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大思政教育格局探析

2018-09-10 07:22王可松
南北桥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大思政格局探析

王可松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大思政格局下,要求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做整体性考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广泛参与,跨越时间空间局限,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切实促进每一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大思政 格局 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02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管理的全过程,将思政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因此,探析构建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对于高校长远健康发展,大学生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一)大思政教育的内涵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理论课教学是彼此分离的,而大思政教育则是试图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融通,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大思政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思想,将德育为先作为工作理念,采取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大思政教育着力于将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学工作者、思政教育研究者和稳定的学生思政教育实际工作者联通,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有力地将教书和育人结合,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国民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和适应性,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二)大思政教育的特点

1.大思政教育贯穿于各门学科之中。

思政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要促使大学生理解认同思政理论知识和观点、并转化为内心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需要其他所有学科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统统构成课堂思政。其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可以为思政理论课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思政知识的正确性。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未来职业成长的需求中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觀和价值观。

2.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大思政教育的参与者。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在大思政教育视野下,每一个教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包括承担教学任务的专职思政课教师,还包括学校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校外聘任教师等。这几方面的人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思政课专职教师承担理论教学的任务,学生工作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操行,而学校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外聘任教师是指结合学校的自身特色、培养目标聘请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人可以为大学生传递社会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大思政教育空间覆盖广

在大思政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场所不仅仅在于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所有领域和全部空间。校园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学校的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和校园内的各种活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教室、图书馆、学生食堂和运动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学校的管理制度、办学理念、文化传统都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种无处不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范围,构成了大思政的空间之大。

三、当前大思政育人格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厌学,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实效性和针对性差等问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良社会思潮对学生价值取向造成的冲击,也与教育者本身实力不强,课堂缺乏互动和活力有关。主渠道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其他渠道相互配合就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二)学生管理不够完善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由于是从中职合并或升级而来,这些学校在学生管理时仍采取原来的模式,用不出问题的严格管理取代全方位、全员育人的理念,忽视了大思政的育人目标。同时,新时期高校学生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和跟踪调查等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大,而传统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更新速度慢等降低了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效率。此外,学生工作者们还要忙于处理各种事务性工作,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三)教育功利化的困扰

教育的功利化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学者甚至提出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正在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总体情况看,以就业为目的的传统观念仍占主导,学校、家庭和社会更加关注学生对专业技能和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德育受重视的程度相对较低。

(四)互联网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客户端的不断增多,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布各种信息,使得自媒体平台上呈现各种杂音噪音、信息也良莠不齐。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有天然的亲近感,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大学生的鉴别能力不强,容易造成诚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等不良思想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四、共铸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路径探究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

(一)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

思政理论课教学要以学生的满意度、接受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贴近未来职业方向”,始终围绕培养合格的幼教和小学师资人才目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务,以教学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教学模式创新为根本,以教学手段创新为抓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改革。在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引导各族师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找到理论知识同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以及切身利益之间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其过程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空洞走向丰满。

实施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互动教学模式改革。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特点,积极改革“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探索对话式问题导学、案例式分析导学、启发式专题导学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凸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思政课堂能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

把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保证实践教学覆盖大多数学生。构建“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体验式实践教学”的梯级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

(二)改善德育管理制度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相继出台《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细则》《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等配套制度46个,形成了“1+X”制度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提出64项具体措施,从制度上保障了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深入实施固本工程,夯实党建基础;铸魂工程,强化思想引领;守土工程,巩固意识形态阵地;质量工程,育人以德为先;队伍工程,抓住立校关键;杰青工程,搭建成长平台;师德工程,争做四有好老师;文化育人工程,坚定文化自信;创新工程,改革互联网+党建;凝聚力工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三)整合思政教育队伍资源

思政教育要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而整合思政教育队伍就是全员育人的重要要求。为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各项任务,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水平,学校成立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其中,党委书记为组长,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宣传部、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科研处、校团委、思政教学部负责人为成员。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其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整体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工作力量。根据各系实际情况和规模,配备1至2名专职组织员。制定并实施《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按师生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和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对在岗辅导员实行教师和管理干部身份的双重管理,将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根据辅导员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人专长等,为辅导员交流至党政管理岗位、向外选派输送创造条件,形成辅导员队伍合理流动、动态建设的机制。

(四)优化思政教育育人环境

大思政视野下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环境既包括校园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并将两者联系起来,构成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环境系統。高校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学校优势,履行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责任和使命。增强文化自信,把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广大师生的精神追求。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相结合,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还要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以师立校,强化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传承师范学校优良传统,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和教育教学特点,结合师生实际,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抓好入学教育,打造“国旗下的宣讲”系列活动,坚持宣讲育人常态化。实施党团工作进宿舍,建立党团工作站、图书漂流站。推进突出师生的思想教育,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五)开展好网络思政教育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充分运用校园官网、微信、微博等,积极搭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为青年学生提供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名专栏,有效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大力推进学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增强渗透力。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

[2]魏芳.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法及路径[J].现代交际,2017(05).

[3]卢范一妮.大思政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育人模式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02).

猜你喜欢
大思政格局探析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VR阅读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HTTPS探析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