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媒体音乐编辑职能定位研究

2018-09-13 10:47袁硕
出版参考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媒体

袁硕

摘 要:音乐编辑职能是音乐文化传播链条中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音乐内容和形式品质的鉴别环节以及音乐传播运动的激励环节。多行业融合、跨媒体交互传播,是音乐编辑职业的核心特征。本文从音乐编辑的职能定位与转变,以及音乐编辑的培养模式,分析了音乐编辑在新媒体时代的职能。

关键词:新媒体 音乐编辑 编辑职能

音乐编辑职能是音乐文化传播链条中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音乐内容和形式品质的鉴别环节以及音乐传播运动的激励环节。作为音乐创作者和社会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这一职业在过去四十多年来不断发展和变革。音乐编辑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为主要传播手段,以自身专业知识和音乐审美素养,实践并影响着音乐文化在媒介中的传播效应与受众定位。

从传播学角度考察,传播本质虽然不是音乐编辑活动的直接作用对象,但却是编辑成果的接收对象。客观上来说,音乐编辑行业在科技发展、体制改革、市场繁荣等变革浪潮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他们用媒体人敏锐的直觉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专业能力点滴积累,去迎合着一次又一次的音乐文化市场变革。如今,中国大眾媒体和音乐产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下尤为迅猛,寻求新的突破、促进职能转变、开拓受众群体,并逐渐拥有自身独特的产业模式和发展特色,是当代音乐编辑不断潜心摸索、与时俱进,致力于发掘精品音乐文化的成果。

一、音乐编辑的当代定位与职能转变

多行业融合、跨媒体交互传播,是音乐编辑职业的核心特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平面媒体、音响唱片,一直到如今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数字音乐盛行,各种类别的音乐编辑行为以不同方式和各种名义存在。与时俱进的音乐编辑思想,引导并传递着当代音乐产业的发展方向,不断丰富和扩大着音乐编辑的职业内涵,使音乐编辑具备不断扩展的多维度宽广定位。

(一)音乐编辑的职业现状

当前,无论是各个行业的从业者还是相关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都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现实问题。而在这种社会思潮之下,音乐编辑也似乎成为了联系音乐界和媒体行业的技术“桥梁”。然而,音乐编辑本身具备探索音乐理论、引领音乐潮流的能力为人们所忽视。

全方位迎合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的同时,应把握好社会音乐文化的正确前进方向。在过分强调娱乐功能的当今现代媒介环境中,音乐编辑行为似乎也自然而然完成了从社会文化的守望者向文化工业制造者的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音乐编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也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商业利益。在现状的驱使下,音乐编辑会更多强调内容的娱乐性,而音乐的艺术追求则被毫无惋惜地抛弃。因此,在网络盛行的现代,音乐作品的低俗化、媚俗化、恶俗化现象屡屡涌现,某些没有道德约束的音乐编辑为了迎合部分大众的低级趣味,而生产、传播一些不良作品,使得音乐作品在背离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二)当代音乐编辑的职业发展及分类

文化影响着编辑活动主体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方式。随着新媒体时代数字音乐、手机音乐App的迅猛发展,当代音乐编辑也随之转变传播思维和编辑形式。新媒体音乐编辑,已成为新媒体时代发展下的新兴职业。

1.项目策划型音乐编辑

项目策划统筹型编辑处于核心层和关联层之间,是针对音乐栏目、节目、活动等项目的整体策划,进行管理、统筹、营销型的编辑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这种编辑行为,是随着大众传播和以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产业化进程加剧,而出现的新型活动方式。

2.音频制作型音乐编辑

音频制作型音乐编辑则是实际操作的能手。首先要把握好音乐与语言、音乐与画面相结合的关系,利用现有的音乐库资源和自己常年对音乐素材的了解与积累,采用当代各种先进的音乐剪辑、编辑以及制作软件进行后期加工。在音乐与画面的后期制作和整合过程中,起着把关人、翻译的角色。此外,除了要对音乐素材进行编辑外,音乐编辑往往还肩负着“音响效果编辑”的角色。考虑如何进行“声话对位”“音画结合”,如何全面控制音响呈现出的高低、强弱、长短和色彩性要素,极其考察实践型音乐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艺术敏锐度。音视频艺术结合的契合程度与剪辑效果,则体现出了从业者编辑思维和操作技巧是否精妙且娴熟。

