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2018-09-14 11:31张英瑜张倩倩黄思晓高朋芬
吉林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房水抗病毒例数

张英瑜,余 磊,张倩倩,黄思晓,高朋芬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眼科,福建 三明 3650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 三明 365000;3.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福建 福州 350025)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即Posner-Schlossman综合征(PSS)[1],治疗上,由于较难针对病因治疗,常常存在不规范治疗,导致病情迁延反复,部分患者可出现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直接影响其正常生活[2]。因此,研究PSS的病因十分重要。本文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PSS的效果,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CMIA)测定治疗组血清和血浆中的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特异性 IgM和 IgG抗体,以初步探讨抗病毒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①符合 《中华眼科学》[3]中拟定的PSS临床诊断标准[1]; ②均为单眼患病; ③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1.2排除标准:①不符合 PSS 诊断标准;②心血管系统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不愿接受临床观察,中途退出者。

1.3一般资料:抽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入本院治疗的PSS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7~53岁,平均(44.91±2.73)岁;眼压36~51 mm Hg(1 mm Hg=0.133 3 kPa),平均(42.69±2.01)mm Hg;左眼6例,右眼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抗病毒治疗,并进行RV、CMV-IgM、IgG测定。对照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35~52岁,平均(43.81±2.58)岁,眼压37~52 mm Hg,平均(43.04±1.95)mm Hg;左眼7例,右眼1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但未行病毒抗体检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CMV检测方法[4]: CMIA,仪器为美国雅培 i2000SR化学免疫发光仪。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当CMV-IgG抗体≥6.0 Au/ml,CMV-IgM抗体≥1.0 Index,RV-IgG抗体≥10.0 Iu/ml,RV-IgM抗体≥1.6 Index,判断为阳性。IgG阳性提示曾感染过,有抗体形成。近期病毒感染阳性的依据:①单份血清病毒IgM 阳性;②双份血清病毒IgG效价比≥4。具备上述两点其一则可诊断为近期病毒感染[5-6]。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予抗炎降压眼药水治疗。当患者出现PSS症状后,采用泼尼松龙滴眼液(生产厂家:爱尔兰艾尔建公司,注册证号: H20130131)点眼,4次/d;布林佐胺滴眼液(生产厂家:比利时爱尔康公司, 注册证号:H20140976),2次/d;噻吗洛尔滴眼液(生产厂家: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 注册证号:H42021078),2次/d;必要时 20% 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生产厂家: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20033039),并酌情调整以上药品剂量,待症状消失后逐步停止用药。

1.5.2治疗组:在除采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予更昔洛韦(GCV)眼液(生产厂家: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20041429)点眼治疗,每次1滴,每天四次及阿昔洛韦片(生产厂家:浙江亚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证号:H20059927)2片,5次/d,口服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左右。

1.6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1.6.1观察指标:①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②两组治愈时间比较; ③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PSS复发时间;④测定治疗组RV 、CMV -IgG及IgM抗体。

1.6.2统计学方法:所有观察数据均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成组t检验,等级资料应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1疗效评定标准[7]:以1个月为限观察用药后病情变化。①临床控制:自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视力恢复正常或者接近正常水平,眼压正常,角膜后KP基本消退;②有效:自觉症状、体征减轻,视力较治疗前提高2行以上,眼压正常,角膜后KP大部分消退;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恶化,视力无提高,炎性反应、眼压未明显控制。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8.2%。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 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479,P=0.632)。

2.1.3两组治愈时间比较:见表2。治疗组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临床控制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1712(70.6)3(17.6)2(11.8)15(88.2)治疗组1512(80.0)2(13.3)1(6.67)14(93.3)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例数平均治愈天数对照组128.8±2.3治疗组128.5±2.1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t=1.717,①P=0.371

2.1.4随访情况:对临床控制的病例随访1年,结果见表3。

表3两组患者PSS治疗后1年内复发时间比较(眼数)

组别1~6个月7~12个月未复发总眼数复发率(%)对照组2371241.7治疗组11101216.7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χ2=1.862 7,P=0.394

2.2治疗组患者RV、CMV抗体测定结果比较:治疗组患者RV、CMV-IgG阳性率100%,而RV、CMV-IgM阳性率为0,提示基本上为既往感染,近期感染率为0。见表4。

表4治疗组患者RV、CMV检测统计结果[例(%)]

检测项目例数IgMIgGRV15015(100)CMV15015(100)

