全国和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下同),以及国家和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市、县(区)。省教育厅将根据自查与专家抽查的情况进行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级评定。排名前60的学校将认定为A级单位,排名后80的学校为C级单位,其余学校为B级单位。认定为C级单位的学校将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不到位,将取消其全国或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资格,由随后申报单位择优递补。认定为A级单位的学校将获得资金及政策扶持。扶持经费主要用于校园足球训练、器材添置、参赛保障、教练员训练补贴和外出培训等相关用途,不得挪作他用;政策扶持将在学校招生、对外交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全国和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采用省市联合、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每年定期对C级单位进行跟踪检查,对B级单位进行随机抽查,对新申报省级特色学校的单位进行评定。

五、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1.举行优质赛事,带动联赛发展

2017年暑期举办厦门市“友城杯”青少年国际足球邀请赛,邀请包括国外7个友好城市在内的12支青少年代表队来厦门参赛,促进交流。泉州市举办了“保欣杯”中学生足球邀请赛,这些优质比赛极大地推动各学校间校园足球运动的交流和提升。

经过比赛的磨炼,在2016年的中國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和2017年的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比赛中,厦门二中高中足球队和厦门二中初中足球队分别获得高中组、初中组亚军。

2.聘请高水平教练员,提升训练水平

省教育厅不仅对省内教练员进行培训,还与上海、内蒙古签订校园足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10名阿根廷足球教师到中小学任教,并对师资薄弱学校进行帮扶,开展送教下乡;2016年7月教育厅组织全省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班,授课由教育部校园足球10名阿根廷外籍教师担任主讲,提升全省校园足球教师的教学水平;派送9名足球骨干教师赴法国培训,为全省校园足球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也聘请高水平教练进校园指导学生。泉州五中2015年暑假率先引进荷兰阿贾克斯俱乐部青训队教练,利用假期对全校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足球技战术的训练。三明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教育部及北京大学组织的校园足球培训班学习。龙海市校足办聘请了知名教练和市足球协会的资深教师。

3.开办冬夏令营,促进校园足球发展

为推动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培养福建省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根据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度工作部署和计划安排,于2016年1月23日至29日在厦门二中举行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冬令营活动。本次冬令营的每个营员都是通过各区市的严格选拔推荐,虽然各区市的校园足球发展不平衡,但是总体保持较高的足球基础水平。随队教练员都是多次参加国陪、省陪的基层一线足球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足球理论知识和带队训练经验。冬令营授课由阿根廷外籍教师担任主讲,福建省校园足球讲师为辅。冬令营期间,培训主要包括足球技战术训练、技术技能测试、足球知识讲座、足球知识竞赛、足球教师业务培训等内容。2017年8月在福州、厦门组织举行了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提高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队伍基础战术、技术技能的整体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对足球工作特别是对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高度重视,历届中央领导都有过重要讲话和要求。足球运动能够强身健体,振奋民族精神。特别是青少年足球人口普及和培养必须从学校开始,在校园中落实,才能具有广泛的参与率和旺盛的生命力。足球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足球运动能够释放激情、享受快乐、强身健体、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各学校把开展校园足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给予高度关注,认真抓好落实。

全面实施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努力营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校园足球文化理念,不断扩大校园足球活动规模,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福建省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福建省足球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福建省陈建洪名校长工作室掠影
修诚 启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简介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东南风福建省青年油画展作品选登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