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

2018-09-11 10:13曹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南丁格尔乡试张居正

曹津源

学会包容,要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提升思想水平,讲究文明素养。要经得起各种境遇和人际关系的考验,凡事学会理解、谅解,具有“胸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的气度。

包容是金,但它是有原则的。海纳百川,却不容纳一点火星,那是因为“水火不相容”。离开原则的包容,一味地迁就与放纵,就会危害事业,对人、对己、对事造成损害。因此,包容,要掌握原则分寸、有节有度,这样才能真正使其成为营造和谐社会的良药与法宝。

95后女孩当殡葬热线接线员,

每天接60个“死亡电话”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每次拿起电话,康露都这样开场。这样的话,平均每天能说上60句,和其他话务员没什么不同。然而电话那一端,下一句通常是:“我家某某去世了,你们能派车来接吗?”原来,这是重庆市殡葬服务热线。

康露,一个95后女孩,2015年毕业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的是营销策划专业。为何当起殡葬热线接线员?“说起来有些偶然,这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具体是干什么的,只知道是话务员,接电话。”康露告诉记者,原本以为自己能轻松应对的工作,没想到自己还要迎来“月考”“季考”……

重庆市殡葬服务热线96000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热线主要具有殡葬业务办理、受理举报投诉和殡葬信息查询等功能。在这里工作的清一色都是女孩,平均年龄23岁。

起初,女孩们都害怕值夜班。“半夜总会遇到各种奇怪、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的人打殡葬热线,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热线。有的是小朋友打电话来,抱怨英语作业太多;还有工地上工人打来讨薪的,寻亲的,甚至还有的人喝多了睡不着,打通电话后播放特别奇怪的尖叫声……”

康露说,亲人的离去会让来电者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甚至呈现一些复杂扭曲的人性,有时会造成接线员的负面情绪。但这些负面情绪,她们从不敢跟家人和朋友诉说。单位为她们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她们释放压力。

“有很多人开始理解我们,但身边不少朋友觉得不吉利。”康露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虽然很多人仍持有偏见,但是现代社会离不开文明治丧,这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行业。除此之外,殡葬热线的设立,对非法殡葬公司宰客的行为起到监管作用,这也是她们能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康露看来,每个打进热线的市民,都在经历着他们一生中最脆弱的时候,能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刻陪伴他们,给出指引和帮助,也算是她工作中最大的成就。

素材解读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见,殡葬工作者常常被排挤在社会边缘,听到冷言冷语,遭遇歧视,身边的亲戚朋友也不愿来往。其实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如同医生迎接新的生命,殡葬服务人员送走了逝去的生命。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对殡葬工作者劳动价值的肯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社会对殡葬业的认同度,这是一份普通而又高尚的职业。

适用话题

改变偏见、负面情绪、心灵慰藉……

“提灯女郎”南丁格尔

19世纪中叶,护士地位低微。出身名门的南丁格尔决心以身作则,改变这一现状,自愿当了一名护士。

1854年,英、俄等国在克里米亚开战,南丁格尔亲自奔赴前线。她替伤员清洗、消毒、包扎、按时换药、改善伙食,还经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涤带血的衣裤。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盏灯,在4公里的巡诊线上,挨个查看伤员病情,给伤员唱歌,送去安抚和爱心,从无间断。后来,直到英俄停战,最后一名士兵离开战场,她才回到家园。过度的劳累使南丁格尔染上终生不愈的疾病。她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亚热,健康还未完全恢复,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返回英国。战争结束,南丁格尔避开政府隆重的迎接仪式,化名“史密斯小姐”悄悄返回英国的家里。她说:“我不要奉承,只要人民理解我。”

回国后,她把英国人民为奖励她而募捐的钱悉数拿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她还著书立说,为现代护理学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鉴于此,国际护士理事会在她逝世后,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英国人民为她立起了手持油灯的巨型铜像,“提灯女郎”南丁格尔则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在中外历史上,能以坚持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难并建立特殊功业的人物向来不多,尤其女性人物更为鲜见。现代护理的鼻祖及现代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伟大女性。

素材解讀

她的勇敢抚慰了受伤将士的灵魂,她的献身精神推动了近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她的付出收到了真诚的回报。南丁格尔奉献出了自己的坚持与爱心,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护士的看法。由此可见,个人的力量并不微小,关键看你愿意付出多少。

适用话题

勇敢、奉献、爱心、回报……

张居正:成长路上的磨炼

他自幼聪慧,两岁认字,十二岁便中了秀才,是人们眼中的神童。就连当时的湖广总督顾璘也对他“许以国士,呼为小友”,两人成了一对忘年之交。

13岁的张居正参加了当年的乡试,在考试前写了一篇名为《题竹》的诗,诗中他自比为凤毛麟角,表现了他立志直上青云,成就一番功业的自信、霸气和抱负,同时也表现出他在性格上过于自负和高傲。作为当年乡试主考官的顾璘深知人才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经过必要的磨炼。虽然张居正的乡试成绩优异,但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一个真正的栋梁之才,顾璘执意促成了张居正的落榜,以便他能从中汲取人生的经验教训。乡试结果公布后,顾璘亲口告诉张居正:“是我坚持不录取你。”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也没有多做解释。在如此巨大的人生挫折面前,一个心高气傲的13岁少年居然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冷静和理解力。他不但没有怨恨顾璘,反而非常感激顾璘的一片苦心,终生都把顾璘当成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导师。在后来的回忆中,张居正说道:“我当时年龄还小,不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但是我知道顾巡抚是真正为我着想。在之后的这么多年中,我一直想报答他的恩情。”

素材解读

张居正一生敬爱顾璘,不仅是因为顾璘把年少的张居正看成了忘年交,也不仅是因为顾璘与他初相遇就“一见即许以国士”。而是因为顾璘对张居正中举的阻挠,是因为这种阻挠背后的爱护与期望给年少的张居正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所以张居正终其一生,都把顾璘当作是他人生的精神导师。张居正面对顾璘“苦心”的包容谅解的态度与抉择,是否可以给我们一点教益呢?

适用话题

感恩、苦心、栋梁、挫折……

猜你喜欢
南丁格尔乡试张居正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逐梦记
南丁格尔
张居正感激考官让自己落榜
南丁格尔展
磨砺是一笔财富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张居正的职场成功三要素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

作文周刊(中考版)2018年21期

作文周刊(中考版)的其它文章
关注细节,成就完美
风景在远处
做人的美德
学会礼让
思想决定方向
存在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