3 讨论

PSS的发病诱因尚不明确,本病有多种学说,如病毒感染学说、过敏学说、房水中前列腺(PG)的浓度增高学说、自身免疫学说等[8]。到目前为止对PSS的研究多数集中于病毒感染学说,被推测PSS最有可能的病因是CMV感染,认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s virus,HSV)作为PSS病因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一直存有争议[9]。Yamamoto等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3例PSS发作眼的房水样本发现HSV DNA,被认为HSV可能在PSS的发病中起作用[10]。Hwang等研究发现对于激素抵抗性的高眼压性前葡萄膜炎,多数表现为PSS,若临床提示非HSV感染,则应高度怀疑CMV感染[11]。CMV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形态,其DNA结构也与HSV相似,但比HSV大5%,目前国内外有关CMV与PSS的相关性报道非常少。临床上观察到PSS与CMV性前葡萄膜炎有相似表现,如大量细小KP、眼压升高、单眼反复发作等,且两者的发病机制中均有提到CMV,但针对两者的治疗目前仍以对症治疗为主,至于是否需加入抗病毒治疗,仍需长期的实践探讨[12]。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以证实这一结果。

人巨细胞病毒(HCMV)属于广泛感染人类的β疱疹病毒,孕妇HCMV感染率就处于较高的水平,通常呈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所以CMV感染主要靠实验室诊断[13]。其中,病毒分离是诊断CMV感染最可靠的方法,房水分析对考虑因病毒引起PSS的病因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PCR检测房水中病毒核酸和比较血清及房水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Goldmann-Witmer系数(GWc)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14]。GWc=(房水病毒特异性抗体/房水总IgG)/(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总IgG)。若大于1,提示眼内液有抗体产生。一般认为,GWc大于3即有诊断意义。近年来对病毒引起PSS,比以往更为重视,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多个研究[15-16]发现CMV DNA阳性的前葡萄膜炎患者中45.4%~75.0%表现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通常以PCR联合GWc来提高病毒的检出率。由于患者担心眼前房水取材污染等问题,同意房水取材行PCR检测者少之又少,未能接受有创性操作,故未针对治疗组抽取房水行PCR检测。本资料中行CMIA检测RV、CMV-IgG及IgM抗体,在15例治疗组PSS中均未检测出RV、CMV-IgM阳性标本,提示近期RV、CMV感染率为0,而山东地区的RV感染率为2.97%,CMV感染率为0.24%[17],曾有大量文献报道CMV在不同地区人群的感染率不同,可能与地理位置、文化差异等不同有关[18-21]。曾有研究发现RV是前葡萄膜炎、Fuchs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病因,在患者受累的前房中检测到RV、RNA或RV抗体,但是国内外尚未见有关RV与PSS的相关性报道,本研究也未检测出RV感染[22-23]。CMV-IgG阳性率为100%,基本上为曾经感染过,与有关报道的CMV-IgG阳性率达90%~100%一致[24-25]。本研究尚不能反映本地区RV、CMV的感染率,主要考虑与样本量小有关,尚有待以后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文为PSS患者是否使用抗病毒治疗提供一个参考依据,行诊断性治疗,观察其是否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PSS的病程及减少复发,治疗组中15例患者在本科行抗病毒治疗。目前,治疗HCMV感染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GCV等[26],本研究坚持连续1个月服用阿昔洛韦片,2片,5次/d,以及GCV眼液点眼,1滴,4次/d。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1年内PSS的复发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加入抗病毒治疗,仍未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阻止疾病反复发作,推测抗病毒可能与PSS无明显相关。本研究显示:①未进行抗体定量测定追踪研究;②未行房水PCR检测;③样本量小;④1年后的复发率未随访;⑤曾有报道对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产生耐受[27],有HCMV病毒株发生了基因突变[28],故治疗组行抗病毒治疗是否也因耐药而行无效治疗。所以,要最终证实是否有联系,还需要保证纳入研究的PSS患者定期随访,病毒抗体测定能追踪研究,最好能保证患者眼前房水取材问题并进一步行房水PCR检测以提高病毒检测率,以及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是今后PSS患病病因的研究方向。

总之,抗病毒与PSS的相关性目前尚无定论,本文认为他们之间无明显相关,但要明确其关系尚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猜你喜欢
房水抗病毒例数
房水外泌体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八仙过海降眼压
更正
青光眼患者睡觉应平卧吗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