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冠心病心力衰竭与血清CA125的相关性研究

2018-09-14 11:31关茹琦崔艳艳吕晓琳
吉林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射血心衰分级

关茹琦,黄 刚,柳 达,唐 芳,崔艳艳,吕晓琳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3.新疆整形美容医院医务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简称慢性心衰,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并可造成沉重经济负担的综合征,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被称为“新的心血管流行病”[1]。近年来回顾性调查统计显示,冠心病是慢性心衰的首位病因[2]。因此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目前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已被公认为心衰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可用来评估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但对于慢性心衰早期诊断有一定局限[3]。近年来发现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有关,但存在争议[4],可能与心衰的病因未细分有关。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检测老年慢性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CA125水平,分析血清CA125与老年慢性冠心病心衰的关系,以期排除非冠心病因素等的干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及老年病科住院的296例,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年龄、性别匹配后,共纳入228例,其中174例老年慢性冠心病心衰患者作为病例组,男87例,女87例,平均年龄(73.5±7.5)岁;同期住院的心功能正常(非心衰)且年龄、性别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5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32例,平均年龄(72.1±6.0)岁。老年慢性冠心病心衰诊断参照冠脉造影及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标准,由2名主治及以上医师综合判断明确诊断为慢性冠心病心衰。按照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的分级标准,将冠心病心衰患者分为心功能Ⅰ~Ⅱ级60例,心功能Ⅲ级63例,心功能Ⅳ级51例。排除标准:①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以及冠脉造影显示主要为非冠脉病变者的心衰者。

1.2研究方法: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BMI、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患者均于空腹12 h后采集清晨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清CA125及NT-ProBNP,检测仪器为Elecsys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分析仪(德国罗氏公司);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仪器为IMMAGE免疫化学系统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公司);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常规检测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

2 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BMI、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两组CA125、LVEF、NT-ProBNP、hs-CRP的比较:两组间CA125、LVEF、NT-ProBNP、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125、NT-ProBNP、hsCRP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LVEF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项目对照组病例组 心功能Ⅰ/Ⅱ级 心功能Ⅲ级 心功能Ⅳ级 F/χ2值P值例数54606351年龄(x±s,岁)73.57±7.5272.34±6.0972.13±6.0274.13±6.831.3010.258性别(男/女)22/3226/3433/3028/233.1190.374吸烟(是/否)21/3323/3735/2827/246.1960.102饮酒(是/否)21/3322/3832/3130/217.1610.067高血压(是/否)20/3432/2833/3032/197.2000.066糖尿病(是/否)18/3625/3528/3530/217.1610.067BMI(x±s,kg/m2)24.79±3.7524.96±3.6924.16±3.9923.61±3.901.3960.245TG(x±s,mmol/L)1.33±0.791.47±1.091.25±0.781.33±0.780.6140.607TC(x±s,mmol/L)4.31±1.044.30±1.194.05±1.063.88±1.031.6600.177LDL-C(x±s,mmol/L)2.77±0.772.64±0.942.55±0.902.34±0.771.9450.123HDL-C(x±s,mmol/L)1.19±0.331.24±0.481.13±0.521.12±0.340.9040.440

表2两组CA125、LVEF、NT-ProBNP、hs-CRP的比较

项目对照组病例组 心功能Ⅰ/Ⅱ级 心功能Ⅲ级 心功能Ⅳ级 F/χ2值P值例数54606351CA125(x±s,U/ml)10.97±8.9014.78±8.96①20.66±13.06①97.88±28.01②46.5470.000LVEF(x±s,%)64.62±6.3659.02±9.46②49.49±13.11②48.84±15.01②24.8600.000NT-ProBNP(x±s,mm)126.65±62.40128.07±77.53①965.76±403.21①1287.25±705.34②44.7850.000hs-CRP(x±s,mg/L)4.21±0.764.98±1.037.46±1.89①9.24±2.35②7.6500.006

注:与对照组对比,①P<0.05,②P<0.01

2.3病例组CA125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CA125与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hsCR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见表3。

表3病例患者CA125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项目相关系数P值NYHA分级 0.2700.000②NT-ProBNP 0.3440.001①hs-CRP 0.2570.006①LVEF(%)-0.2600.000②

注:①P<0.05,②P<0.01

3 讨论

CA125是一种分子量大的糖蛋白(其分子量>2×106)[5],最早于1981年Bast等发现[6]。1999年Nagele H等初次发现CA125可能与慢性心力衰竭有关[7],但Antonio、Varol C等持有不同的观点[8-9]。目前慢性心力衰竭常用的临床指标有NT-ProBNP、射血分数[10-14],故本研究纳入了NT-ProBNP、LVEF作为研究参考指标之一,对比CA125作为诊断心衰的价值。此外,炎性反应是老年慢性冠心病心衰发生发展和恶化的机理之一,其中hs-CRP作为炎性介质级联反应的标志物受到广泛的关注[15],故本研究还纳入了hs-CRP来探讨CA125影响心衰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发现老年慢性冠心病心衰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心功能分级、NT-ProBNP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以上可见,CA125与心衰的预测指标-心功能分级、NT-ProBNP、射血分数均具有相关性,这提示CA125可以作为心衰的预测或诊断指标之一。

此外,本研究发现而心功能Ⅰ/Ⅱ级患者的NT-ProBNP与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Ⅰ/Ⅱ级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NT-ProBNP、射血分数与冠心病心功能早期下降关联并不密切,而CA125对于慢性冠心病患者心衰的早期诊断有帮助。

目前关于CA125与心衰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CA125与hs-CRP呈正相关,这提示CA125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主要与炎性反应介导有关。心衰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细胞因子活化,心肌缺血缺氧,激活炎症因子级联反应,致使hsCRP、TNF-α和IL-6合成与释放增多,并且与其他相关的炎性因子形成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细胞因子网路,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刺激苗勒氏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增生,过度表达CA125[14-16]。

本研究表明,CA125与老年慢性冠心病心衰相关,而且有助于早期诊断老年慢性冠心病心衰,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目前关于CA125水平在老年慢性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升高的具体机制仍有争议,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射血心衰分级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射血分数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