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09-14 11:31唐亚纯王昕禧陈选才
吉林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肾镜复杂性肾结石

唐亚纯,符 浩,郭 涛,段 斌,王昕禧,陈选才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泌尿外科,湖南 衡阳 421002)

复杂性肾结石属于临床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中包括:多发结石、马蹄肾结石、直径超过3 cm结石、孤立肾结石等多种类型[1]。为了避免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本组试验特意选取7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对部分患者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最大限度提高了结石清除率且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受到患者的普遍认可。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7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分析,均为泌尿外科2016年2月~2017年4月间所接收。其中观察组38例患者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7~72岁,平均(48.62±2.03)岁,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25~74岁,平均(49.15±2.07)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者占42例,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开放手术治疗,手术操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于患者肋L11~12位置建立切口,无菌下逐层切开皮肤、肌肉组织及其他组织,取出结石,后行肾盏成型术治疗。术后,对该组每位患者在X线的引导下,探查结石取出数量及是否存在残留,如果存在残留,需在第一次手术后2个月左右再次进行冲击波碎石术清除结石。观察组: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对该组每位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膀胱结石位,于患侧应用膀胱镜将F6输尿管导管插入肾盂内,随后取侧卧位,稍微垫高患者腰背部,于股L12下缘处进针,经B超引导,使用18G穿刺针进针至患者肾盏中,后拔出针芯后完成皮肾通路建立。依据患者结石部位、大小及数量应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保证碎石彻底清除。若患者存在肾盂积脓现象,需先用超声机吸出脓液,后取石;若患者存在鹿角形结石,术中借助B超仔细观察,确保结石彻底清除[2]。术后沿输尿管留置双J管与肾造瘘管。术后3天复查患者结石残留情况,如果无残留结石,可拔除造瘘管,并于术后4周后拔除双J管。如果残留较大结石,需继续行Ⅱ期手术。

1.3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综合指标: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详细记录数据并比较。

2 结果

2.1对两组围手术期综合指标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优,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两组术后综合指标进行对比: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4.74%,对照组为57.8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为5.26%,对照组为13.16%,差异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为13.16%,对照组为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3868.25±2.6449.67±4.385.14±1.029.34±0.64对照组38103.63±2.5176.28±4.418.79±1.3419.37±0.71t值7.6294.5174.0215.734P值<0.05<0.05<0.05<0.05

表2两组术后综合指标对比[例(%)]

组别例数结石清除术后发热术后镇痛药物使用观察组3836(94.74)2(5.26)5(13.16)对照组3822(57.89)5(13.16)9(23.68)χ2值21.61512.05915.427P值<0.05<0.05<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肾结石的复杂性与结石的成分、大小、形状及在肾内分布情况有密切的关系、与肾功能是否正常有关、与是否合并泌尿感染有关[3]。为了有效避免患者肾功能的损害,临床一致认为,对复杂性肾结石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手术依然是临床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选择,其目的是提高结石清除率,加快术后机体的康复[4]。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治疗泌尿结石的相关仪器和设备得到了广泛的提升,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得到普遍认可,成为临床治疗肾结石的常用手术方式[5-6]。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在B超的引导和定位下,确保建立通道的有效性,保证其与肾脏之间的距离最短,有助于提高结石清除率[7]。此方法减少了经皮穿刺通道的数量,具有相对安全性和微创性,目前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开放手术方法,成为复杂性肾结石的理想治疗选择[8]。超声碎石术能够减少肾盂形成的压力,保证结石清除率,且不会给患者带来泌尿感染并发症[9]。结合研究就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8.25±2.64)min,术中出血量为(49.67±4.38)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5.14±1.02)d,住院时间为(9.34±0.64)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03.63±2.51)min,术中出血量为(76.28±4.4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8.79±1.34)d,住院时间为(19.37±0.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可充分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损伤程度。此外,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4.74%,对照组为57.89%,观察组的手术方案能够确保良好的结石清除效果,方案整体效果比较理想,再加上观察组的术后发热率5.26%、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13.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应数据,更能证实观察组手术方式推广的必要性。此外,要求手术医师,术前周密准备,把握好患者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

综上所述,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发性肾结石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提高了结石清除率,且利于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故值得进一步采用。

猜你喜欢
肾镜复杂性肾结石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常喝甜饮料易患肾结石吗?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