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康2号在保山市隆阳区的饲养试验及示范推广

2018-09-13 01:14范国明蒋碧婷杨丽莎李金河番成砖李静楠
中国蚕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隆阳区皓月蚕种

范国明 蒋碧婷 杨丽莎 李金河 番成砖 李静楠

(1保山市隆阳区蚕桑技术推广站, 云南隆阳 678000; 2保山市隆阳区种子管理站, 云南隆阳 678000)

保山市隆阳区是云南省的优质蚕茧主产区,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蚕区,区内呈现立体气候,海拔高度跨度较大,低的地方在怒江峡谷的芒宽乡康浪坝一带,海拔高度在700 m左右,属于低热河谷区;高的地方在西山片区的瓦房乡水源村等地,海拔高度在1 900~2 300 m之间,属于高海拔冷凉区;大部分蚕区的海拔高度在1 500~1 900 m之间,为中海拔温凉区[1]。在低热河谷区,全年可以养蚕5~6批,中海拔温凉区全年养蚕4~5批,高海拔冷凉区(海拔高度在1 900~2 300 m之间)全年只能养蚕3~4批。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别名家蚕血液型脓病、体腔型脓病,生产上俗称脓蚕、水白肚、拖白水、爬边蚕、高节蚕等,是一种病毒性蚕病,在宋代陈旉编著的《农书》(公元1149年)中已有记载[2]。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属于亚急性蚕病[3],是病毒性蚕病中病程最短,发病最快的一种,一般1~3龄蚕感染3~4 d发病死亡,4~5龄蚕感染4~6 d发病死亡,温度越高,发病越快,老熟前后发病的,有部分蚕能够结薄皮茧甚至进一步化蛹,但多数死于茧内,尸体腐烂,污液流出污染茧层,形成内印茧。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对蚕茧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是保山市隆阳区主要的家蚕病害,蚕农每年因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发生而减少蚕茧产量和蚕茧收入15%~20%,有的蚕区因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减产幅度甚至达到30%,其中在秋蚕期发病严重的减产幅度更是高达70%[4-5],给广大蚕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同时也给茧丝绸产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华康2号是以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具有高度抵抗力抗病基因载体品种作母本,以现行成对实用品种秋丰、白玉为父本进行杂交、连续回交实用品种、抗病基因纯合固定等技术手段,成功培育的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家蚕品种[6-7]。2015年春蚕期,保山市隆阳区蚕桑技术推广站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并开展了农村饲养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华康2号表现出很强的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性能,而且其适应性和茧丝质量也较好;2016年夏蚕期继续开展了农村饲养试验,蚕茧产量大幅增加,给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蚕农纷纷要求饲养,2016年晚秋蚕期在保山市隆阳区的板桥镇、金鸡乡、河图镇3个乡镇共示范推广华康2号蚕种500.00盒,平均盒种产茧量47.50 kg,比保山市隆阳区的板桥镇、金鸡乡、河图镇3个乡镇同期饲养的2 145.00盒菁松×皓月蚕种(盒种产茧量为33.01 kg)高43.90%;2017年保山市隆阳区全面推广华康2号蚕种5.03万盒, 产茧量2 510.0 t,平均盒种产茧量44.17 kg,实现蚕茧产值1.15亿元;与2016年相比,蚕种饲养量增加13.5%(2016年蚕种饲养量为4.43万盒),产茧量增加60.9%(2016年产茧量为1 560.0 t),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25.45%(2016年平均盒种产茧量为35.21 kg),蚕茧产值提高92.92%(2016年蚕茧产值为5 961万元)。现将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的小规模饲养试验结果、小规模示范推广试验情况及小规模示范推广效果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效果介绍如下,为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在隆阳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蚕品种:华康2号;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盒种卵量均为29 000粒。