3.新媒体音乐编辑

社会活动是编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编辑活动也对社会活动产生一定的导向,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新媒体音乐编辑,则包含了以上两个编辑类型,是传统音乐编辑类型的集大成者。以自媒体音乐平台下音乐类微信公众号、音乐类微博公众平台为例,如:“道略音乐产业”“橄榄古典音乐”等优质公众号。他们通常具有卓越的项目策划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简明畅快地普及古典音乐知识、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前瞻性眼光和较强的洞察力,对社会的音乐现象、音乐热点、音乐综艺、抑或是热门音乐人做出专业的评价和剖析,用幽默的口吻、犀利的笔触表达出自己对音乐作品、音乐家以及文化产业的独到见解。

总而言之,相对于传统音乐编辑来说,繁杂的工作对当代音乐编辑在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上有着更加深刻的考验。多维度的音乐编辑职能,除了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熟悉广播、电视、互联网的运营规律,考虑声音配置、画面安排、音响效果等方面外,还需要对信息的时效性、音乐的风向进行严格把握。

二、当代音乐编辑的综合素质和审美原则

音乐编辑行为是使创作者的艺术行为得以社会化的纽带,也是让音乐受众透过传播介质获得良好艺术审美享受而不可或缺的过程。编辑者应凭借其专业素质,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对多种形式存在的音乐元素实行策划、甄选、编辑、整理、审核、录制、传播、管理、组织、运作和营销。

(一)文化修养、艺术常识

传统编辑主要受到文字编辑技术、印刷技术的影响,相对新媒体编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当下,新媒体音乐编辑则在面对声音、画面、文字等必不可少的要素时,需要具备立体化整合思维方式和多方位综合思考能力。

传统音乐编辑一般是以单线为主的表达方式,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编辑,它对音乐内容主要具有从属性格,但同时又具有独立性。他们想要在听觉上给予观众一定的冲击力,在表現形式上,贴近了解受众心理,力图通过音乐质感、生动的表达,将创造意图传给听众。

近年来,音乐行业的迅速发展让人目不暇接,与各大艺术相关门类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音乐编辑应融会贯通、与时俱进,涉猎多个艺术领域并不断拓展新思维。对于艺术传播价值的传播,是创新和推进;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呈现,同样亦是新的改良和突破。

(二)政治、人文素养

在当代互联网、自媒体、手机音乐类App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传播的方式从原来的线性单一、中心外扩,变得越来越分散化、自由化、巨量化,也越发显示出了信息娱乐化和全民参与的特征。作为承载文化传播使命的音乐编辑人,他们处于核心层和关联层之间。他们所拥有的“音乐人”和“媒体人”的多重身份属性,同样发挥着政治引导作用。

当代音乐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拥有主流媒体的艺术信息传播质量。音乐作品反馈给受众,会直接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政治信仰态度、道德取向和艺术审美层次。越是在舆论多元、开放平等的环境下,媒体从业者就越应该将健康的思想观念、高审美层次的艺术文化产品传递给大众。与封闭时代闭塞的舆论环境不同,在当代舆论环境下,编辑的工作方式应该是宽容而健康的,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追求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三)版权保护意识

作为传媒、出版及制作行业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报纸、杂志、图书等出版行业的音乐编辑,应自觉维护自身所代表的出版者的利益,保证相关利益方依法享有相关权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专有使用权、版本权利、删改权、摘编权,转载权及标注作者身份权等基本权利”。身为新媒体时代的音乐编辑,明晰版权条例,具备著作权意识,才能做到尊重创造者的名誉权,不肆意在网络传播。懂得维护自身的出版权、发行权,才能够合法有效地推广自己的编辑成果。

编辑者在使用音乐作品或音乐素材进行出版、加工和再生产时,应注意他人(原作)的版权利益。不经原作者同意,不能随意散布并肆意改编他人音乐作品。同时,尊重创作者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不透露第三方的商业机密。在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及新媒体从业的音乐编辑,应考虑在传播音乐作品以及二度创作的过程中,适当参考、引用并注明原有作品的出处和来源。以商业盈利为目的时应依法支付版权费用,做到实事求是,不抄袭不剽窃,在用词上力求精准,不能用主观臆断来混淆传播事实。

