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成本还原计算方法探析

2018-09-14 01:12桂玉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8期

桂玉敏

摘 要: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是综合结转分步法的難点,针对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计算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产品成本还原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成本还原分配率进行成本还原,另一种是按照上一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成本还原。通过具体的案例解析,分析出两种还原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成本还原的计算过程其实就是简单比例乘数的灵活运用,以期为成本还原计算方法的学习提供一个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分步法;综合结转分步法;成本还原率;半成品成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18-0100-03

一、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还原概述

产品成本核算的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以及产品生产所经过的步骤作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分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由于下一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成本是以半成品成本综合反映的,因而完工产品的成本构成中不能反映按原始的成本项目构成数额,不符合产品成本的实际构成,也不利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产品的成本水平。为了加强对产品成本的管理,降低产品成本,以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项目构成,要将逐步综合结转算出的产品成本进行还原。

产品成本还原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成本还原分配率进行成本还原,另一种是按照上一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成本还原。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一,按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还原,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个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所生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逐步进行成本还原,即根据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乘以成本还原分配率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还原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某步骤成本还原分配率=■

还原后某成本项目的成本=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某成本项目的成本×本步骤成本还原分配率。

方法二,按各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成本结构比重进行还原,这种方法是将本月产成品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本月所生产这种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还原。

将方法一中的公式合并,还原后某成本项目的成本=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某成本项目的成本。

公式整理为,还原后某成本项目的成本=本月产成品所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

公式的后半部分就是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构成。这个变形过程相当于把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换一下,其结果不变,就变成了第二种方法,两种方法在数学计算上已经合二为一。

二、综合结转分步法成本还原的案例解析

中原工厂大量生产甲产品,甲产品需经过三个生产车间的连续生产,生产的半成品下一车间直接领用生产不经过半成品仓库的收发,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各步骤的在产品在本步骤的完工程度均为50%。该企业采用分步法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甲产品产量资料为第一车间月初在产品为50件,本月投产210件,完工半成品200件;第二车间月初90件,完工半成品190件,第三车间月初50件,完工产品200件。按照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原理,通过逐步计算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分配率来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通过计算各个车间的产品成本计算单整理(见下页表1至表3)。

综合结转分步法成本还原的还原过程和产品生产的顺序是相反的,从后向前进行成本还原。即从最后一个步骤开始,将其耗用的上一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生产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构成,分解还原为原来成本项目的成本,直到第一个生产步骤;然后将各生产步骤相同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数额加以汇总,求得成本还原后的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即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的实际总成本。判断成本还原是否正确的衡量标准是还原后的实际总成本和还原前的产品的实际总成本一定是相等的。下面,我们采用不同的成本还原方法进行成本还原。

方法一,采用成本还原分配率的成本还原方法进行成本还原,计算过程整理简略。

第一次成本还原分配率=■×100%=0.994483

第二次成本还原分配率=■×100%=0.759595

方法二,按上一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成本还原,计算过程及结果整理(见表4至下页表7)。

综上所述,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还原是分步法学习中的难点,学习过程中对公式及成本还原方法的不理解,学起来费力又费时,本研究中结合具体的案例通过对两种还原方法的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可以合二为一,只要掌握了第一种方法,就可灵活采用第二种方法。成本还原的计算过程其实就是简单比例乘数的灵活运用和类比逻辑的结合,只要记住这个技巧和方法,成本还原的计算就会大大简化和便捷,学起来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鲁亮升.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 江希和,向有才.成本会计[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