1.2 试验方法

1.2.1 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的小规模饲养试验 (1)2015年春蚕期饲养试验。在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村进行,试验设计为蚕品种单因子试验,试验蚕品种华康2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从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引进后特快专递送达保山市隆阳区蚕桑技术推广站,并及时转送保山海宏蚕种生产经营有限公司催青;至蚕种转青再发种到小蚕共育点,装入收蚁袋进行补催青;隔日感光收蚁,调查孵化率,集中进行小蚕共育,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由保山海宏蚕种生产经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各项处理与华康2号一致。共育至3龄饷食后将华康2号和菁松×皓月的家蚕分别发放至隆阳区金鸡乡金鸡村的王丛林户(华康2号、菁松×皓月各3.00盒)、孟光林户(华康2号、菁松×皓月各2.00盒)饲养。生产技术方面,小蚕期统一采用打孔保鲜膜覆盖小蚕,1日2回育;大蚕期采用1日3回育,配套使用省力化活动蚕台,每户饲养到4龄饷食以后,从每个品种随机抽取400头蚕设置为1个小区,重复3次,共饲养1 200头蚕进行小区试验,其余蚕正常饲养至上蔟,熟蚕全部使用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饲养过程中由农户及时记录操作技术、各种蚕病的发病情况、每个龄期的起止时间、全龄经过,采茧时由技术人员调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上茧率、盒种产茧量、公斤茧颗数、蚕病发病率,蚕茧由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板桥蚕茧收烘站统一收烘。(2)2016年夏蚕期饲养试验。在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卧佛村进行,试验蚕品种华康2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从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引进后特快专递送达保山市隆阳区蚕桑技术推广站,并及时转送保山海宏蚕种生产经营有限公司催青;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由保山海宏蚕种生产经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蚕种催青及小蚕共育与(1)2015年春蚕期饲养试验中的方式方法相同,共育至3龄饷食后将华康2号和菁松×皓月的家蚕分别发放至隆阳区板桥镇卧佛村的董福秀户(华康2号、菁松×皓月各3.00盒)、板桥镇卧佛村的张自忠户(华康2号、菁松×皓月各2.00盒)、金鸡乡金鸡村的王丛林户(华康2号、菁松×皓月各5.00盒)饲养。技术处理与调查均与(1)2015年春蚕期饲养试验中的方式方法相同。

1.2.2 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的小规模示范推广试验 2016年晚秋蚕期在保山市隆阳区的板桥镇、金鸡乡、河图镇3个乡镇共示范推广华康2号蚕种500.00盒,蚕种从山东广通蚕种公司购买,涉及饲养农户221户,其中板桥镇212户、金鸡乡6户、河图镇3户;以菁松×皓月为对照,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由保山海宏蚕种生产经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共饲养2 145.00盒,涉及饲养农户883户,其中板桥镇726户、金鸡乡72户、河图镇85户,分别调查华康2号和菁松×皓月的盒种产茧量、总产茧量、蚕病发病率。养蚕结束后,由蚕桑站技术人员从所有养蚕户(1 104户)中随机抽取蚕茧样品,每户抽取2.5 kg,按品种(包括正反交)分类合并后送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进行缫丝检验。

1.2.3 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的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 2017年保山市隆阳区全面推广华康2号,蚕种从山东广通蚕种公司购买,全年共推广华康2号蚕种5.03万盒,发放给全区7 283户农户饲养;调查产茧量、盒种产茧量、蚕茧产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小规模饲养试验情况

2.1.1 华康2号小规模饲养试验的发育经过和蚕茧产质量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蚕品种华康2号的5龄经过和全龄经过分别为7 d 8 h、25 d 20 h,比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的7 d 15 h、26 d 18 h分别快7 h、22 h;华康2号的全茧量、茧层量分别为2.28 g、0.50 g,比菁松×皓月的2.20 g、0.49 g分别高3.64%、2.04%;华康2号的上茧率为88.3%,比菁松×皓月的79.3%高9.0个百分点;华康2号的茧层率为21.92%,比菁松×皓月的22.09%低0.17个百分点;华康2号的盒种产茧量为50.60 kg,比菁松×皓月的42.00 kg高20.48%。

表1 2015年春蚕期、2016年夏蚕期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小规模饲养试验的发育经过和蚕茧产质量

