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荀子《劝学》看高职教育学风建设

2018-09-10 09:36马战宝王伟娜
环球市场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职教育

马战宝 王伟娜

摘要:有感于时下高职学生学风日趋浮躁,常忆起高中时所学苟子《劝学》一文,论求学之道,可谓深刻精辟。虽经常引之诲人,毕竟时间久远,遗忘渐多。遂上网搜来拜读,方知中学课文为其节选,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已是意脉一贯,令吾辈受益匪浅,今阅全文,感其句法简练绵密、辞采纷呈,语言质朴谨严、气势雄浑,悟其说理透彻,句句切中时下高职高专学生学风之弊。在此仅摘其数句与各位共勉。

关键词:《劝学》;高职教育;学风建设

文章开宗明义,“君子曰:学不可以己。”于两千多年以前就直截了当地道出了学无止境、终身教育的思想主旨。而后洋洋酒洒二千言,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作用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方面展开阐述,指出学习可以提高、改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学习应持的态度是: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学习应有的心志和实践精神;学习应该精益求精等。

一、《劝学》内容与高职教育的具体分析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说的是学习的重要性,更需要强调的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正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玉不琢不成器,良好的学风氛围方能保证教学质量。“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时下高职学生往往不知博学更缺乏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反思与总结,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更加谈不上“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泉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需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而现在的高职学生,要么急于求成而又求之不得,要么三日曝十日寒难得正果。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大钳子,但却若无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这是我最常用来与人共勉的两句,也正是现在的学生用心浮躁的真实写照。不可否认,面对纷繁复杂的花花世界,面对无法抗拒的种种诱惑,年轻的学子们——尤其是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普及后的高职学生,无论是“富二代”还是“穷二代”,都很难做到在职业学院这座“象牙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在上初中时曾有人对我说“等你大學毕业时,已是知识爆炸的年代,大学生到处都是,也就没什么用了!”而事实证明他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单就如今浩若烟海的网络知识,用“知识爆炸”形容毫不为过,但对于大多数年并非出身豪门的高职学生而言,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其改变命运的优选途径。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再好的良马一个大跨跃,也不可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想起来了刻几下就停下来,即便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坚硬的金石也能雕刻成所需要的形状——干什么都需要坚持,持之以恒是成功的保证,学习也是如此,相较于那些985、211(双一流)高校中的“骐骥”,高职学生则可称得上不折不扣的“驽马”,只有只管心无旁鹜地低头拉车,才有希望成就“可镂金石”高级蓝领。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腿脚利索,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如今,我们能够借助的外物相比古人可谓有天壤之别,但若不善于借助之,则可能适得其反了。互联网、智能手机都是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的利器,但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整天都拿它们在干什么?答案大家心知肚明。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这里说的是学习态度,职业教育培养的不是思想家而是实干家,实干家需要脚踏实地勇于探索,而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哪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怎能取得巨大成就——讲的是人贵有志,正应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高职学生缺乏学霸己然是不争的事实,若再无孜孜不倦的求知和实践精神,定然难以成为国家急需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与师德建设同样不能忽视,正所谓良师出高徒,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又怎么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高职学生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博学通达,扬长避短,勇于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提高技能,成就时代所需的大国工匠。

二、结束语

《劝学》通篇可谓字字珠玑,以其循循之导,谆谆之诲,叫人手不释卷,回味无穷。掩卷思之,不由忆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焚膏继晷之佳话。古人尚能如此,适逢当下知识爆炸年代,高职学生更应端正学风,学而不厌、学而不止,厚积以精进,真正学以立身、学以成才、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733591.html,2018-7-26.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高职教育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