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思辨教育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O2O设计

2018-09-14 10:57林意新曹菲
关键词:思辨能力线上线下口语教学

林意新 曹菲

摘 要:文章基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较差的现状,提出利用目前先进的线上线下互动课堂模式提高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分解思辨能力核心技能的方法,将阐释、归类、分析、组织理据等具体技能最大化地与口语练习材料相结合,为口语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思辨能力;线上线下;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7-0026-02

一、中国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现状

思辨能力,或称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是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Paul & Elder2006)。在情感态度层面,思辨能力指: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在认知技能层面,思辨能力指:能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1]。

目前中国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现狀可以概括为:语言表达缺乏深邃思想,语言空洞,没有实质内容;学生的思辨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掘;虽然基本语言技能有所发展,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和提问机会几乎为零。

具体地说,目前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较弱与目前英语教学培养模式有很大关联,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英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单一化、概括化

所谓通识教育,其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界提出,即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部分,后者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的训练。通识教育的灵魂在于不瞄准任何具体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目标,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取,而在于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健全人格、人文素养、善思博识,自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显然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距离这个要求还很远。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模式为“实用为主,技能优先”,外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取向根深蒂固,导致外语课程设置非常单一、概括。

据一项高校英语课程设置调查,目前高校英语课程基本分为三类:英语基础课(以传授英语语法句型为主)、英语听力课(以训练听力技能为主)、英语选修课(开设英语电影,英语课外阅读等课程)。大多数高校每周的英语课时为3—4课时。

在所调查的高校中,由教师主导的活动比例远远大于由学生主导的活动比例。总体说,学生对高校英语课程设置不满意,体现在高校课程侧重知识型而非能力型,课堂讲授仅仅以教材为范本,传授语言知识;选修课缺乏跨学科多元化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较低。在这样的通识教育背景下,思辨教育、学术能力教育、英语实践机会实现程度几乎为零。

(二)我国英语教育重视语言技能,忽视思想根基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载体,外语学习要以语言和思维的共同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但是和国外大学相比,国内大学在思辨教育方面较落后,至今尚未开设专门的思辨教育课程,重语言轻思辨已经成为一个症结。前文说过,我国目前外语教育现状是重视语法句型的输出,即使在大学课堂上,简单的重复句式仍然是主导,这就导致了学生认为学英语只要会简单表达需求就可以,而忽略了语言更深层次的含义——表达人的成熟的,理性的思维。在口语教学时,教师常常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而把口语话题设计到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思考的简单程度,如介绍自己的家乡,说出自己的梦想等。然而,涉及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将如何得到保障这样的话题,学生便觉得异常困难,即使在教师引导下有了一点思路,表达也常常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

(三)多数教师对思辨力培养的认识存在误区

从笔者所查阅的关于课堂上思辨能力培养的活动文献来看,多数教师认为设计开放式的口语问题就可以达到思辨培养的目标。实际上,国内多数教师急于将课堂活动贴上“思辨”的标签,而忽略了思辨的分项技能培养,这样做只是促使学生进行了机械的思考,而非思辨力的培养。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呢?文秋芳等(2014)指出,思辨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三项核心技能,我们在教学中要系统考量这三种技能,在设立教学目标时,要做到具体明确。这三项核心技能可具体化为阐释、归类、比较、识别与分析论证过程,组织理据,设想多种可选方案,形成结论、解释、检验论证过程,自我调节等很多详细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应简单设计某个open question,而要根据这些分项技能,对学生逐步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符合他们心智的、深层次的口语活动。

二、线上课堂的辅助作用不可或缺

(一)解决了线下课堂课时不够的难题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英语课时不够的难题,每周3—4课时仅仅可以支撑语言技能培养,而不足以支撑思辨教育的融入[2]。线下课堂时间固定的难题在线上可得到充分解决,学生的任何疑难随时随地都可通过在线平台向师生求教。另外,思辨教育核心技能中的重要一环,即设想多种方案,需要大量的探讨,而线上探讨更方便于师生探讨。因此,线上教育已经成为新潮流,将思辨教育融入外语教学,采用微课或自主学习平台的形式,既可以解决课时不够的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二)线上课堂符合个性化学习趋势

