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之问

2018-09-13 19:21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8年6期
关键词:阿花神童辛格

2005年的“钱学森之问”曾经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国人对杰出人才培养的热议。回想13年前钱学森对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想到了一个跟千家万户都有关的“家庭教育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家庭教育总是不关注培养‘正常儿童?”

近些年家庭教育受到空前重视,家庭教育论坛很多,但主题总是关注培养“优秀儿童”“成功儿童”“超常儿童”。我主张,家庭教育要倡导培养“正常儿童”,而不是“超常儿童”。比如第二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的主题是“回归美好生活的家庭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包括“什么样的儿童能够获得美好生活”,我的回答是“只有正常儿童才能获得美好生活”。

在子女的成长期望值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句老话,折射出广大父母渴望培养超常儿童的心态。但如果父母不顾实际,违背规律,不甘于培养正常儿童,心态不定位于平常,往往不仅培养不出“超常儿童”,而且可能连培养“正常儿童”都保不住,甚至培养出“异常儿童”来。

正常儿童是有用之才

培养正常儿童,看似简单,常被小瞧。其实,凡是正常儿童,将来一定是社会的有用之人,其中更有社会的有用之才。

但生活中缺少正常心态的父母,上演的却是“博士逼疯儿子”之类的戏码。据报道,农民家庭出身的博士,希望子承父业,儿子将来也成为博士。于是今天要求儿子学习这个,明天强迫儿子学习那个,不堪重负的儿子最后被逼疯了。这个博士的专业知识可能很渊博,但对家庭教育和人的成长规律知之甚少。一味追求培养超常儿童,用力管教儿子,反而把儿子成长的空间管死了,把一个好端端的正常儿童逼成了“异常儿童”。

比个体悲剧更值得警醒的是,国家和国人的儿童观应当是淡定的,而不是“神童观”。如果国家的儿童观是淡定的,国人则少有“造神童”的恶俗。

发生在印度的国家干预“造神童”事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印度男孩辛格,四岁半就完成了42.195千米的马拉松跑,震惊印度,人称“马拉松神童”。2007年,5岁的辛格计划用10天时间跑完500千米的路程,但就在辛格准备开始漫漫征程的第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原来,警察接到了政府的命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马拉松活动。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个5岁的孩子,500千米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段的活动,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这就是正常的儿童观,儿童5岁的时候要完成的是5岁能完成的任务,不能也不应该去完成15岁或者25岁才能完成的任务。

正常儿童是人性儿童

人性儿童,就是具有美好心灵的儿童。最基本的人性是善良,人性儿童就是善良儿童。

目前青少年的问题,按照重要性排序,可以概括成四个迷失:信仰迷失、价值迷失、道德迷失、人性迷失。从基础性排序,“人性迷失”则是最基础的、第一位的。四者之间,人性迷失是根本,人性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没有人性,谈什么价值观,有什么信仰?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家庭教育要“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我认为,好的品德、善良的人性是做人的基本前提。教育的根基在于“人性的教育”。

但长期以来,教育多禁区,“遗忘”“否定”人性教育,令人无奈。改革开放前,不敢讲心理学,说是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改革开放之初,不敢讲个性,怕倡导个人主义。不得不讲“个性”时,必须加“健康的”三个字讲,只能讲“健康的个性”。直到今天,还有一个不敢讲,不敢讲“人性”。不讲人性的德育是什么德育?是“人性缺位”的德育!是“缺少人性”的德育!

人性即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情感和理性。人性中的真善美,需要激发、唤醒和培育。教育就是关注心灵发育成长,就是把人本性中美好的理性和情感发育起来。只有教育,才能培育向善的人性,提升人性的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讲话,多次提出“要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很遗憾这个指示,并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包括家庭教育工作者)足够的理解和重视。

正常儿童是阳光儿童

阳光儿童即具有美好心态的儿童。乐观和坚强是阳光儿童的主要特征。人生仿佛《西游记》隐喻的一场“西天取经”,道路遥远,跋涉艰难。儿童成长的“西天取经”,也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面对漫漫人生,面对坎坷曲折,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精神,永远是照亮人生之路的心灯。

有研究表明,儿童在6岁以前形成的都是人生的基本品质,比如孩子是不是善良,有没有同情心、忍耐力等,在0~6岁期间就基本定型了。人成年以后的性格,大部分是在6岁以前形成的,人遇到挫折和苦难时是否具有百折不回的毅力,也取决于6岁以前。因此,早期教育中,塑造儿童坚强乐观的正面性格比灌输知识更重要。

2014年3月日本有本畅销书《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其中的女儿阿花谨记妈妈的教诲,培育起美好的人生心態。她说,妈妈教给我两句话,“不说别人坏话,不忘记微笑”。妈妈的人生感悟,让阿花成长为笑对不幸人生的阳光少女。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斯德哥尔摩的第一场演讲,他一连讲了好几个自己母亲的故事。他记得有一次家中遭遇挫折,母亲看出莫言担心她自寻短见,就开导莫言说:“儿啊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从容,让莫言学会坚强。一个其貌不扬的儿童,终于“历经坎坷成大道”,“西天取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正常儿童是自立儿童

自立儿童即具有“美好心志”的儿童。儿童自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是“我的事我做主”。教孩子自立就是培养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成年以后,最基本的自立就是自食其力。

从小教育子女学会劳动,培养生存能力,本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是培养自立儿童的根本性问题,却一直被忽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六一”儿童节向少年儿童提出了号召: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父母要认识到培养孩子成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认识到“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教育子女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讲的是日本福冈一位叫千惠的妈妈在女儿阿花9个月大的时候癌症复发,医生说她最多还能活4年。千惠怎么用剩余的生命去爱女儿呢?多做些好吃的给孩子?给孩子多备些衣物?或是攒下一大笔钱?坚信“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千惠却认为,“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于是她决定用余生教阿花做饭、洗衣。

两岁时,阿花开始学洗袜子;3岁生日时,千惠送她一台手动榨汁机;4岁的生日礼物是围裙和刀具,生日第二天阿花就踩着凳子在料理台上学切土豆;5岁生日前,阿花学会煮松软的糙米饭、制作漂亮的寿司,还第一次做了一大坛子大酱……一直陪伴女儿的千惠,总是在一旁微笑鼓励,“不发言,不帮忙。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我都要让她自己来,让她独立思考和体会”。

阿花5岁生日后没多久,千惠安详地去世了。阿花每天早上6点就要准备早餐、喂狗、做酱汤、弹钢琴、去幼儿园;下午回家后,她还要晒衣服、叠衣服、刷澡盆……千惠的爱是智慧的,是为孩子一生着想的。据说这本书感动了500万人,阿花也成了自立儿童的典型代言。

所以,培养出正常的儿童,是家庭的幸福,更是国家的希望。(作者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第二届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

猜你喜欢
阿花神童辛格
我的自由
神童特工拯救世界
减肥
都是神童
刘晏七岁为官
阿U“新蚊连啵”
看电影
手机不通
“梦游”
阿花的小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