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发展高优生态农业的优势及相关举措

2018-09-10 00:56刘二文
种子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作物粮食

刘二文

(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为了加强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广高优种植模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方式不仅能够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实现增产和增收的目的。

1 发展高优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本文阐述的地区属于中山峡谷地形地貌,森林覆盖率达到30%。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比较大,人均占有资源少,生态环境的底子比较差,农耕畜牧区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地区。同时,该地区的土地开垦面积比较大,地表破坏和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人们在进行生产过程中掠夺式的经营方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高优农业发展中,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对环境进行改善之后才能更好地发展高优农业,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次,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发展高优农业的必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后,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得到了显著发展,农业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都实现了提升。粮食产量的提升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人们开始考虑对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开始向着增产和增收转变。另外,该地区发展高优农业的优势是农产品的品质比较好,同时也具有比较好的市场前景,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因此,该地区发展高优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

2 发展高优生态农业的优势

2.1 丰富的农业气候资源优势

第一,降水量充沛。该地区的降水量比较丰富,年降水量在1400mL左右,降水期为170d左右,同时降水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1]。

第二,热量资源优势明显。该地区的热量资源优势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这种气候条件比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2 土壤资源丰富

该地区的土壤资源比较丰富,土壤的条件比较适合作物的生长。此外,因为降水量比较充足,地面蓄水量比较丰富,土壤的墒情比较好,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

2.3 传统种植优势

该地区的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许多作物都有千年的种植历史,在种植的过程中农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比较优势的种植模式,加之布局的合理性,使得科学种植成为发展高优农业和实现增产增收的基础。

2.4 产品的品质优势

因为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好,致使该地区的品质优势明显,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产业。

3 发展高优生态农业的对策

3.1 稳住粮食生产,打牢粮食基础

第一,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粮食产业的发展,因为粮食产业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提高复种的指数,进而提升粮食的产量。

第二,明确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重视耕地的作用,对适宜开垦的地区进行利用。此外,领导和各级部门应该重视粮食的生产,为复种指数的实施奠定基础,在保证播种面积的同时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第三,平衡地区的发展。应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物品种的选择,重视对山区的投入力度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推广优良品种的使用,加强科技的投入,主攻单产和增加产量,实现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首先,推广杂交粮品种;其次,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同时加强管理;最后,应改革耕作制度等。

3.2 合理布局,优化结构

该地区出现了支柱产业,主要是因为立体农业发展的结果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此外,可以构建“一家一户”的产业结构,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的作物,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此外,重视环境的美化,促进产业的生态化经营,主动发展粮食产业,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运用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推进种植业升级换代

第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科技的使用中,人是主体地位,农业科技的实现需要人的实践,进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

第二,选择优良的品种。应该重视品种的选择,其是提升农业产量和质量的基础。一些农业作物需要进行良种化种植,同时需要在栽培方式上下功夫,不断培育新的品种,为提升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第三,重视种植质量的提升。一些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比较长,种植者不能改变种植的环境,应该重视种植质量的提升,如整地、种植规范等,进而实现成活率的提升。此外,种植之后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第四,重视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病虫害的管理、对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对品种的改良等方面。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作物粮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