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

2018-09-13 11:16蒋德军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运用

蒋德军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以任务完成为主线,通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完成知识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形象直观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本文就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作用及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56-02

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谓任务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知识点设计成任务展示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完成为主线,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进行知识点的掌握及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效率。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有了更多操作实践的机会与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与操作实践,而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性契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word相关软件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的知识点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发现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思考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等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word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与点拨,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式评价。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具体直观的教学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以理论说教为主,中学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教师灌输式教学不感兴趣,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化与直观化对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任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面对任务,需要亲自动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具体操作。而且在任务布置的环节,教师让学生播放VCD,让学生听CD、全球通信,让学生亲手完成VCD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实现VCD的播放只有多媒体电脑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相关软件的选择、安装与使用,这样使教学过程具体化,学生遇到细小的问题都要自己亲手解决,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动脑思考。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须当堂解决,教师可以及时指出并进行反馈矫正。

(三)体现个性化教学的优势

由于家庭环境、生活阅历及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等因素,因此,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也给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学优生“吃不饱”,就很容易使优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差生很可能对知识消化不了,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调整任务的难度,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完成对基础知识具有巩固与深化作用、难度较低的任务。这样,每个同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力都会得到相应提高,避免了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

二、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任务”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达成目标的教学手段,因此,任务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将其细化为每个细小的学习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的完成与实现,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认知目标一般设计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是比较浅层次的,主要是让学生记住学过的知识点与操作程序,理解是较高的要求,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在记忆的基础上能够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懂得为什么这样操作,这样操作会出现什么结果。掌握是指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形成操作技能。操作目标通常分为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初步学会是指学生懂得基本操作,学会是指学生上机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相关操作,熟练是指学生进行效率较高的操作,出现错误能够进行自我纠正。

(二)“任务”的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强。学生亲自上机操作要比教师的理论说教好得多。教师在演示后,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上机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总结归纳操作方法,获得感性经验,进而进行理论性的总结,通过实践掌握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要設计一些必须上机才能完成的任务,不动手操作就无法完成任务。

(三)“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特点

一是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不同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即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进行任务的设计。同时,任务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一些刚接触的新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对操作的详细步骤、注意的问题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学习。

二是“任务”的设计要注重重点难点的分散。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任务的设计需要考虑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点不宜过多,切忌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最好不要超出两个,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失去完成任务的兴趣。

要控制任务的规模,规模不宜过大,任务之间要存在必然联系,不能脱节。通过学生完成任务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的设计要逐步增加难度,不可一开始就难度过大,要逐步加大难度。

三是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生本理念。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说教占课堂大量时间的问题,要实现师生地位角色的彻底转变。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计算机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在师生地位角色定位精确的前提下,学生的主体活动地位才能得到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在任务驱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下,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操作实践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

(四)“任务”的设计要注重情境的创设

将驱动任务置于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学生更容易进入情境,使任务的完成过程更加直观形象。要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图形处理、动画制作、视频及音频传输便捷等优势特点,设计出符合任务主题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这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才能饶有兴致地进行探索与研究,提高理解能力。

(五)“任务”的设计要做到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还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才能相互交流借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知识的掌握与内化。所以,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学生的个人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的环节,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理论说教的弊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的具体内容,科学设计驱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完成知识建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士杰.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题任务驱动式学习[J].中国培训,2016,(14).

[2]刘毅.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高校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猜你喜欢
中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运用
娱教技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