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发展研究与实践

2018-09-10 11:25吴锦禾聂卫东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

吴锦禾 聂卫东

【摘 要】文章以江宁大学城的师生创新创业实践为例,指出政府应打造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借助“园区+高校”建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创新创业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建立多方协作的联动合作体制机制。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师生;江宁大学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3-0320-03

1 国内外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助力。本文以江宁区大学城为例,研究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助推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1.1 国内创新创业研究

余昶等人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到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为4个阶段,即创新创业教育、商学院创业教育模式阶段、“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阶段及创业型大学模式阶段;王万山等人在《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有5种模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模式;创业意识、知识与实践培养并重模式;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基础模式;科技园培养模式;创业学院模式。综而言之,目前国内研究大多停留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指导下的初级阶段。

1.2 国外研究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发表的《21实际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美国Mhango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和意图,研究证实在大学教育的早期阶段是期望、感知和行动;马来西亚Sabarudin Zakanat指出以课程方式进行的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普遍的选择之一,并且通过奖励和全职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创业。根据分析,国外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者本身所具有的创业精神和对其资源的利用问题上。

2 江苏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环境分析

2.1 江苏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环境

(1)经济发展态势好。2017年,江苏省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见表1。

(2)人才众多,注重创新。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不可或缺的2个重要因素。江苏有着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在校大学生,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创新能力强。

(3)政府支持鼓励创新创业。省政府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在促进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和支持科技创业、支持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政策推进。

2.2 创新创业现状

产学研结合力度不够。2014年,南京出台“科技九条”时统计,高校院所的职务发明专利70%左右长期“沉睡”,应用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率只有40.9%,创业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互动与有效合作太少。

3 南京市江宁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分析

3.1 江宁区基本情况

江宁区制定出台“1+5”创业创新系列政策,已经形成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重点产业园于一体的科技创业孵化链(见表2)。

3.2 发现问题及不足

江宁区各大学学生的调查发现:?譹?訛大学生对政策认知度不高(如图1所示);?譺?訛大学生对创业课程认可度不高(如图2所示);?譻?訛宣传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合力(如图3所示)。

4 助推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建议与思考

4.1 打造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在创业人才培养和创业型大学建设上可借鉴MIT的创业生态系统模式,即创业教育—创业活动—学生社团的三螺旋互动模型。要利用“云服务”进行平台系统构建(如图4所示)。

4.2 打造以“园区+高校”为载体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将互联网思维、信息技术与园区运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创新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打造智慧型开放式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要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4.3 整合资源,建立多方协作的联动合作体制机制

整合资源,打通“任督二脉”,实现集聚效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之一。建议构建“政府、高校、园区、科研结构、企业、创客”六方联动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创新创业机制(如图5所示)。

总之,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各自资源优势。

参 考 文 献

[1]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28,73.

[2]王茜,刘薇,单友和.应用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9):103-104,109.

[3]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體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实验课教学探析
提升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堂教学质量方法探索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