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18-09-10 10:37王雯波
求知导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能力本位

王雯波

摘 要: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汽车工程专业是一项实践能力强、就业率高的专业,备受学生们的青睐。文章就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能力本位;汽车机械;基础课程

一、我国职业院校以专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我国职业院校针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比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我国职业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并且与既定的职业教学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与职业教育提倡的“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适当的结合,有利于实现汽车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机制[1]。

二、汽车机械基础能力为本的课程的构造

1.CCTS/DACUM课程的关键

以我国的基本國情为依据,职业院校,现代化的课程体系要“以能力为本位”,传统的课程体系要“以学科为本位”,实现由外到内的改变。

CCTS/DACUM课程即技术系统与能力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在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目标的同时,又将专业技术与在岗所需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2.以“能力为本”的课程观念来制定课程的能力标准

作为汽车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技术是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前提条件。该课程的目标是要学生充分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的理论常识和基本的操作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技术支持。针对此进行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对汽车工程专业的学习可以符合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目标,紧跟着汽车工业发展的脚步,增强在经济市场的就业竞争优势[2]。

三、以能力为本位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改革措施

1.调整教学大纲,优化课程设置

要适当调整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时,优化课程内容的结构,尽量减少无关紧要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以汽车专业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再加上职业教育的特点,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拣选,使整个课程突出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

2.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吃力,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面对这种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显得格外重要,而改革的实质就是实现由课程能力为本到知识和能力同步提升的过渡。基于此,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地探索适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加以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摒弃传统的闭卷考试机制,实现以职业能力为主的考试手段。只要充分做到以上几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就胜利在望了。

3.对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教学环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渠道,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由实训教学等多项部分组成,而针对职业院校以培养职业型技术人才的发展目标,可以在学生的实习时间上进行调整,开设专门的实习课程,并且在学生入学后先进行这部分课程的教育,突出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汽车机械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整个实训教学的环节进行规范化的设置,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设置的课程环节中来,进而达到职业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以能力为本位的改革,要求职业院校要以汽车工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主,再结合课程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汽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成为不可多得的汽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 新,王晓政.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教育观察,2016(8).

[2]王 超.能力本位下的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改革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11):265.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能力本位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微课框架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生成之道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