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亮剑

2018-09-11 02:08常逸昆
军事文摘 2018年9期
关键词:敌机米格志愿军

常逸昆

1951年6月上旬,随着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的结束,中朝联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形成了相持态势,战争也由此转入了漫长的停战谈判阶段。在谈判过程中,美国凭借强大的海空优势,提出了许多苛刻条件,均被中朝方面严词拒绝。为逼迫中朝让步,美国自1951年8月起先后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妄图以打压谈。不料,至1951年10月,在中朝联军的顽强抗击下,美国发动的夏秋攻势接连失败,如意算盘落空后,美国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1951年10月25日复谈后,在关于军事分界线的谈判中,美方代表坚称朝方需以开城地区的土地为代价,换得“联合国军”从朝鲜西部海岛撤军。该提议遭到中朝方面拒绝后,谈判再次陷入僵局。志愿军将计就计,决心武力收复这些海岛,打掉美方的谈判筹码。

大和岛:如芒在背,不得不除

美国在谈判中提及的西部海岛分布于朝鲜铁山半岛南部海域至清川江入海口一带,包括大和岛、小和岛及其周边的椵岛(当时称椴岛)、炭岛、身弥岛等十余个岛屿。当时,这片海岛上盘踞着李承晚的“白马部队”及美韩情报机构人员约2000人,部署有大功率雷达、对空指挥台和各种侦察监视设备。敌特借此日夜搜集我方情报,引导、指挥飞机对我后方实施空袭,同时还经常派遣特务潜入朝鲜西海岸地区伺机进行破坏活动,严重威胁了我国东北和朝鲜西海岸地区的安全。

为了拔除这颗“毒瘤”,志愿军决定以陆空联合作战的方式夺占大和岛及其周边岛屿。11月1日,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以下简称空联司)向参战的志愿军空军第2、3、8、10师下达了作战命令。除了为陆军夺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保护集结地域不受空袭,实施航空侦察外,空军最主要的任务是轰炸大和岛,摧毁位于大和洞的敌情报机构和指挥所。根据战前部署,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落到了空8师22团2大队的肩上,我军历史上首次空袭作战即将拉开帷幕。

一炸大和岛:兵不血刃,首战告捷

11月2日,志愿军空2师和空3师率先出动4架拉-11战斗机和4架米格-15战斗机,经车辇馆至椵岛、小和岛、大和岛上空进行了两次航空侦察,掌握了岛上敌军兵力部署和工事构筑情况,为轰炸部队执行空袭任务和地面部队登陆作战提供了可靠情报。与此同时,担负轰炸任务的空8师22团2大队9架图-2轰炸机,每架携带8枚100千克杀伤爆破弹和1枚100千克燃烧弹,被要求于11月6日14时前完成战斗准备,随时听令而动。

11月5日夜,在前期侦察情报的有力保障下,志愿军陆军第50军148师成功攻克了大和岛附近的椵岛,为空军随后的轰炸行动扫清了障碍。11月6日14时35分,随着两颗绿色信号弹在天空升起,9架图-2轰炸机带着雷鸣般的呼啸声从沈阳于洪屯机场腾空而起。15时16分,轰炸机群在预定空域與空2师担负护航任务的16架拉-11战斗机会合。15时38分,空3师担负护航任务的24架米格-15战斗机也按计划到达宣川、身弥岛上空,在7000米高度实施警戒。

一切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联合编队悄悄接近目标。在距大和岛还有5分钟的距离时,大队长韩明阳与前线指挥所进行了战前最后一次联系。韩明阳请示:“灯塔,灯塔,我是英雄1号,请允许我按计划执行任务。”前指指挥员徐式廷下令:“英雄1号,我是灯塔,可以执行任务。”韩明阳响亮地回答:“灯塔,英雄1号坚决完成任务!”2分钟后,轰炸机编队通过地形地物识别,找到了大和岛,机组成员迅速校对轰炸参数。突然,天空出现朵朵烟云,原来是敌人的高射炮开始射击了。此时,编队距目标还有3分钟的距离。韩明阳不急不躁、沉着冷静,指挥编队在高射炮火中从容穿行,一举突破了敌人织就的火网。15时39分,编队飞临大和岛上空,9架图-2轰炸机对准目标准确投弹,大和岛顷刻间变为一片火海。直到此时,敌人才如梦方醒,匆匆调派数10架F-86战斗机从腹地机场起飞增援。当敌机群赶到大和岛上空时,只见地面指挥所已完全笼罩在冲天的浓烟之中,岸边停泊的两栖登陆艇也被拦腰炸成两截。而我轰炸机编队早已撤离战场,于16时19分安全降落在丹东(当时称安东)浪头机场。