华康2号和菁松×皓月的盒种卵量均为29 000粒,表2-4相同。

2.1.2 华康2号小规模饲养试验的孵化率及发病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华康2号的孵化率为97.50%,比菁松×皓月的95.50%高2.00个百分点;华康2号的蚕病发病率为0.25%,比菁松×皓月的12.55%低12.30个百分点;华康2号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发病率为0,比菁松×皓月(9.13%)低9.13个百分点;2015年春蚕期,华康2号只有少量细菌病发生,细菌病发病率为0.08%;而菁松×皓月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和细菌病均有发生,细菌病发病率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发病率分别为0.16%和6.33%,明显高于华康2号的0.08%和0。2016年夏蚕期虽然遭遇高温多湿,但华康2号仍然没有发生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只有部分农户发生白僵病、细菌病,华康2号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白僵病、细菌病的发病率分别为0、0.25%、0.16%;而菁松×皓月除了发生白僵病、细菌病外还发生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菁松×皓月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白僵病、细菌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1.92%、0.42%、6.25%,明显高于华康2号。在试验中我们还发现华康2号群体发育整齐,在金鸡乡轻度氟化物污染区饲养没有出现氟化物中毒症状,试验农户反映该品种蚕茧产量高,明确提出要求饲养华康2号。

表2 2015年春蚕期、2016年夏蚕期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小规模饲养试验的孵化率及发病情况

2.2 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小规模示范推广试验情况及小规模示范推广效果

2.2.1 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小规模示范推广试验的缫丝检验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华康2号正反交的上车率、解舒率平均分别为97.03%、82.2%,比菁松×皓月的88.26%、71.3%分别高8.77个百分点、10.9个百分点;华康2号的茧丝长为993.1 m,比菁松×皓月的980.7 m长12.4 m;华康2号的茧丝纤度为2.690 dtex,略粗于菁松×皓月(2.419 dtex);华康2号的解舒光折和毛折分别为234.7 kg、259.0 kg,比菁松×皓月的238.1 kg和286.0 kg分别低1.43%、9.44%;华康2号的万米吊糙平均为2.0次,比菁松×皓月的3.9次低1.9次。表3 2016年晚秋蚕期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小规模示范推广试验的缫丝检验情况综合比较各项缫丝成绩,华康2号优于菁松×皓月,受到缫丝厂欢迎。

表3 2016年晚秋蚕期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小规模示范推广试验的缫丝检验情况

各品种蚕茧样品在试验农户家中随机抽取,每户2.5 kg,按品种(包括正反交)分类合并后送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进行缫丝检验。

2.2.2 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的小规模示范推广效果 2016年晚秋蚕期隆阳区示范推广家蚕品种华康2号蚕种500.00盒,产茧量为23 750.5 kg,平均盒种产茧量47.50 kg;同期饲养菁松×皓月蚕种2 145.00盒,产茧量为70 815.5 kg,平均盒种产茧量33.01 kg。从表4可以看出,华康2号平均盒种产茧量比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提高了14.49 kg,平均盒种增幅为43.90%;华康2号蚕病发病率平均为10.31%,没有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发生;菁松×皓月除了发生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外,还发生细菌病、白僵病,蚕病发病率平均为14.42%,比华康2号的平均发病率高4.11个百分点。由于华康2号的盒种产茧量比菁松×皓月大幅提高,蚕病发病率降低,增收明显,当地农户强烈要求饲养华康2号。

