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利事业40年发展历程

2018-09-13 05:42水利部办公厅
紫光阁 2018年9期
关键词:洪水节水水利

水利部办公厅

改革开放40年,是治水思路和重点不断调整完善的40年。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提出了一系列治水方针和重大部署,为水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治水思路和重点不断调整完善

第一阶段(1978—1989):水利改革方向变轨转型,工作重点转为抓经济效益。全国各地水利部门将水利工作的着重点从抓建设、建工程转移到抓管理、见效益上来,明确了“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工作方针,将“全面服务,转轨变型”作为水利改革方向,把推行“两个支柱、一把钥匙 (即以水费收入和综合经营为支柱,加强经济责任制)”作为搞好水利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中心环节,利用现有大量水利工程创造经济效益。

第二阶段(1990—1997):水利在发展全局的位置更为突出,水利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在此期间,国家较大幅度增加了水利投入,水利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小浪底、万家寨、飞来峡等一批重点工程也相继施工;观音阁、桃林口、引黄(河)入丑(河)、引碧(碧流河)入连(大连)、引大(大通河)入秦(秦王川)等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淮河、太湖、洞庭湖等河湖治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階段(1998—2011):治水思路发生重大转变,更加重视人水和谐发展,水利建设与管理进入新的高潮。在治水新思路的指引下,水利各项工作发生历史性的转变:防洪工作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注重蓄滞洪区建设;水资源管理工作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生态治理工作从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相结合转变;水利建设工作从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水行政管理工作从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转变。这一阶段,中央大幅增加水利基础建设投资。

第四阶段(2012至今):水利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治水思路进一步完善,水利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这一阶段,水利改革发展全面提速,一批标志性重大水利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得到扭转,三峡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等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发挥重要作用,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型水利建设大规模实施,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

防汛抗旱减灾取得重大胜利。坚持把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放在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的首要位置,超前部署、周密组织、精准调度,战胜了1991年淮河和太湖流域大洪水、1994年珠江大洪水、1996年海河南系大水、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大洪水、2003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2011年钱塘江大洪水等特大洪涝灾害,抗御了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等严重干旱,有效应对了频繁发生的台风和山洪灾害袭击,夺取了抗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水利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新理念要求,全面战胜东北三江大水、长江流域大水、太湖流域特大洪水、海河暴雨洪水,成功防御了洞庭湖水系罕见大洪水和汉江严重秋汛,科学防范了44个台风袭击以及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确保了大江大河、大型与重点中型水库及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因灾死亡人数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确保了大江大河、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农田水利事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八大以来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3亿亩,2016年底共有灌溉面积11亿亩,其中耕地灌溉面积10.1亿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幅提高,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35提高至0.532。全国建有农村供水工程5887.46万处,总受益人口8.12亿 人。全面实施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水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高,较好满足了经济发展需求。截至2016年,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460座,水库总库容8967亿立方米,分别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16.4%和123.5%。为解决部分城市的严重缺水问题,建成了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入青等供水工程,努力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西江大藤峡、引江济淮、滇中引水等122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在建投资规模超过9000亿元,南水北调东中线建设完成发挥作用,累计向受水区供水130 多亿立方米,我国水资源配置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采取安排专项资金、以工代赈和专项补助、“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世界银行贷款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实施“母亲水窖”等多种方式着手解决农村饮水问题,集中解决了我国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与饮水安全问题,提前完成 联合国千年目标。2016年大力实施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目前已让9000万农村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实施全国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大中型病险水闸险加固,加快农村水电开发利用步伐,2016年农村水电总装机容量达7800万千瓦,年发电量2680亿千瓦时,分别是1978年的318.8%、440.3%,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占全国水电的1/4。

水资源节约保护不断加强,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约束作用不断显现。大力推进农业和工业节水,以农业用水微增长,保障了我国粮食产量从1979年的6642亿斤增加到了2017年的12358 亿斤,万元GDP用水量从上世纪 80年代初的2909立方米降至2017 年的7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 用水量从953立方米降低到49立方米。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与生态修复面积不断提高,黄河、黑河、塔里木河等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黄河干流连续18年不断流,黑河尾闾东居延海连续13年不干涸,引江济太、珠江调水压咸、引黄济淀等水资源调度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38万平方公里,整治坡耕地1980万亩,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1400多个,治理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水利改革取得丰硕成果,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十八大以来,涉水领域支柱性、牵引性、战略性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多点开花,水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水权水市场建设、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中国水权交易所挂牌运营,水资源税、水生态保护补偿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覆盖全国797 个县、5200万亩灌溉农田。在全国全面推河长制,省市县乡四级工作方案全部出台,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河长制全面启动实施。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2013-2017年,全国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64万亿元,重大水利改革举措取得实效。

总体上讲,过去40年是水利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同步发展、水利体制机制发生重大转变、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深入的40年;是同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进行不懈斗争、经受惊心动魄特大洪水和历史罕见持续干旱严峻考验、防汛抗旱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的40年;是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大规模展开、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跨越式提升的40年;是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城乡居民从水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水利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的40年;是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明显提高、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40年。

猜你喜欢
洪水节水水利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洪水来了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