三、音乐编辑相关专业的高校培养模式

应时代发展需要,高校相关专业必不可少地开设了“音乐编辑”教学活动并开启了“音乐编辑”培养模式。由于现代音乐编辑在工作中必将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维度尤为重要。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开设音乐编辑专业且成果显著的高校。其本科专业——音乐学(音乐编辑方向、音乐传播方向)学科方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音乐学(传媒音乐研究),是将传媒、音乐、新闻编辑思维和音频技术融为一体的集大成者。

大众文化传媒领域和艺术相关产业越是发展,职业的边缘性与交叉性特点也就越是明显。音乐编辑在推广和编辑一部作品的时候,也同作曲家一样,需要从格调、情理出发,从考量市场、分析音乐复风格等方面入手。在如今后现代主义音乐环境下,高校教学一定要消除神秘化,让学生走进音乐,贴近实践,逐步增强自我认知,培养学生驾驭音乐、运用音乐的编辑探索能力,从而面向社会大群体。

我们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理论阐发和深入探讨。可以说,现代音乐编辑从业工作者和高校教学人员,不仅要对音乐学相关领域有所了解,也要更好地贴合当前媒介,掌握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和能力。音乐编辑者必须系统学习并牢固掌握的东西,属于“基本域”范围;而其他的文化、艺术常识则属于“生成域”范围。编辑者可以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作为修养性储备来积累,不断填充自身的知识盲点,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

四、音乐编辑的传播实践与受众理念

音乐编辑是音乐内容和形式品质的鉴别环节以及音乐传播运动的激励环节,在社会音乐的总生产体系中,音乐编辑处于音乐传播生产环节中的重要位置。对于音乐信息内容的认定、编选、裁辑、整理与出版,则是由一般音乐编辑活动的中心内容所决定的。而这种重要的活动内容,则造就了音乐信息传播的过滤通道。由此可见, 音乐编辑环节,是联系音乐家与社会的枢纽,是音乐传播的桥梁,有助于音乐文化作品的扩散与传达。如果没有音乐编辑的存在,那么音乐家将失去一条和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其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音乐编辑的传播实践

音乐编辑的各类传播渠道,为音乐成为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千年以来人类所开展的社会音乐活动,其核心和根本在于音乐的传播实践。音乐编辑的传播方式也屡见不鲜,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传播和交流过程中,音乐家创造了海量的杰出作品,而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将人类所生存的环境装扮得五彩缤纷,并将创作者的思想延伸到万里之外,为人们艺术思维的深化和完善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使传统广播媒体也能在自媒体时代下,成为多维度的移动传播渠道。这些音乐传播方式的更新多样,能够使受众与编辑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良性交互选择,极大地发挥了受众的自主选择权。将传统电视媒介与新兴媒介相融合,不断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新和发展,并找寻出一套适应新媒体音乐APP发展的新路径、新手段,不断发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新生代用户群,是当代音乐编辑不可小觑的受众探索方向。

(二)音乐编辑的受众理念

当代音乐的发展与传播,要求音乐编辑必须从受众的心理、传播的价值角度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将音乐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偏好作为创作作品的初衷。同时,创作者还要以最便捷的途径、最快的速度将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传递给受众,从而为其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识:音乐编辑环节, 是人与人之间构成音乐传播关系的组织环节,音乐生产传播内容和形式品质的鉴别环节在传播道路之上。不同时代的音乐编辑传播方式不同,也让音乐文化的传播普及和音乐产业的探索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的社会文化建设事业中,音乐编辑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音乐编辑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对音乐文化产品的最终艺术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文化作品的社会效益。对音乐编辑职业的全面认识,是当代从业者不可或缺的知识修养。深化对音乐编辑这一岗位的社会认知,不仅能够为我国音乐编辑得到更为公正的社会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相关从业者进行科学定位、提升工作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编辑的科学定位[J].音乐传播,2013(3):9-14.

2.刘德金,刘稀溪.论音乐编辑的综合素质[J].音乐传播, 2014(2):69-74.

3.王化伟.强化编辑的法律意识,明确出版者的权利义务[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9(5):85-87.

4.曾遂今.关于音乐编辑科学定位的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4):5-11.

(作者单位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