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和IL-6 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意义

2018-09-14 11:31张阔野
吉林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生长因子

臧 唯,王 琢,张阔野

(1.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2.齐鲁医药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3.吉林市卫生学校,吉林 吉林 132000)

肝癌、肝硬化是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HBV早期多无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HBV感染者由肝炎转变肝硬化甚至进展为肝细胞肝癌(HCC),HCC是由于HBV感染免疫调节所致。监控HBV感染后疾病进展情况,尽快防御及诊治,是减少HBV感染引发死亡的关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和IL-6 (Interleukine-6,白介素-6)的测定来探讨其所对疾病进展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吉林省肝胆医院及吉林市中心医院的患者血清样本。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95例设为CHB组、肝炎后肝硬化(Cirrhosis)40例设为Cirrhosis组和肝细胞肝癌(HCC)40例设为HCC组。CHB组标准:HBsAg(+)半年以上,血清HBV-DNA载量>5.0×102IU/ml,HBeAg(+)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或HBeAg(-)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者,丙氨酸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脏穿刺检查提示炎性反应,HBeAg转阴或HBeAg血清学转换者;排除标准:HBV联合丙型病毒性肝炎或其他类型肝炎及免疫缺陷疾病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隐匿性肝硬化者。Cirrhosis组入组标准:HBeAg(+)持续时间半年以上,血清HBV-DNA载量>5.0×102IU/ml,超声影像学检查有肝脏纤维化表现或经手术证实。HCC组入组标准:HBsAg(+)持续时间半年以上,血清HBV-DNA载量>5.0×102IU/ml,符合肝细胞肝癌的临床表现,经CT或磁共振检查发现肝细胞肝癌特征的肿瘤病灶,或经手术标本检查确诊患者。

1.2方法:血浆标本抽取外周血3 ml肝素抗凝,在4℃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患者空腹禁食、水8 h,抽血前24 h内不做剧烈运动。经静脉采血入抗凝红色采血管3 ml。血标本收集于冷冻管内,储存于-70℃至同一批检测,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离心后放置于1.5 ml EP管中,以乙二胺四乙酸钠抗凝,4℃离心,采用ELISA 法分别检测TGF-β(血浆正常值44.3 kD)和IL-6(108.85±41.48 ng/L)含量,检测试剂盒由Elabscience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2 结果

HCC组血清中的IL-6含量明显高于Cirrhosis组(P<0.05),Cirrhosis组高于CHB组(P<0.05);HCC组血清中TGF-β的含量明显高于Cirrhosis组,Cirrhosis组高于CHB组(P<0.05)。见表1。

组别例数TGF-β(kD)IL-6 (ng/L)CHB组9545.5±0.15120.85±46.50Cirrhosis组4050.4±0.17150.85±41.09HCC组4062.3±0.20220.85±20.44P值0.0000.000

3 讨论

HBV是通过不闭合的双链环形结构构成[1],其中包含P、C、X、S四个区。S区主要编码乙型病毒性肝炎s抗原(Hepatitis B s antigen,HBsAg),是HBV感染的标志物。C区有前C、C基因区,分别为编码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前体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HBeAg前体通过内质网的加工修饰,转化为可溶性的HBeAg,在细胞和体液免疫中起到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2]。C基因的编码产物乙型病毒性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肝细胞后导致肝脏细胞损伤的最主要机制之一,同时是参与杀伤病毒的最主要机制之一。HBV-DNA前C区突变和BCP区与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的联系是目前研究引人注目的主要问题。肝脏中活化的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3],起到重要的抗病毒作用。细胞因子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主要通过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间质细胞参与肝脏组织的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的进程[4]。HBV感染患者血清中TNF-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肿瘤坏死因子-α)、INF-γ(Interferon-γ,干扰素-γ)和IL-6 (Interleukine-6,白介素-6)一些细胞因子的增高与病毒性肝炎的进展有密切的联系[5],肝细胞肝癌的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IL-6、IL-8等细胞因子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因子较多,如干扰素-γ、IL-1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能通过不同途径的调节机制诱导激活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从而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同时又是把双刃剑可以直接引发肝细胞的损伤及功能障碍。还有大量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功能,如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炎性反应调节以及抗炎调节的失衡可以诱导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衡紊乱,引发机体抗肿瘤免疫调节功能异常,肿瘤细胞不能被及时和有效地清除。在机体炎性反应免疫调节反应的进程中,可分泌一些因子如活性氧、一氧化氮等,导致肝细胞损伤,引发细胞产生出现异形及基因突变,最终机体失去代偿功能形成肿瘤细胞[6]。

IL-6 (白介素-6,Interleukine-6)是一种多肽,IL-6由2条糖蛋白链组成,一条为α链,分子量80 kd,α链缺少胞内区,只能以低亲合性与IL-6结合,所形成复合物迅速与另一条分子量130 kd、复合物与高亲和性的β链结合,通过β链向细胞内传递信息。IL-6与IL-1一起可协同促进T细胞增殖,部分与T细胞IL-2受体上调有密切联系。IL-6和IL-1一样参与炎性反应及发热反应,HCC可分泌IL-6作为自身生长因子刺激其生长。探讨HBV感染研究人群中IL-6 与HCC患病风险的关系,分析各基因型与肝癌家族史、吸烟、饮酒等肝癌危险因素在HCC发生中的交互作用以及基因与基因的交互作用及诱导HCC的发病机理,为寻找个体对肝癌易感的分子标志物提供参考依据。

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是属于一组调节细胞成熟以及分化的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机体内许多细胞因子都可以分泌非活性状态的转化生长因子[7]。在体外,非活性状态的转化生长因子又称为latency associated peptide(LAP),通过体外立即可被活化,蛋白质的本质裂解作用可使TGF-β复合体转化为活化的TGF-β。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活跃的组织中TGF-β的表达会很高,如肝细胞、成骨细胞、肾脏、骨髓和胚胎。TGF-β1在人血小板和哺乳动物骨中含量最高,而TGF-β2在猪血小板和哺乳动物骨中含量最高,TGF-β3以间充质干细胞产生为主。活化后的B细胞或T细胞产生TGF-β水平比静止细胞显著升高。通常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可检测到TGF-β[8]。

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检测感染HBV人群血清中的TGF-β 和IL-6,能够初步评估HBV感染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能够在临床中对HBV感染者的进展情况、肝脏损伤程度及预后的预判起到提示作用。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生长因子
《世界肝炎日》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