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观察

2018-09-12 10:10严文俊韩冬薛东明王伟林卢庆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B型

严文俊 韩冬 薛东明 王伟林 卢庆国

【摘要】目的 研究在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采取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参与诊治的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及分析,均实行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分析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经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之后15例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不存在严重并发症,且随访发现,夹层破口不发生内漏,且完全封闭,存在良好的弓部分支血管显影;主动脉CT血管成像复查发现,1个月左右时候患者发生夹层假腔缩小以及血栓化的现象,1年左右时候患者假腔全部消失,并且在对15例患者随访过程中不存在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结论 将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应用于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获得显著效果,值得應用。

【关键词】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中图分类号】R6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2..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imple aortic endovascular ex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involving the arch

YAN Wen-jun,HAN Dong*,XUE Dong-ming,WANG Wei-lin,LU Qing-guo

(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Xu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Xuzhou 2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simple aortic endovascular exclusion in the Stanford B-type aortic dissection involving the arch.Methods This articl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nd analyzed data from 15 patients with Stanford B-type aortic dissection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diagnosis between February 2016 and February 2017.All patients underwent simple aortic endovascular exclusi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Results There wer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in 15 patients with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after simple aortic endovascular exclusion.The follow-up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no endoleak in the dissection and it was completely closed.There was a good bow. a developing vessel portion;CT angiography review found aorta, about 1 month,when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false lumen thrombus dissection of the phenomenon,about 1 year, when the false lumen in patients disappeared,and no 15 patients during the follow-up There are symptoms such as numbness and dizziness in the limbs.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imple aortic endovascular ex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involving the arch has obtained significant results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Simple aortic endovascular exclusion;Bow Stanford type B;Aortic dissection

主动脉夹层属于常见的主动脉病变引发的一种灾难性疾病,依据Stanfond分型将其分为两种,即为Stanford B型和Stanford A型[1];开放性手术是临床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是临床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疾病的主要方法,研究发现,在临床治疗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疾病需要开展体外循环下的外科手术治疗,有的可能需要开展深低温停循环下的复杂弓部置换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手术难度。此次实验计算分析目标是参与诊治的15例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报道和评价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参与诊治的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7例,男8例,年龄30~46岁,平均年龄(38.65±3.21)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突发胸背部疼痛,具有高血压病史,且经临床诊断、心脏彩超以及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获得确诊,15例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和家属在知晓此次调查同意书以后自愿签字参与研究,对本院伦理委员会申报以后获得许可。

1.2 方法

如果患者存在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此时需要予以患者早期急诊手术干预。如果患者存在趋于稳定的病情,但需要吸氧和卧床休息的患者,应该及时监测患者心电、动脉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相关指标,给予患者β受体阻滞剂以及硝酸甘油来对患者收缩压进行有效控制,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患者硝普钠对其血压进行调节;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疼痛,需要予以适量盐酸哌替啶,如过于严重可以予以肌肉注射盐酸吗啡,术前需要对所有患者开展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对患者夹层破口位置进行初步评估,分析股动脉情况以及弓部分支血管开口位置和病变、支架锚定区血管直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心脏彩超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同时开展凝血检查、血象检查、血生化检查,对患者肝脏功能、肾脏功能、凝血功能等进行评估,不存在手术禁忌证。

15例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在在麻醉下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内的手术相关治疗,入路选为右侧股动脉,在患者腹股沟韧带下方纵行一切口,将患者皮肤切开,将皮下组织进行逐层分离,同时将股动脉游离后穿刺置入鞘管,顺着鞘管将泥鳅导丝置入到主动脉位置,此时合理释放造影剂,对夹层破口位置和真假腔进行确定,同时明确患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情况,将股动脉切开,顺着导丝选择型号合理的支架血管置入到预定位置,将支架血管进行释放,此时封闭患者夹层的破口,置入适当泥鳅导管,经造影检查发现支架完全扩张,支架血管腔内存在通畅的血流情况,且夹层假腔内不发生血流异常现象,具有良好的弓部分支动脉血管显影,不发生造影剂外泄现象,将导丝以及导管退出之后,采取滑线对股动脉切口进行连续缝合,在不发生活动性出血后之后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间隔2月进行一次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了解术后患者弓部分支血管显影、假腔转归、支架移位等情况。

2 结 果

此次分析研究的15例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之后均顺利完成相关手术,支架血管释放后进行造影检查发现,夹层破口不发生内漏,且完全封闭,存在良好的弓部分支血管显影,术后将患者送入到监护室,给予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甘油对血压进行有效孔控制,检测患者生化指标和血气指标,了解患者肝肾功能以及机体内环境,且在手术1天之后患者进入到普通病房,在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不发生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也不发生肢体麻木、头晕等缺血现象以及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恢复康复出院;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存质量。经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发现存在良好的支架血管位置,不发生近端内漏和移位,且维持通畅的血管腔内血流,术后1个月以主动脉CT血管成像进行复查发现夹层假腔发生缩小以及血栓化症状,术后1年以主动脉CT血管成像进行复查发现假腔消失,存在通畅的弓部分支血管血流。

3 讨 论

手术治疗是临床以往治疗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疾病的有效且唯一方式,烟囱手术、弓部置换手术、杂交手术为是主要手术模式[2],传统弓部置换手术应用过程中可能累及患者重要血管,存在较大操作难度,较高病死率,所以,心脏外科临床研究中始终致力于研究累及弓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问题,并且需要比较高的操作人员以及围手术期处理要求。在主动脉疾病治疗中因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存在较好的疗效,较低并发症,进而得到临床广泛推广。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疾病患者具有较差的全身情况,传统开胸弓部置换手术具有较大创伤,较差耐受性[3],所以,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因较小创伤、较低病死率低,逐渐发展成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主动脉隔绝术和传统弓部置换手术相比较,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出血少、输血少、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在手术过程中可有效防止深低温停循环和体外循环的影响,降低破坏血液中凝血因子和红细胞的程度,减少手术出血风险[4]。手术不需要开展复杂操作,可将手术时间缩短,并且不需要应用体外循环机,有利于预防血液内环境带来的影响,并且手术过程中存在较低出血量,基本上不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手术过程中不开展复杂弓部操作,不需要进行停循环处理,不会对脑部血流带来影响,且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疾病治疗费用[5-6]。

综上,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有利于提升累及弓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晓飞,严中亚,卢 中,等.单纯腔内隔绝术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6):58-60.

[2] 李晓飞,严中亚,卢 中,等.单纯腔内隔绝术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夹层20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2):211-212.

[3] 邱福轩,李 亮.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3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97-98.

[4] 莫为春,王 伟,周小勇,等.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4):251-252.

[5] 刘大伟,王永祥,赵 蕾,等.评价腔内隔绝术治疗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5):2206-2207.

[6] 哈力木拉提·木尔提扎,哈尔满·阿吉汉,赛力克·马高维亚,等.杂交手术技术在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及其并发症治疗的臨床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4):469-473.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主动脉夹层B型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B型超声的在线手势识别
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以脑血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
当妊娠遇上“主动脉夹层”
B型血的忧伤你不懂
“主动脉夹层”为何如此凶险?
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
《潜伏》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