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2018-09-14 11:31刘文星黄密伶王晓军
吉林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丹红糖尿病足病程

刘文星,黄密伶,王晓军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后期常见的并发症[1],主要表现为患肢溃疡、疼痛、软组织脓肿、坏疽等,截肢率较高。研究发现[2],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流动力功效,用于糖尿病足治疗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采取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WHO2 型糖尿病诊断及分类标准;②年龄40~70岁;③糖尿病足病程2~18个月。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哺乳期患者;②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③依从性较差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98±6.73)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45±2.83)年,糖尿病足平均病程(10.38±4.16)个月;空腹血糖(9.45±1.33)mmol/L,餐后2 h血糖(14.52±2.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36±1.12)。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27±6.34)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68±2.44)年,糖尿病足平均病程(10.92±4.65)个月; 空腹血糖(9.67±1.52)mmol/L,餐后2 h血糖(14.57±2.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41±1.09)%。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足处理,包括饮食控制、创面清理、胰岛素注射、维生素B1及B12肌内注射等;根据溃疡处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头孢羟氨苄、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丹红注射液治疗,厂家: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使用方法:30 ml丹红注射液+250 ml氯化钠注射液(0.9%),静脉滴注给药,1次/d,治疗周期4周。

1.3评价标准:参考《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中相关标准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肿胀等症状明显改善,溃疡基本愈合;有效:肿胀和溃疡情况均明显好转,但溃疡面未完全愈合;无效:溃疡及肿胀无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背动脉的管径、血流速度等指标[3]。

2 结果

2.1临床基本资料对比: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两组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及治疗前糖尿病平均病程、糖尿病足平均病程、体重指数、血压、血糖、HbA1c、 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年龄(岁)糖尿病平均病程(年)糖尿病足平均病程(月)体重指数(kg/m2)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观察组4257.98±6.737.45±2.8310.38±4.1624.78±3.45130.28±7.5272.65±6.659.45±1.3314.52±2.22对照组4258.27±6.347.68±2.4410.92±4.6524.81±3.52131.84±7.3474.93±6.399.67±1.5214.57±2.37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组别例数HbA1c(%)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HDL-C(mmol/L)BUN(mmol/L)Scr(μmol/L)观察组428.36±1.126.76±0.872.44±0.891.24±0.453.94±0.801.22±0.367.07±1.2498.27±8.57对照组428.41±1.096.65±0.852.45±0.911.21±0.323.91±0.791.24±0.337.02±1.7597.45±8.71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注:与对照组对比:均P>0.05;1 mm Hg=0.133 3 kPa

2.2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足背动脉的管径、血流速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的管径、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两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综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4219(45.24)17(40.48)6(14.29)36(85.71)①对照组4211(26.19)18(42.86)14(33.33)28(66.67)

注:与对照组对比,①χ2=4.20,P<0.05

组别例数足背动脉管径(d/mm)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血流速度(cm/s)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观察组421.34±0.632.73±0.48<0.0524.23±6.8443.64±8.33<0.05对照组421.33±0.611.95±0.54<0.0523.67±6.5934.53±8.28<0.05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动脉闭塞、血液流变学异常、组织缺血是糖尿病足发病的主要原因[4]。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主要采取胰岛素、Vit B12、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α-硫辛酸抗氧化等药物控制血糖、改善神经功能和微循环、抗菌抗感染,但由于药物品种较多,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治疗药物。中医认为[5],该病属于“消渴”、“脱疽”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血两虚、消渴日久、血运无力、血瘀阻滞经脉,因此应以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扩张血管为主。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从丹参、红花中提取制成的复方制剂[6],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抑制胶原纤维的产生、促进纤维蛋白降解等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足背动脉的管径、血流速度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具有独特优势。在郑荣明等人研究中[7],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87.88%,高于常规治疗患者60.61%,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同时,丹红注射液治疗患者GSH、MDA、SOD、LPO等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改善,优于常规治疗患者;证明该药能够有效对抗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提升治疗效果。现代药理学认为[8],丹红注射液还能够改善能量代谢、保护线粒体、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间质细胞活化、减少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充分肯定了该药的应用价值。在给药方式上,苏娟在研究中采用了穴位注射给药[9],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丹红注射液给药的参考。

猜你喜欢
丹红糖尿病足病程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