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2018-09-10 19:49夏雯竹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3期
关键词:财务分析风险防范财务风险

夏雯竹

【摘 要】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就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运转、销售等所涉及的风险均可以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企业生产活动中涉及的高风险对管理层施加了巨大压力,迫使管理者认识到财务风险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准确了解经济活动中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及风险发生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危害。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管理层可以制定合理高效地防范风险的有力措施,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从而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分析;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3-0300-02

1 财务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1.1 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顾名思义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资金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财务风险可以为企业高层提供企业是否健康发展、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讯号。企业运转就会涉及经营风险,而经营风险往往会引发财务问题,风险是不确定的,具有客观性,就目前来看,财务风险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解释。狭义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大量借入资金,由此负债增加,若经营不善,便会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丧失或者盈利能力变化无常,股东红利飘忽不定而导致的风险[1]。广义的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存在这样或那样不能预测的因素,企业在某一阶段或者某一范围的财务目标与期初设立的目标发生的偏差比较大,从而提高企业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否健康困扰着许多管理者。企业的资金活动中不可避免地有财务问题,如果放任这个问题不管,便会慢慢演变为公司的财务危机。所以,企业管理者只有重视并对财务风险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2]。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5种:第一种是客观性。风险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会出现,它不受人的意志而转移,无论公司高层是偏好风险还是抵触风险,它都是可能存在的,并且会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此时,企业高层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只能进行规避,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发生,并不能使其完全消失[3]。第二种是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只是一种可能,无论事先做了如何全面的保护措施,随着财务活动的不断变化,都可能改变影响财务活动的各种因素,所以财务风险是不容易被准确预测的,人们也并不能准确地知道风险的大小。第三种是并存性。众所周知,企业要想获得高收益必将面临高风险,因此二者是同时存在的,反之亦然。第四种是全面性,财务风险渗透在生产的各个过程中,在多种财务关系上都可以体现,所以企业要重视生产的全过程,只有把控全过程,才能减少风险的发生。第五种是不易发现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是独立存在的,也并不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它可能存在于某一个小环节中,一旦发生,则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企业应时刻重视财务风险。

2 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财务风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财务运动而时刻变化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

(1)筹资风险。该风险是指企业通过在不同的渠道融入的资金没有发挥出相应的实质作用,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最终造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不能及时偿还本金。比较常见的有企业借入资金过多,从而负债比较多,这样容易造成企业资金的闲置,又加重了财务费用的负担,由于借款增多,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使得企业的信誉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2)投资风险。该风险可能会出现在投资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在投资完成后发生。例如,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被投资方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按时还款或者发生坏账,其期初所保障的预期收益也不能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水平产生了影响,进而会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比较常见的有项目投产前没有做充分的调研,产品生产出来而发生滞销,或者在开发过程中技术上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或者市场消息闭塞,投资规模大,使得市场供过于求;或者由于企业自身原因管理不到位等都会导致该风险的发生。

(3)资金回收风险。该风险是指企业在销售、收款方面管理不到位,从而导致财务发生损失的可能。比較常见的是企业销售产品后,并不能按照计划收回货款,从而导致发生坏账,最终影响企业的成长。

(4)收益分配风险。该风险是指收入与分配处置不合理而引发的财务危机,过低的收益分配方法可能会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弱,收益低分配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导致经营风险变大,最终引发财务风险。

3 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3.1 外部原因

(1)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宏观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的生存与成长离不开宏观环境。国家宏观政策不断变化,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及时更新,便会与政策脱节。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宏观经济发展良好,则有利促进企业良好发展,企业经营状况好,盈利能力提升,则财务风险就小。反之,如果宏观经济发展欠佳,则企业的经营发展则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收益降低,经营风险增大,财务风险也随之变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提高或降低利率、征收利息税等措施,这些均会使企业的成本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2)行业背景的变化。宏观经济与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关联是通过行业背景完成的,因此行业背景是企业财务分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行业发展的动态,企业可以实时调节发展的速度,如果企业不关注行业变化而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经营,则可能会与期初的目标相悖。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行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导致企业的投资收益也不一样,承担的风险也不同。

3.2 内部原因

(1)资本结构不合理。如果企业有大量闲置资金而并不使用,反而大量举债,则会使得企业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变大,这种不合理的配置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高负债会引发高风险。企业借款规模太大,其需要支付的借款利息便会增加,利息的大量增加会影响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如果不能及时归还利息及本金,则会引发财务风险。但是企业不能因为举债存在财务风险便避而远之,适度的举债从某种程度上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举债太少又可能会使资金短缺,从而使得企业盈利能力减弱,所以企业要合理地规划资本结构比例。

(2)投资决策不合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投资决策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合理的投资决策能够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风险变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增强,获利能力提高则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企业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没有正确认识风险,采用了错误的方法,那么便会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和收益分配等,企业要根据具体内容制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某一具体工作要进行财务的决策部署、制定预算、评价考核等环节,如果财务管理制度不能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操作环节,很容易造成财务的漏洞,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有些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有所欠缺,对风险的认识不到位,觉得风险是不确定的,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从而不能做到防微杜渐,不能客观地对待财务风险,因此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与预警机制,当财务风险真正发生时,员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所以往往会造成财务危机。

4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提高企业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企业资金运动的环节中到处存在着财务风险,要使企业避免遭受损失,就需要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员工的风险判断和处理能力,在财务风险没有造成较大损失之前及时准确地发现风险。加强员工的知识培训,加强动态分析,提高风险价值观念,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

(2)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公司的人力、物力与资金,使其在生产运营、组织管理中能够有充分的保障,从而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此外,财务管理制度的改善,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益。

(3)强化企业内审制度。良好的审计制度能够促进企业良性发展,通过强化审计监督,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改善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下,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及时,才能为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和识别风险创造良好的条件。

(4)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并审时度势,把握借款时机。同时,应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权衡收益成本。对于不同期限的债务,做到合理搭配,以减少偿还债务的压力。企业还应当提高自身资本积累的能力,不断充实资本。

参 考 文 献

[1]黄烨,张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规避[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368.

[2]周源明.试探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之策[J].遼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5):75,77.

[3]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1):18-19.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财务分析风险防范财务风险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陕西煤业偿债能力分析报告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