战后经查,此次空袭志愿军轰炸机编队共投弹81枚,命中72枚。炸死炸伤敌少将作战科长、海军情报队长以下60余人,炸毁敌建筑40余幢、粮食20余吨、弹药15余万发、登陆艇2艘。而我编队飞机无一被击落,无一受到严重损伤,全体76名机组成员无一伤亡。此次空袭令美国空军当局大跌眼镜,甚至美国媒体也惊呼连连,一度怀疑不是志愿军所为。由于完成任务出色,22团2大队被授予集体二等功,大队长韩明阳被授予个人二等功。我军历史上首次使用轰炸机空袭大获成功。

二炸大和岛:经验不足,夜袭受挫

设在大和洞的指挥所被彻底摧毁后,岛上残存之敌会同增援部队在该岛灯塔地区又重新构建了指挥机构,继续搜集中朝联军情报。此外,每日21时至次日0时,敌人还会派出军舰到大小和岛附近海域活动,炮击志愿军椵岛守岛部队。为了彻底捣毁敌巢,空联司决定再次空袭大和岛。与首次空袭不同的是,此次作战采取夜袭方式,轰炸目标为大和岛周边海域的敌军舰艇(如敌舰逃窜则改为轰炸大和岛灯塔附近雷达站),由空10师28团夜航大队执行。该大队是我空军第一支夜航大队,飞行员都是全师拔尖的技术好手。

1951年11月29日夜,空10师28团夜航大队的10架图-2轰炸机,每架携带2枚250千克爆破弹、4枚100千克爆破弹和3枚55千克照明弹,从沈阳于洪屯机场起飞。23时12分,轰炸机编队到达第一转弯点浪头机场,此时鸭绿江就在编队下方。飞过鸭绿江后4分种,编队发现预先设置的三角人工火把地标,对正火把不到1分钟,编队又看到陆军向大和岛方向猛烈发射喀秋莎火箭炮,炮火连成一片火舌,为空中编队指示着目标,陆空协同的场面堪称壮观。

23时22分,编队准确到达预定轰炸地域,这时通讯员传达长机通知,称海上未见敌舰。于是编队决定按照预案,轰炸岛上的雷达站。此时,海面已被前方飞机投下的照明弹照得亮如白昼,大和岛近在眼前。3分钟后,编队发现岛上有灯光,随即对目标进行了瞄准投弹,然后按规定返航。当编队最后一架轰炸机飞离目标空域十多分钟后,敌F-86机群才赶到大和岛上空,再次无功而返。30日0时20分,夜航大队的10架图-2轰炸机安全降落在于洪屯机场,胜利凯旋。

然而,客观地讲,由于缺乏夜战经验,此次空袭行动无论在海上还是在岛上,均未取得明显战果。但考虑到整个编队进行夜航训练仅有半年时间,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遂行如此高难度的战斗任务实属不易。事后,美远东空军第五航空队无不心有余悸,称志愿军“首次采用电子对抗和照明手段夜袭己战略要地,实为可怕”。

三炸大和岛:勇闯敌阵,视死如归

尽管第二次空袭大和岛收效甚微,但志愿军空军的信心并未受挫。特别是成功执行了首次空袭任务的空8师,全体指战员情绪高涨、求战心切。11月30日,为配合当晚志愿军陆军第50军148师夺占大和岛的作战行动,空联司决定派遣空8师24团1大队9架图-2轰炸机,在空2师16架拉-11战斗机和空3师24架米格-15战斗机的护航下,于当日15时25分再次轰炸大和岛灯塔地区的敌指挥机构。

与11月6日的空袭相比,此次行动除编队队形、载弹数量、出发时间、轰炸目标等条件有所不同外,最大的不同是担负此次任务的24团1大队,其成员普遍较为年轻,年龄最小的仅为19岁,即便是年龄最长的大队长高月明也不过24岁。志愿军空军根据上次空袭经验,认为下午14 时—15时,已出动的敌机基本返航,未出动的敌机由于天色已晚一般不会出动,因此将编队出发时间仍放在该区间内。接到命令后,大队长高月明立即向参战人员作了傳达,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战前准备。

