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高血脂异常

2018-09-14 11:31吴能森练汉健杜小安
吉林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瑞舒伐

吴能森,练汉健,杜小安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且年轻化[1]。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除了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导致的一种疾病,与脂代谢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2]。其临床病理综合征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有单纯性脂肪肝及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对慢性肝病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同时在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有参与,因此合并心脑血管的发生率要比较高。临床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时不仅要控制原发病的有关因素更要调脂及保肝,想要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调脂。此次研究的意义在于讨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血脂异常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项目纳入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血脂异常的50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纳入标准:①参加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我国2010年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3];②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签订知情书;排除标准:①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②因肝肾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③重要器官功能发生衰竭的患者。单一组有患者250例,男140例,女110例,年龄30~67岁,平均(48.50±6.24)岁,病程1.2~3.5年,平均(2.36±0.24)年;联合组有患者250例,男142例,女108例,年龄30~69岁,平均(49.50±6.29)岁,病程1.2~3.8年,平均(2.50±0.28)年。采取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单一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措施有治疗原发病,合理的控制患者的饮食及体重,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合并2型糖尿病、糖耐量损害、空腹血糖增高的患者来说给予胰岛素增敏剂及给予双胍类药物,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控制血糖的效果,并给予硫普罗宁护肝治疗,服用剂量为100~200 mg,3次/d。联合组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生产厂家: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69)及甘草酸二铵[生产厂家:世贸天阶制药(江苏)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46],服用剂量分别为10 mg及150 mg,瑞舒伐他汀,1次/d,甘草酸二铵3次/d。

1.3评估指标:①判定标准[4]:显效:在治疗后经相关检查发现肝脏声像图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脂肪肝B超征象彻底消失;进步:在治疗后经相关检查发现肝脏声像图有所好转;无效:在治疗后经相关检查发现肝脏声像图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0%。②评估指标:a.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b.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40%比单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情况对比[例(%)]

分组例数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单一组250113(45.20)117(58.20)20(8.00)230(92.00)联合组250171(68.40)75(30.00)4(1.60)246(98.40)χ2值11.204P值<0.05

2.2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对比: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治疗3个疗程联合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比单一组患者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单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80例),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50例),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单一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5,P<0.05)。

分组例数时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单一组250治疗前6.72±0.60①3.30±0.33①4.34±0.43①0.65±0.04①治疗1个疗程6.64±0.58②3.27±0.21②4.07±0.42②0.70±0.06②治疗2个疗程6.42±0.54③2.54±0.25③3.84±0.39③0.94±0.09③治疗3个疗程6.14±0.52④2.02±0.20④3.32±0.36④1.17±0.13④联合组250治疗前6.81±0.593.28±0.314.40±0.440.62±0.02治疗1个疗程5.98±0.422.37±0.223.56±0.370.92±0.08治疗2个疗程5.37±0.351.82±0.182.92±0.281.30±0.10治疗3个疗程4.13±0.411.47±0.052.38±0.231.89±0.19

注:与联合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联合组治疗1个疗程比较,②P<0.05;与联合组治疗2个疗程比较,③P<0.05;与联合组治疗3个疗程比较,④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高血脂异常患者瑞舒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发现联合治疗方法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血脂水平。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发生轻微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其症状逐渐消失,对治疗不产生影响。

甘草酸二铵主要是从甘草酸中分离及筛选出来的一种18α-甘草酸二铵盐成分[5-6],对肝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对肝功能起到了改善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瑞舒伐他汀属于新型他汀类的药物,对降低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有着较好的效果,抑制了机体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进而减少了胆固醇的含量。在血脂异常及因血脂异常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他汀类药物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因为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效果较好。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肝功能及肾功能,缓解了肌肉疼痛度[7-8]。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瑞舒伐他汀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调脂效果好等优质。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来说使用其他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几率较大,严重时甚至要中断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更导致了疾病加重。经药理学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的药物作用较强,对HMG-CoA还原酶抑制的作用属于可逆性反应,与底物HMG-CoA产生竞争,对共同底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不产生竞争[9-10]。

总而言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高血脂异常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地将血脂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甘草酸二铵瑞舒伐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旺季扫尾二铵市场走势如何?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上半年磷酸二铵市场波澜不惊
甘草酸联合大黄素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的抗肾脏纤维化作用
磷酸二铵:“钱景”如何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