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学效果反馈的途径研究

2018-09-13 10:46黄翔
考试周刊 2018年66期
关键词:学情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摘 要:传统课堂上只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新教育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应该是改善教师和学生的相互联系。本文将从教师如何获得教学反馈的途径进行研究,列举获得的途径,研究它们的优缺点及相互关系。以达到让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学情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知识点讲过一遍后,由于教师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主观认为学生应该会了。但是在做练习或考试后才发现,大部分学生其实都没有掌握,也就没有达到教师心里的预期要求。因为是教学进度过后才发向,然后教师要么无奈地略过;或者打破教学节奏,重新再讲一遍,这就无法实现高效教学。

所以教师及时、精准地了解教学效果反馈很有必要。教师掌握学生学情的途径有:传统的测试和考试、教师布置批改作业、课堂学生应答问题的情况、观察学生听课的精神状态、课后学生主动提问或反映、教師主动统计、学生个人答题器辅助等。

一、 传统的测试和考试是学校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社会评价考生最权威的方法

但由于受试卷时长及题量的限制,考试只能考查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并不能考查全部的知识点。

再者,考试的组织与批改也存在着操作复杂的情况,教师得到学生考试结果的时间大大滞后。考试的频度有半期考、期末考,或者月考,越是大型的考试其反馈的时效性就会越差。即使是课堂中的随堂小测,其环节虽然能在课内完成,但也只是起让学生巩固的作用,若再进行考情的统计分析,一般就要放到课后才能全部完成。

综上所述,传统的测试和考试是最为常用、系统的学情反馈途径,但由于其时效性和全面性的不足,平常还须有其他方法的补充。

二、 教师布置批改作业,这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作业反馈比新课滞后,也无法做到即时性。

而且不自觉又好面子的学生会抄袭他人作业,或者不假思索地照抄标准答案,这样的作业干扰了反馈的准确性。

三、 课堂学生应答问题的情况

问答式教学法在授新课时就能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互动也常常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但另一方面,学生的集体回答会掩盖有疑问的少数学生。也可能有部分盲从,“不懂装懂”。还有的学生是掌握了,但是“懒于”应答,教师都无法准确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个别学情。

同时有赖于教师设置课堂问题的广度,更考验教师在课堂的应变能力,对于反馈不乐观的问题需及时再讲授或改进讲授方法。

四、 观察学生听课的精神状态。

一般来说,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表明学生能跟上教学的进度。这种方法只需要教师扫视班级一遍,操作最简单方便,几乎不占用课堂时间。

但是教师的观察主观性比较强,有些学生看似目光没有跟随教师,但其实可能是听会了;有些学生认真听讲,但可能还是没听懂。

另外,教师实施观察的随意性比较大。当课堂没有专门的反馈环节时,教师可能会沉浸于自己的讲述中而忘了观察学生。所以这种方法不够科学严谨。

五、 课后学生主动提问或反映

这样的内容一定是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答疑的目标就非常明确了。

但是,因学生的提问习惯而异。普通情况下,班级若没有做提问动员,或者将提问任务化,能够课后主动问教师的学生就是那么几个“尖子生”,他们平时就是教师上课的最佳配合者,所以提问不会有太多的顾忌。更多的学生即使不懂也不问教师或同学,教师不能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全班学生的学情。

还有师生同处的课余时间有限,只有课后的十分钟,或者晚自习时间。课后时间短,一般就解答一到两个学生提问就没时间了。晚自习时间比较充裕,但部分走读生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可以精准地有的放矢。但是参与学生的广度不够。

六、 教师主动统计

例如教完一个知识点,让学生举手来表示掌握了。甚至是设计选择题的4个选项,让学生依自己的选项来分别举手,教师就能了解到全班的答题准确率了。并且得到题目的难度值,学生也知道自己在全班中的层次了。最后还能知道学生的错误方向,针对多发错误进行辨析。这种方法让教师对整个班级了解全面,精确度高,但需要教师有专门的环节设计。

七、 学生个人答题器辅助

利用现代的电子设备和网络,如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加入教师的问卷群。当教师推出问题问卷后,学生在群里即时答题或反馈问卷。这种方法比上种方式还快速精确,但也需要事先准备的更多。同时在校园手机严管的背景下让学生使用手机,不太现实。

八、 结语

当今,提倡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指明了教师教学的内容方向。而教师设计掌握学生学情的环节,则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目前本文研究的课题,只有前六种具有实践的意义。这六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又相互补充,教学过程组合使用更佳。当然,这些方法也需从精确性和实效性的两个方面开展实验比对,以期得到更科学的数据,让教学打出最佳的“组合拳”。

参考文献:

[1] 陈瑶.学情分析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6):21-23.

[2] 余德英,曾毅.基于学情视角的课堂教学艺术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2):51-53.

作者简介:

黄翔,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情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