14时20分,24团1大队的9架图-2轰炸机从于洪屯机场起飞。由于起飞时间提前,以及编队集合过程中长机转弯过早等原因,导致编队到达风凰城草河口上空时,比规定时间早了5分钟,未能与空2师的拉-11战斗机会合。结果拉-11加速追赶,直至凤凰城以南空域才得以与轰炸机编队组成战斗队形。15时07分,编队通过丹东浪头机场时,比规定时间仍提前了4分钟,然而却未见空3师的米格战机。情急之下,高月明立即向空联司请示,得到了获准前进的许可。如果是陆军抢占阵地,这4分钟也许会非常宝贵,但是在空战中,提前并不意味着就能减少伤亡。

当编队飞过龙岩浦,刚进入海面不久,云层中突然钻出一些迅速移动的小黑点。编队指战员心想,给编队担任掩护的米格-15来了,不禁一阵欢喜。他们愉快地数着这些小黑点,2个、4个、8个……越来越多,越来越近,共有30多个。护航的米格哪有这么多,待编队指战员再一细看,原来不是我米格-15,而是敌F-86。刹那间,敌机群已经迅疾地迎了过来,包围了我轰炸机编队。高月明紧急向空联司指挥所报告:“发现敌机!”身在地面指挥所的空8师师长吴恺在听到高月明的报告后,果断下达命令:“坚决前进,不惜一切牺牲,坚决完成任务!”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敌方是30多架喷气式战斗机,我方则是16架活螺旋桨战斗机和9架活塞式轰炸机。无论速度、火力还是机动能力,敌方都占绝对优势。面对强敌,编队指战员深知责任重大,为了支援渡海作战的陆军战友拿下大和岛,决不能中途退缩。大队长高月明一边组织火力反击,一边率领编队突破拦截,坚定地向大和岛上空冲去。拉-11战斗机群则坚守在轰炸机编队周围,与敌机展开拼死搏杀。敌F-86机群从前后左右构成密集火网,向志愿军轰炸机编队发动猛烈突袭。志愿军轰炸机群也不甘示弱,每架飞机的射击员用机上航炮全力反击。敌机见编队攻击不成,又改为单机连续交叉攻击,妄图各个击破。但是在我志愿军空军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面前,敌机的图谋没有得逞。

经过了9分钟的空中搏杀,击退了敌机三四十次的攻击,最终高月明率领编队冲破了敌机的围追堵截,于15时21分飞临大和岛上空。此时,我轰炸机编队已有4架图-2轰炸机被击落。但即便如此,高月明仍沉着指挥余下的5架轰炸机,对岛上灯塔地区的敌指挥机构实施了轰炸。空袭过后,我轰炸机编队在部分拉-11战斗机的掩护下,怀着满腔的悲怆,返航降落在浪头机场。而当空3师的米格-15赶到交战空域时,我轰炸机编队已投弹完毕退出战斗,敌F-86机群也已返航。当晚,志愿军第50军攻岛部队在空军勇士舍生忘死精神的鼓舞下,一举收复了大小和岛。

此役,志愿军空军被击落图-2轰炸机4架、拉-11战斗机3架,另有1架米格-15发生坠海事故,此外还有4架图-2轰炸机遭到不同程度损伤,15名飞行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敌空军F-86被击落3架、击伤5架,损失远远小于我方。

在这场惨烈的空战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例如,开创活塞式轰炸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先河的通信长刘绍基,甘当僚机掩护长机的中队长邢高科,驾驶着火战机撞向敌阵的机长毕武斌,以及凭一己之力击落1架敌机、击伤3架敌机的副大队长王天保等等。他们在我空军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空8师24团1大队命名为“高月明大队”,授予集体二等功。大队长高月明荣立个人一等功,被评为二级战斗英雄,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勋章一枚。其他参战人员和机组也都分别荣立战功。

结 语

时过境迁,如今我人民空军早已走上了现代化、科技化、正规化的强军之路,成为守卫祖国领空的钢铁之师。但60多年前志愿军空军亮剑朝鲜长空的壮举,以及在遂行作战任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依旧对我军筹划未来军事斗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张传良

猜你喜欢
敌机米格志愿军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敌机不可怕 让民工吃饱更重要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俄罗斯将用米格—35替代现役米格—29战斗机
单兵扛导弹
彩图吧
玻璃蛋中的那粒米
敌机不支,腾空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