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趋势日趋明显,有些学生适合群组学习,也有些学生适合单独学习;有些学生喜欢听教师的lecture,也有些学生喜欢浸入式学习。大学理应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我们应将思辨教育融入具体教学任务中,采取趣味式教学,将纯理论教学任务用看得见的视频模式展现出来,并且可以同步测试所学效果,这无疑要比课堂面授效果好得多。

(三)线上课堂更加满足学生内在需求

思辨教育本身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我们有目的地将其与外语学科相结合,目的在于将教学任务适当分散,而微课或慕课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分散复杂的枯燥的教学任务,其特点是单个课时短,趣味性强,互动性强,这些都符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在传统口语课堂上,学生常常会因为怯懦,顾及面子等不敢主动开口表达,而线上口语课堂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3]。

三、大学英语口语思辨教育线上线下课堂设计 我们将思辨能力核心技能分成三个单元,来讲解如何将口语学习材料最大限度地和思辨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

(一)阐释和归类比较

在线上课堂,我们重点阐释几个方面的内容:词汇、语法、段落、语篇。以词汇为例,在线下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提前挑选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口语词汇,来讲解词语上下义关系以及符合英语思维的词语搭配。比如:在准备讲解job interview 这一主题内容时,教师可提前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发布一些主题词汇进行讲解。除了recruit,quit,resume,position,job skill,job market,workforce等常见词汇之外,还应提供一些学生可能稍感陌生的词汇,如internship,adaptability,expiry of employment 等。考虑到学生常常会对词汇的上下义混淆,我们可以在线上课堂指出job,job opportunities,job vacancy 是上下义关系,讲解其中的区别与联系,提醒学生在课堂使用时注意弄清区别。同时,一些常用搭配要介绍给学生,如career objective,position desired 等,以避免学生想当然地自己造词。当然,在线下课堂,这些内容也是要经过不断重复的。

除了阐释所讲授内容以外,线上课堂还有归类比较的任务。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同类的思考方法汇通在其他话题中,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的方案。如准备讲授人口老龄化问题时,学生可能之前未对此进行深刻思考,我们可以在线上课堂播放一些有关人口老龄化的视频,给出相关词汇,让学生自己总结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带来的问题,以及对策等。再如讲到年轻人出国留学的话题时,因为目前留学生数量增多,学生周围也会有很多留学生,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或朋友为例来讲述一下留学生活的好坏。

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归类,判断哪种话题适合举例说明,哪种话题适合分析论证,并且将这些思考方法融会贯通。总之,在线上课堂,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学生思考,这对课前准备很重要。

(二)分析方案,組织理据,作出结论

这一单元是思辨能力培养的重点,线上或线下都可以进行练习。无疑,方案分析的过程必将促使学生选择恰当理据,经过淘汰、甄别、假设、整理等一系列过程,学生的复杂性思维将受到锻炼。尽管如此,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常常会因为不是母语的缘故,而混淆了观点和论据,或是论据仅仅在重复观点,抑或是上下句的逻辑关系非常不紧密[4]。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在线上课堂,学生可以被随机分成小组,每个学生就所述话题展开一两个论据,首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析探讨,选择出最有代表性的论据,然后再对论据进行逻辑整理,最终得出结论。在线下课堂,我们可以将线上课堂整理好的有条理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展示出来,比如内部讨论,分组辩论,情景模拟,个人陈述等。

(三)检验及自我调整

到了最后阶段,学生的成果将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检验。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起到主要作用,学生有时对自己的思考方法是无意识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用了什么思考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更好的思考方法,对学生取得的结论进行合理质疑。同学也可以对陈述者的成果进行评价,找出哪里值得学习,哪里尚有不足。至此,陈述者可以将自己的成果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蓉.思辨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 教育学院学报,2017,(3).

[2]王卫军,杨薇薇,邓茜,等.在线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理念思 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5).

[3]钱坤强.外语习得与思辨能力[J].山东外语教学,1996,(3).

[4]严姣兰.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 论与实践,2014,(30).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线上线下口语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