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计的艳遇之旅

2018-09-12 05:46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木作搪瓷设计

何映宇

2018上海设计周外场装置。

一走进上海展览中心,由著名设计师王平仲先生创作的巨大金字塔造型的主门头就赫然在目。这不仅是设计展的入口,也是融入更多体验和创意的艺术装置。设计师在不同的内场空间分设了多组由数虎图像定制的“时空任意门”,可以体验在时空隧道中的神奇穿越,与不同空间的人进行互动交流。其寓意设计周的大门是天地人之宇宙共同体,它是在不断变化中创造新的价值和延续新的生命。

这也是一扇打开创新的大门。8月31日,2018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今年的主题是“打造设计梦想共同体·再设计”。用“再设计”重新定义未来的城市和生活是本届设计周传递的理念。

这已经是上海设计周的第七个年头了,2018上海设计周用一场破界之约,颠覆习惯,制造不同,主场创新生活设计体验展、跨界论坛、系列活动和设计365商业延伸四大板块,汇聚了文化、科技、时尚、艺术、美食、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是历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在这里,线上线下全城互动,诠释设计的新内涵和新价值,生动演绎设计从宏观到细微,从创意概念到实际应用的方方面面。无论你是颜值控、购物狂,还是科技迷,都能邂逅属于你的那份期待。转角遇见艺术、转弯遇见惊喜、转眼遇见美物、转身遇见未来。一场围绕着设计开展的艳遇之旅正在诱惑你的感官。

木与竹:自然的气息

进入中央大厅,城市进化馆墙面上的纸伞开开合合,因其时间差,而形成动态的画面。

这是Wonderlabs带来的装置作品,名为“瞬息”。瞬息之间,变化无穷。Wonderlabs是一问艺术互动创意工作室,拥有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跨学科专业人士,他们善于综合艺术、科技和故事化,提供技术创意解决方案。

纸伞的原料是木材,木与竹作为原材料的手作设计产品,不同于那些流水线上的套路产品,禅意柔美,温暖舒心,给上海设计周吹来了一股自然的清新之风。

米丈堂木作,是一个致力于建构中国高尚物质生活、打造有品性的生活方式之高端品牌,努力为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倾注情与美。米丈堂木作以江南文化为创作土壤,用珍贵木作艺术品作为载体,汲取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的审美理念,将优雅的造型语言、精湛的手工技法与现代设计元素并置融合,赋予每一件产品独特的文化风骨与气韵之美。

Wonderlabs的装置作品“瞬息”。

这些年来,米丈堂木作一直在打造有品性的生活方式,传承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木作”概念,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借由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将建筑与室内空间、家具融为一体。你看他们的设计,大到建筑构件,小到书案文玩,都以全新的形式和概念重新创作。米丈堂用精湛的手工艺术打造全木家具,优雅流畅的中国式线条将传统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的生活倾注情与美。

稀木作则是一个以原生态特色原木为主,制作个性家具和木器的工作室。他们独立开发、注重创意、高质环保,手工小量精作,以传统手作和现代工艺为基础,来设计制作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个性家具。稀木作用最质朴的方式去呈现展示空间,让家具在空间中凸显出来,形成家具和空间之间的对话格局。

栩岸木作将木头与诸多材料相结合,探索木质品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了以木质为核心的具有特殊美感的综合材料,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创作出新的木作制品。還有原创实木家具品牌忆朴研究的是中国当下居家美学和居家生活方式,此次以“朴归于室的生活”为主题,一款能够适用于有限空间的书桌——1987书桌,献给曾经的日子,表达素雅、质朴的居家状态。

有木作,就有竹作。木与竹,既相似,又不同。木沉稳,竹空灵,同样的自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米丈堂木作让你的心沉静下来。

致力于竹家居空间的竹矣,来自上海,在设计理念上融摄东方美学及人文情怀,在工艺上传承传统手工艺,以适应现代化社会为目的,结合竹、木、琉璃、瓷器、皮革、金属等不同材料进行创作,用智慧和创意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不凡。

十竹九造一直以来坚持以手工竹编与设计创新结合。所谓“十竹九造”,就是十成的竹子,九成的工艺,留下一成属于竹原有特性。这次他们带来的是“竹点亮家的温馨”的展览,在展览中一盏一盏竹灯照射出不同的温馨画面,以空间与光的理念诠释产品,展现自然竹与家、茶空间的完美融合,营造一个禅意平静的栖息地。

竹筐、竹篓、竹筛子,这些传统意义上对于竹编的思维定式被十竹九造彻底打破。圆中圆,是简单而富有禅意能更好增加家的温馨和茶空间的味道;留青工艺,纯手工传统弯曲,会让你有一种提着它去寻找自己的影子的冲动,这件作品获得了上海国际家居展金点奖。

一盏一盏竹灯照射出不同的温馨画面,以空间与光的理念诠释产品,展现自然竹与家、茶空间的完美融合,营造一个禅意平静的栖息地。不仅如此,竹编的自然与宁静感,将摇曳灯火维系上家的情感,在躁动的现实可安静自我放飞,给予自己与自然亲近接触,沐浴其温润如玉之光。

