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8-09-14 11:31刘渝红
吉林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阴式肌瘤韧带

刘渝红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重庆 九龙 400050)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尽管该症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但开腹手术存在创伤较大、术后康复缓慢、术后并发症较多等弊端。近年来,随着微创妇科理念和腹腔镜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者对巨大子宫肌瘤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此本研究将对近年我院收治的47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予以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5~58岁,平均(47.3±2.4)岁;多发肌瘤81例,单发肌瘤13例,均经超声检查最大肌瘤直径6~12 cm,平均(8.2±0.8)cm,子宫变大如孕12~16周;均符合《妇产科学(第八版)》中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1],且经超声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经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排除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阴道狭窄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恶性肿瘤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常规经腹壁切开腹腔,并逐层分离,直至充分暴露子宫,术者常规结扎动脉后切除子宫,再逐层缝合,术毕。观察组予以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满意后,协助患者取截石体位,常规消毒、铺巾,在脐孔上缘1~4 cm处做一切口1.0 cm,置入腹腔镜,在左右髂前上棘上方2 cm处各做一0.5 cm切口作为穿刺孔,另在左侧髂前上棘,与脐之间连线中点上方做一0.5 cm切口做穿刺孔。常规建立气腹,气腹压控制在12~14 mm Hg(1 mm Hg=0.133 3 kPa),术者通过腹腔镜探查盆腔情况,用超声刀电凝切断双侧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峡部,电凝切断双侧子宫血管,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胱至阴道前穹窿下方。随后用鼠齿钳夹宫颈自阴道牵出,沿阴道穹窿环形切开阴道黏膜,钝性分离直肠宫颈间隙,钳夹、切断、缝扎双侧主韧带、骶韧带,子宫游离后牵拉宫颈,经阴道螺旋式切开子宫体,取出子宫。用可吸收线缝合阴道黏膜和盆底腹膜,最后依次缝合切口,术毕。

1.3观察指标:①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②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围术期各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4795.6±20.8①87.3±31.4①21.5±9.5①1.5±0.4①5.7±1.3①对照组47110.7±23.4149.7±28.348.4±10.22.9±0.59.3±1.4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6.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31.9%,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切口感染皮下气肿脏器损伤腹腔感染合计观察组471(2.1)2(4.3)003(6.4)①对照组475(10.6)5(10.6)3(6.4)2(4.3)15(31.9)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尽管该症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但开腹手术存在创伤较大、术后康复缓慢、术后并发症较多等弊端。巨大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常见良性生殖肿瘤,因其形态较大、手术剥离较困难,常需实施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但该术式存在诸多弊端,致使术后恢复缓慢,且易因感染而引发盆腔内部广泛粘连,增加患者痛苦[2]。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日益成熟,且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宽,这使得腹腔镜微创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成为可能,该术式拥有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3]。本研究中,于术中在脐上置入腹腔镜,可扩大手术视野,并可获得满意的腔内操作空间;腹腔镜具有扩大和诊断作用,使术野更为清晰,有助于术者在镜下有效辨认相应的血管位置[4];将子宫主韧带和骶韧带切断后,有利于术者游离子宫,使得术中暴露良好;在腹腔镜直视下分离切断子宫血管,可减少术中出血[5];在镜下分离子宫韧带、子宫动静脉,可有效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及器官,减少术后盆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促进术后康复[6]。然而,该术式对阴道狭窄者操作有一定局限性,在经阴道取子宫时,要避免使用暴力导致阴道切缘撕伤;若因宫体大,不能完整取出,可行螺旋形逐次切除子宫体;必要时可用肌瘤旋切器经腹切除部分子宫体后再经阴道取出,本研究组子宫游离后均经阴道取出,避免了经腹肌瘤旋切时导致的腹腔种植[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可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术后恢复快,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阴式肌瘤韧带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什么是阴式手术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