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五学”教学法的思考

2018-09-11 03:20曾秀琴
新课程·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五学思考教学法

曾秀琴

摘 要:“五学”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的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但也遇到了不足,如何让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相得益彰;如何让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交流与合作,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完善。

关键词:教学法;五学;思考

近年,我校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提出了“提高认识、转变方式、形成模式、提高效率”的教学指导思想。先后学习了江苏泰兴的洋思中学创建的“先学后教,当堂测试”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山东聊城的杜郎口中学创建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的目标。结合我们物理学科的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评价措

施,促进学生发展”。对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修改,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更为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学模式,即“五学”教学法,指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检测评学”。学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对简单问题自主探学,复杂问题合作研学,学习情况展示赏学,掌握情况检测评学,使学生在利用学案自学、讨论、交流、展示、检测等过程中,“更加着眼于‘学、服务于‘学、落实于‘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释放学生激情,实现高效目标。

在“五学”开展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不时静下心来反思我的工作,在此之前,根据学科特点,我们采用了“科学探究法”,从2007~2011年,我们承担了省级课题“物理科学探究教与学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研究”。从2011年至今还承担着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与研究”,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共性,也有碰撞。为了做到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努力提升我们的课改质量,需要认真总结、分析我们曾经工作的成绩和教训,反思我们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环节,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证。

一、让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相得益彰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知识形成能力过程的主要环节,所需要的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前几天,听了一堂初二物理“五学”课——液体的压强。学生根据导学案,填写导学案的内容,并自主探学、合作研学、交流讨论完成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壓强计不懂得使用,什么是深度不理解,压强概念不明,我问了一个小组几个问题,学生回答:深度是10毫升,压强和液体的体积有关等。我有些担心,学生是围成一团了,也在东碰西动的,方向不明,仅凭课本的文字学生自主学习,他们不知道这个实验做什么、怎么做。

同样的,早前听了一堂“质量”的“五学”课,按步骤,学生自主探学,后合作研学,小组开始讨论并做实验。使用天平测质量,各种状况都有,有不调节平衡就测质量,有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有用手取砝码,有游码没移到零刻度直接测的……物理实验中仪器的使用要求严谨规范,为了形式上的自主,让学生随意操作,使学生获得错误的先入为主的结论,过后想矫枉过正则难了。

从2007年开始的科学探究实验,我们是让学生设计实验,然后老师归纳总结,选出学生都认可的最好方案,学生再进行实验探究。利用“五学”模式后有的老师片面理解自主探学,在课堂上出现不敢“讲”的现象,把“少讲”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本来老师一两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憋着,让学生云里雾里的,似乎老师讲了就有“灌输”“填鸭”之嫌。

我认为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和调节,也就是所谓的“穿针引线”;二是在学生对知识探究感到困惑时进行适时点拨,如果让学生探究讨论后,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这时老师需当仁不让成为课堂的“首席”,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学生以明白,有些知识适合讲授时讲授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导”的尺度,收得太紧,学生的创新就失去了展现和培育的空间,放得太开,学生就有点麻木,不知就里。我认为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尽可能采用发现学习,陈述性、事实性的知识或者是教学的疑难点、易错点,则可以采用接受学习,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让教学资源为课堂锦上添花

充分借鉴好教学资源,既有利于老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五学”教学法呈现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很少使用,物理的多媒体课件有很多是优美震撼的画面,如“水之旅”中的四季画面,云、雨、雾、冰的形成及在自然界中的呈现,还有很多变抽象为直观的自制教具的实验,都能吸引眼球,引人入胜。

比如,可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新兴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物理中的难题。初中物理作为物理学科的基础,要求掌握概念及基本理论,物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将知识点和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教师为了清晰地演示物理规律,有时会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但是在课堂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下,不能将实验过程中物理现象的每个细节展现给学生。如果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把物理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几分钟之内就可学习新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而且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反复地观看学

习,微课在物理教学的价值表现在:(1)微课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十分钟左右,所以,微课的内容都是经过提炼升华的重点知识,有着很好的针对性;(2)微课通常是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展开的,可以很好地梳理课本知识结构,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

用,实现微课物理教学的高效性;(3)微课内容比较精简,文件内存较小,知识点的布置更清晰,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便捷性很好。比如在学习牛顿定律时,可以将物体的运动规律通过视频清晰地展现出来,也可以将牛顿定律的相关实验通过微课进行展示。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实验:一是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二是知识保持实验,既能听得到,又能看得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效果。所以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有利于知识获取后的保持,达到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

三、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交流与合作

热热闹闹的“五学”教学法已全面推进,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学生逐渐有倦怠情绪,学生反映一成不变地按学案上的安排进行预习、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预习题是老师设计的,讨论的问题是老师提出来的,有的问题学生已经完全明白了,为了实施“学案”也要“讨论讨论”。是否在“自主探学”环节后由学生说说“这节课你想知道什么”“你想学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由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由教师讲变成学生说是不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呢?从表面上看,这个环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值得研究的是学生的小结“结”什么,怎么“结”,有多少人参与?客观地说,几乎所有由学生小结谈本节课收获时,都是从资料书本上寻找的结论,无论你是否理解,只要看看资料书,就会小结了,而且参与这项教学活动的学生也仅限于少数人。如何做到真正掌握课本知识,达到学以致用,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各小组的能力有限,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较难做到“兵教兵”,程度較好的学生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而后进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方面都显然乏力,在以自学为主传授为辅的“五学”教学法中,如何提高后进生,缩短差距,减小两极分化,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五学”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奖惩措施,一个月统计一次得分,最高的奖励现金,最后一名的罚扫卫生区一周。由此学生在课堂上就为加分而举手,为寻找答案而忙碌。如何做到让学生专注自学,潜心探究,充分交流,有效合作,还需我们进一步探索。

“五学”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五学”教学法通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老师在一旁提点辅助,让学生从疑问变成理论,而通过有效的资源丰富了课堂上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兴趣,最后通过进行小组团结学习,学生之间各抒己见的进行交流,分享知识,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更是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寻找了一个捷径。

“五学”教学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的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它的不足之处仍然存在。学生真正地学会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合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波.“五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5):145-146.

[2]张居炳.物理课堂“五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6):40-41.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五学思考教学法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五学+四位”混合式教学创新路径
山西夏县瑶峰镇:“五学”全会精神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五学《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