你能想象用竹子做成的充电宝吗?这想法还真是有点皮呢,同样以竹为媒,一款名为“充·竹”的充电宝更让人大呼最“淘气”设计,看来还真是比较容易“充足”。

设计师大胆将一段废竹切开,發现灯光映照竹片自然肌理独特之美。将竹片化身竹灯,结合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变成能源补充产品,引发可持续发展的深思。竹虚心、气节的内涵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追崇,一款竹充电宝,向不屈的气节致敬,同时感受自然的气息。

还有竹木知几&元居木舍将竹与木归入一个大家庭,带来充满想象力的木作家具。竹木知几&元居木舍原本是两个品牌,一个做竹家具,一个做木家具,却因共同的梦想和理念而产生的联合品牌,他们不停地在思考实木家具如何更好地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中华传统里面有十分经典并且能影响全球的好设计,作为现代人,十分有必要去传承和创新。用设计的方式,让传统的手艺用木作的方式焕发新的能量。

搪瓷的传承

久违了,搪瓷。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搪瓷。洗脸用的脸盆,刷牙用的杯子,吃饭用的饭碗,都由搪瓷厂出品。搪瓷价廉物美,经久耐用,是居家必备的小伙伴。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搪瓷慢慢远离了我们的视线,而现在,在设计师的巧手安排下,搪瓷又卷土重来。

玖申,一个以珐琅、搪瓷为发声点的文化创意团队。回归、再造是玖申想要赋予其上的全新理念。“马约尔的花园”是隐匿在北非皇城马拉喀什里的一处私家园林,玖申此次以其为主题,在展览中分割出室内和室外两层空间,将搪瓷置于沙漠里的花园,展现搪瓷本身的户外感和玖申设计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我们之前只有在欧式瓷器上才看到过的欧洲风几何感花纹,这次居然被脑洞大开的设计师搬到了搪瓷餐盘和cool-color百变搪瓷水杯之上,居然也毫无违和感。这种有一点点像中国的竹编纹理的图案,斜向编织格中加了一两圈绳编圆环,但更具有几何的线条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玖申搪瓷。

创始人毕业于意大利马兰欧尼时尚设计学院,要问设计师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搪瓷情结,因为他的爸爸就是上海久新搪瓷厂的最后一代厂长,你说有没有情结?

他一直在收藏搪瓷,懂工艺和市场,也有资源。“玖申”就是“久新”的谐音,有传承的意思。传统工艺和时尚美学的碰撞就此开始。源于搪瓷,却高于搪瓷;本是搪瓷,又好像不是搪瓷;说是日用品,又酷似艺术品。超凡脱俗,令人倾心。

手包与手表:女性的宠物,男性的珠宝

用创新颠覆传统,用设计致敬经典,时代更迭,审美觉醒。

手包和手表,一阴一阳,一个是女性的宠物,一个是男性的珠宝,最需要体现出设计感,以彰显个人不同凡俗的品质。

创立于2014年的朴度文创每一件文创作品秉承质朴为美、使用为本的理念,发扬中华文化与实践东方美学。此次参展主题一是2017年的丁酉·一年一器的手包系列,二是称心系列产品(以传统杆秤元素设计的一系列文创产品)。

非遗的手包,一定能体现出不一样的你。东方文化的精粹是经典流传的,能在大肆运用的中国风中突出重围,是朴度的设计。缘起千年的缂丝工艺、传统打籽绣、大漆工艺,一件件最东方、最传统的材料、工艺,成为了闪耀红毯的手包,诠释了东方美学的百态。

优雅的女士离不开手包。手表,则是男性身份的象征。

这次上海设计周还专门设立了法国馆,现场近200平方米的空间被浓缩成法国浪漫生活的剪影,汇聚了十多位来自法国手工艺术家和时尚设计师创作的2018冬季新款首发系列,包括男女服饰、香水、智能可穿戴用品和家居用品等。其中,NOERDEN手表颇为令人瞩目。

朴度纯手工手包。

2014年,克里斯托弗·塞尔莫拉斯先生由于无法在市场上找到一款能够满足他对于时尚和健康需求的智能手表。于是,2016年他携手柏泰投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沃尔特·巴特尔,共同创建了NOERDEN。作为一个年轻的法国品牌,NOERDEN汇集了上海的前沿科技与巴黎的美学设计,它的使命是“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NOERDEN将极简设计和智能科技结合在一起,打造适合都市人的时尚智能设备,并将所有的数据都汇集在其免费APP中,形成全面的健康分析,帮助人们找到生活的平衡。

而上海的同点设计公司一点也不逊色,自公司成立以来,他们已有十多年的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经验,可谓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

这一次在上海设计周上,他们带来的是ULTRAWORKS手表,以进口天然云石作为表盘的星空宇宙全系列手表作品以及球面蓝宝石机械手表。ULTRATIME手表一直在寻找颠覆时间的演绎方式,不断地利用简洁的视觉语言,将功能与美感恰到好处地结合,呈现时间新的可能性。

是不是有点目不暇接的感觉?那些创意十足的设计,值得你细细品味。走进上海设计周,艳遇一段“美好时光”,体验一场“梦想大秀”,触摸一回“未来世界”,感受一次“异国情怀”……用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发现、去感受、去重新定义属于每个人的消费信仰和生活方式,让城市更宜居、幸福感升级。

猜你喜欢
木作搪瓷设计
木作艺术对于现代茶空间环境的氛围营造
系列纪录片《中国手作》第一季《木作》开播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如何修缮分析
传统小木作语言在现代地域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渐渐——搪瓷碗灯具设计
搪瓷缸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