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018-09-10 10:37李泳
求知导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李泳

摘 要:态度作为信念的外部表征和具体表征担负着教育对象信念成形过程的疏通关节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及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追求认知平衡和协调的心理本能是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基础。

关键词:态度改变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态度改变理论相关概述

基于信息传递理论和社会判断理论,霍夫兰德提出了态度改变说服理论。根据理论来源中态度改变包含说服性信息的来源、说服性信息、说服性沟通的方法或媒介、说服的对象四个因素,需经历“注意信息”“理解信息”和“接受信息”以及由明确的态度区域、不明朗的态度区域和拒绝的态度区域构成的内在判断区域的存在,霍夫兰德提出“外部刺激→目标靶→干预过程→结果”构成的说服模型。

与人们通常(一般是积极的)自我概念相违背的行为所导致的不适感即为认知失调,利昂·费斯汀格是第一个对这一现象作出精确研究的人,他认为失调的程度由“协调认知数量与协调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和“认知的重要性”两者决定。减少认知失调不适感的途径不外乎有三种:其一,通过改变行为使之与不一致的认知协调统一;其二,改变原有不一致的认知,使行为合理可接受;另外,则是通过增加新的认知,使我们的行为合理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阐释

从教育实施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和教育情境组成态度改变的第一步“外部刺激”,作为教育对象的目标靶成为信息传递的第二站,对信息处理加工和预选的内部加工阶段成为第三环节,最终作出评价、选择产生态度改变与否的结果。这其中,教育者的权威性、可靠性和喜爱性等维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来源的判断和信任度;教育信息的差异性、恐惧唤醒和论证强度影响着信息对学生的刺激强度;教育情境的分心、强化、预警则潜移默化地起到暗示和引导作用;教育对象自身的道德免疫力、信奉和人格特征决定着内在认知的强度和方向;干预过程的信息学习、情感迁移、相符机制和反驳最终决定着对内外认知及行为的偏好选择。

三、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1.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刺激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个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借助有深度的知识力量树立自身权威。同时,作为价值信念的传播者,教师还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与学生同理心,体现师者的可靠性。另外,教师外在仪表的得体和人格魅力的塑造也有利于学生的信服。

教育信息要在内容上保持适度的差异性,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热点生动的案例,通过新颖、有冲击力的内容唤起学生的兴趣。内容还要具有警醒和约束作用即态度改变中恐惧唤醒的效力。通过双面论证而不是单方面论证的方式,让学生做出自由而向善的选择。

在课堂情境中应注重利用分心和预警机制,借助教育策略做好课堂活动和讲授内容的组织与呈现。通过重复、多角度分析、开放式讨论等进行强化。

2.完善教育对象的道德免疫力和信奉

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进行预防接种合理应对教育对象的道德免疫。面对大学生过去人生经验累积成的信念大厦,简单地灌输和说服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此情境下,通过丰富学生的实践生活和双面论证等对大学生的信念进行熏陶和感染反而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面对学生内在认知的失调,要引导学生做出语言和行动上的承诺,以行为上的改变促进认知协调。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过程的工作效率

干预过程中的效率可以通过推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提高信息学习的能力和效果。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借助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有效的考核方式督促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育者还要注意自身、环境、教育信息所渗透的情感体系的搭建,铺设有利于学生对教育信息進行情感迁移的线索,降低对信息的反驳和排斥。

4.树立合理有据的教育结果和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超越性和现实性的双重属性,在教育实际中很难将二性拆分开来。要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就要科学地加强课程建设和课堂建设,这离不开合理有据的教学目标的引导。第二课堂的活动实施,也应为围绕提高专业能力、培养道德素质等明确目标组织开展。

参考文献:

[1]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

[2]郭毅然.道德教育中的态度改变机制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1(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