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8-09-10 09:36乔红琳
环球市场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乔红琳

摘要: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其问题突出表现在语文阅读教学程式化,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化及语文阅读延伸性不足等方面,且提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以期能够使学生灵活掌握阅读的技巧,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语文的丰富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中学生

语文阅读是一种交流、沟通的方式,语言阅读能力指的是处理文字的能力、接收信息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若想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多以阅读的方式获取,例如看报纸、看书或者是微博阅读等等。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初中语言阅读教学期间,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性格特点予以教学设计,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结合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多存在着低效的问题,有必要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分析。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纵观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其问题突出表现在语文阅读教学程式化,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化及语文阅读延伸性不足等方面。

(一)语文阅读教学程式化

当前很多学校在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学程式化问题突出,仅仅是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而后对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关注程度不足,也会直接影响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解朱自清《背影》这一篇内容期间,则存在着只是将文章划分为若干个自然段,而后将一些重点知识书写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自主予以记录,未能够对课文中重点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对文章背后的时代特点、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掌握不足。在这种情况影响下,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致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掌握不够透彻,仅仅学习到一些表面性的内容。

(二)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在逐步发生着转变[1]。传统的板书式语文教学方法逐渐被多媒体教学方法取代,一些教师仅仅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指导,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观看上,对学生语文内容的指导不足。在这种情况影响下,则难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语文知识,影响着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有效性。

(三)语文阅读延伸性不足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前缺乏前期准备,未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科学制定,致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期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不够充分,仅仅粗略的理解文章内容,但是对其深层次的文章内涵掌握不足。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期间,需要引导学生实施适当的课外知识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保持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可以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展开合作竞争模式,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及注重阅读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学可以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2]。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能够使学生以观看视频、倾听音乐等方式,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对学生阅读内容的深层次理解能够奠定良好基础。

以《变色龙》一课为例,教师则可以在课前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变色龙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使学生了解大致的情况,带着客观印象去学习、去阅读,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变色龙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保护自己。

(二)展开合作竞争模式,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常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仅仅关注学生的阅读成绩,阅读后问题解答能力,但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注不足,在“灌输式”教学方式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可以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背影》期间,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展开阅读学习活动。3-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课前学生需要按照小组内成员学习任务的安排,查找相关的资料,标注相关的生字、生词等等。在课堂学习期间实施内容的汇总,一同进行讨论。在学生课堂讨论后,教师可以通过“‘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买橘是否矛盾?为什么?”等问题,检验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

(三)注重阅读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收集好句好段,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量[4]。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实施文章结尾的扩写等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课程的内容适当予以拓展。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孔乙己》期間,则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续写,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现实等。

三、结束语

“读书使人益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很多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需要在明确当前影响初中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效果的基础上,以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展开合作竞争模式,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及注重阅读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式,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使初中学生能够徜徉在语文阅读的世界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宇.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借助互动方式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150+152.

[2]陆亚明.“微写作”大文章——“微写作”嵌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语文知识,2015(01):81-83.

[3]马丽娟.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以克拉玛依中学语文教学为例[J].克拉玛依学刊,2015,5(01):16-20.

[4]岳惺菡.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2):111-115+128.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