表4 2016年晚秋蚕期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小规模示范推广试验的效果

2.3 华康2号在隆阳区农村大面积示范推广效果

在2016年晚秋蚕期开展华康2号新品种小规模示范的基础上,隆阳区2017年全面推广华康2号,蚕种从山东广通蚕种公司购买,全年共推广华康2号蚕种5.03万盒,产茧量2 510.0 t,平均盒种产茧量44.17 kg,实现蚕茧产值1.15亿元;与2016年相比,蚕种饲养量增加13.54%(2016年蚕种饲养量为4.43万盒),产茧量增加60.90%(2016年产茧量为1 560.0 t),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25.45%(2016年平均盒种产茧量为35.21 kg),蚕茧产值提高92.92%(2016年蚕茧产值为5 961万元)。2017年在各蚕桑重点村推广华康2号4.20万盒,产茧量2 240.0 t,蚕茧产值1.03亿元,占全区蚕茧总产值的84.60%,发挥了很好的提质增效和示范带动作用。例如,2017年隆阳区板桥镇左所村的160户蚕农,全部饲养家蚕抗病新品种华康2号,全年饲养华康2号蚕种1 118.00盒,产茧量55 467.0 kg,蚕茧产值255万元,同比增加55.50%。其中,交售保山利根丝绸公司的鲜茧量为51 019.0 kg,保山利根丝绸公司年平均盒种收茧45.60 kg。农户从保山利根丝绸公司获得的蚕茧款高达230万元,茧款收入比2016年增加了76万元,同比增幅达49.35%,户均蚕茧收入14 400元,户均蚕茧增收4 750元,实现了大幅度增产增收。又例如,隆阳区瓦房乡的7个贫困村是近几年发展的蚕区,2017年饲养华康2号蚕种2 934.50盒,由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收购蚕茧125 136.1 kg,农民茧款收入5 678 657元。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的大面积示范推广,促进了隆阳区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全区蚕桑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小结与讨论

3.1 华康2号的抗逆性

3.1.1 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抗性 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具有高度抵抗性,对桑叶氟化物污染也表现出较强的耐受能力,表现出强健好养、丝质优、产量高[6]等优异性能。本试验因蚕种供应上的原因,2015年只进行了春蚕期的试验,2016年开展夏蚕期试验,于2016年秋季开始示范性推广饲养。通过2015—2017年在隆阳区的试验示范结果发现,华康2号在农村饲养过程中未发生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表现出很强的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性能。

3.1.2 华康2号对氟化物的抗性 保山市隆阳区的金鸡乡等地桑园周围有氟化物污染,多年来均饲养秋丰×白玉、丰一×54A等耐氟家蚕品种,但秋丰×白玉、丰一×54A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抗性较差。在2015—2017年华康2号的试验示范过程中华康2号均未发现氟化物中毒现象,表现出很强的抗氟化物性能。

3.1.3 华康2号对其它蚕病的抗性 华康2号饲养试验中,有部分农户4~5龄期发生细菌病,秋蚕期发生白僵病,但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差别不明显。在2017年大面积推广过程中,农户没有反映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发生,但是细菌病和真菌病却很常见,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目前各地农户养蚕劳动力普遍不足,养蚕生产操作较为粗放,消毒防病意识淡漠,养蚕环境中各种蚕病的病原积累较多,造成了各种蚕病的反复发生。今后的蚕品种选育应该从多种抗性方面加以选育研究,为生产提供抗多种蚕病的高产优质蚕品种,以满足蚕桑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

3.2 华康2号的蚕茧产量

由于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是当前的主要蚕病,而华康2号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抗性强,推广饲养华康2号大幅降低了蚕病损失,家蚕结茧头数多,蚕茧产量明显提高,所以该品种在推广中受到农民的欢迎。2015年春蚕期农村小规模饲养华康2号盒种产茧量55.00 kg,比菁松×皓月(42.50 kg)提高29.41%;2016年夏蚕期农村小规模饲养华康2号盒种产茧量46.20 kg,比菁松×皓月(41.50 kg)提高11.33%。但是华康2号的蚕体和茧型不大,全龄经过比菁松×皓月等常规蚕品种要短,特别是大蚕期为积累丝物质的主要时期,而华康2号比菁松×皓月等常规蚕品种5龄期短,如果食桑量不足就会发生蚕体偏小的问题,对蚕茧产量和品质可能有不利影响。为了确保饲养华康2号获得蚕茧高产,我们建议饲养小蚕时喂1次桑叶扩1次蚕座,超前扩座,4~5龄必须充分饱食,在5龄第3天扩够蚕座面积,要求每盒蚕种5龄第3天的蚕座面积应达到40 m2左右(约相当于15片标准化活动蚕台的面积),及时喂足桑叶,充分饱食,提高蚕茧产量。

猜你喜欢
隆阳区皓月蚕种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仰望一轮皓月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保山市隆阳区10913例妊娠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测定
隆阳区总工会:牵头举办春季招聘会
隆阳区总工会:“助推脱贫攻坚·爱心企业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