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疆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膝、踝关节肌力矩峰值的特征

2018-09-13 03:56刘新宝
体育时空 2018年5期

刘新宝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5-139-01

摘要 运用ISOMed-2000等速测试系统对新疆男子柔道运动员下肢膝关节、踝关节肌力矩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新疆男子柔道运动员应加强左、右侧屈伸肌群的力量均衡性练习,在踝关节上,优先加强对屈肌的力量训练。

关键词 新疆优秀 男子柔道运动员 膝、踝关节肌力矩峰值

柔道是以扭摔、提抱、跤拌等动作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项目,技能和体能在该项目运动员的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对该项目运动员力量训练特征认识的不足,对其肌力的测试往往集中在上肢或颈部力量,事实上下肢力量对该项目运动员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因为,比赛场上各种动作的完成主要还得依赖运动员的脚步移动,以及下肢的支撑与稳定。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本研究以运动员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肌力为测试对象,分析不同测试角速度下的肌力特征,以回答下肢的不同力量形式表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依据新疆柔道队员水平的划分,测试对象分为A、B两组,A组为新疆柔道队重点运动员(9人),B组为新疆柔道队非重点队员(15人),且两组的运动等级均为1级以上,除训练年限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外,年龄、身高、体重等变量无显著性差异。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项目运动员按体重级别进行比赛,目前男子柔道主要分为55、60、66、74、84、96、120kg等级别,体重的不同势必造成力矩峰值的极大差异。为此,考虑到体重的影响,本研究将“获取的肌力矩峰值除以测试时体重”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即采用相对值),以消除体重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在新疆男子柔道队主教练的组织下,采用美国ISOMed-2000型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进行肌力测试,测试关节选取膝关节和踝关节。测试时,运动员至少体验3次,直至感觉可以完全发力,在不同速度测试时,时间间隔为1 min,具体测试程序由专业测试人员完成。本研究中对获取的有关肌力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是获取均值和相关百分比,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统计过程均在exeel和spss13.0中完成。

二、结果与讨论

(一)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

1.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角度。

“峰力矩角度”旨在等速测试中测得的发挥最大峰力矩的关节角度,可以反映出肌肉运动的位置和范围。

本研究显示,就屈肌群而言,A组运动员的最大力矩角度偏小,左侧屈肌群在180(。Vs以后的6个速度下,峰力矩角度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优秀运动员屈肌群在支撑、固定膝关节角度和收腿时,能使膝关节的蹲屈角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即能够使柔道运动员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来完成技术动作,其发力效果也相对牢靠和紧凑。就伸肌群而言,优秀运动员出现最大力矩的角度要大于一般运动员,可以从数据中看出,左侧膝关节的伸肌群在快速运动下存在多种速度的显著性差异,右侧膝关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说明优秀运动员在做功距离上有较大的优势,其动作的幅度也相对较大。据此推测,不同水平的自由摔跤运动员在强对抗时的技术动作,快速力量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种差别集中反映在膝关节屈肌肌群跪撑、转移及攻防的各个阶段。

2.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比。

“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简称“屈伸比”)是衡量主动肌和拮抗肌相对均衡性的有效指标17,也可以有效地反映出运动员肌肉力量是否平衡,屈伸肌力的失衡不仅影响技术动作的发挥,更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夏娇阳181曾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测试角速度下的力矩比值分析(50°%~70°%),提出了屈伸肌群在力量上的不平衡现象。同时,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膝关节的屈伸比一般为50%~80%,超出这个比例就容易导致伤病的发生。

可以看出,左侧屈伸比两组运动员存在不同的差异,尤其在不同速度之间差异较大,在低速状态下,两组运动员的屈伸比均显得比较低(<50%),依据前人相关研究,该值超出了安全阈值的界限,处于易受伤的比值范围,即肌肉力量上存在不平衡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最大力量方面,因为低速测试主要反映的是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而在高速运动状态下,这种差异不显著,即快速力量的均衡性相对较好,但其比值范围也接近安全阈值的下限(50%),表明该项目运动员不同速度下的屈伸比值不夠理想,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防伤病的发生。

3.膝关节两侧同名肌群峰力矩比值。

新疆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两侧同名肌群在屈伸肌群上存在非常大的失衡性,在绝大多数测试速度下,其同名肌群的比值超出了90%~110%的范围,尤为突出的是伸肌的表现上,两组运动员伸肌的左右侧比值一般在65%~90%这一范围之内,表明新疆男子柔道运动员在膝关节的伸肌力量上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三、结论

两组运动员在不同测试速度中,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大,其最大肌力矩的关节角度差异就越大,表明快速力量在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在膝关节的肌力上表现尤为突出,可能预示该项目运动员对下肢快速力量的要求较高。

两组运动员在膝和踝关节峰力矩角度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优秀运动员用力角度相对较小,这进一步推测优秀运动员能够在较小范围内达到理想的用力效果,缩短动作的完成时间。

两组运动员在膝关节、踝关节屈伸肌群比值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户<0.05),且两组运动员的屈伸比在很大程度上不在标准范围内(50°%~80°%),如膝关节的屈伸比,绝大多数已逼近标准范围的下限。为此,需加强同侧屈伸肌群力量训练的均衡性。

相比于同侧屈伸肌群,异侧同名肌群的比值更加不理想,两组运动员异侧同名肌群比值不均衡现象突出(即超过了10°%的差距),尤其是运动员的踝关节的屈肌群,加强这些肌群的均衡性练习是重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