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2018-09-11 10:41
学生天地 2018年22期
关键词:奇景胜地小村

每个人都有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我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在朗润园胜地。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本文有删减)

赏析

在这篇散文中,季羡林以细腻的笔触把故乡留在脑海中的记忆细致地描绘了出来。字里行间中,故乡没有迷人的山、多情的水,没有流芳百世的古迹,也没有动人心弦的古老传说,有的只是一轮平凡的小月亮,以及一个身在异乡的赤子对故乡浓浓的爱与思念。

读有所思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呢?试着从写法和写作目的两个方面思考。

猜你喜欢
奇景胜地小村
小村的呼噜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陪着小村说话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登太白楼戏拟定庵
美国湖岸冰层奇景
海市蜃楼不只出现在海上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